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教材选用、评价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教材选用、评价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19

高校教材选用、评价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43

  

  引言

  

  高校教材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工具,它用以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知识传播与技能传授。选用好的教材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中明文规定:“要重视为本校开设的课程选用高质量的、不同特色的教材。不得片面地强调提高学校教材的自编率。对于不具备自己编写高质量教材条件的课程,应积极选用外校编写的质量较高的教材。”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教材的选用和评价工作,以保证教学质量。

  

   1 高校教材选用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材的选用有很大的自主权,一方面给高校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了高校教材选用的一些弊端。由于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高校教材选用工作不是科学合理地进行。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教材版本陈旧。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较快,因此信息的时效性也越来越强。但是很多教材更新不够迅速,不能赶上时代的潮流,造成教材内容的陈旧与滞后。一些高校注重填鸭式的知识传授和复制,教材的选用不考虑选用创新知识的课本。

   1.2不同课程教材雷同。

  图书市场上有很多同类教材内容都很雷同,有部分教材只是改变表达方式,其中知识相差无几。这样,很多课程在选用教材的时候不去仔细考证,导致不同课程选用雷同教材,即使通过老师不同的表达方式传授,也会导致知识的重复,教学效率不高,浪费精力和时间。

   1.3对教材选用缺乏科学论证。

   目前不少高校教材管理部门对教材的选用重视不够,缺乏教材选用的科学评价工具。任课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教学方式确定教材,未经过教研室集体研究和论证。更换教师后,别的教师不愿使用这个教材,又得更换教材,另选版本。有的教师长期使用一个版本,自认为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不轻易改变教材,致使反映新的科技知识的教材得不到及时选用。

   1.4较少考虑学生心声。

  教材的最终受用者是学生,然而教材的选用方面,始终没有考虑过学生的意见。教材的选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大学生已经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也有了相对成熟的思想和一定的判断力了。教材的好坏,大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而高校教材选用者选取教材时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从根本上上说是不能代表广大学生的态度的。

   1.5自产自销情况普遍存在。

  部分高校的学生教材往往以本校出版的教材为主。但是本校出版的教材并不一定是优秀的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相反,很多高校出版的教材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提高学校知名度而编写的教材,此类教材往往质量不高,而需要包销。因此出于各种利益和目的,很多高校采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妨碍了高质量教材的选用。

  1.6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教材质量。

  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打破行业界限,扩大选题范围,不顾教材质量,只要“有利可图”或“包销”,就支持出版;有的出版社将“使用量大的教材”作为选题标准。在高校内部,少数任课老师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没有按照择优优原则去选择教材,影响了教学质量。目前出版市场教材品种繁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这给选用优质教材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容易滋生经济贿赂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2 高校教材评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教材评价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制约着教材选定工作发展的因素。

  2.1教材评价不够公正。

  教材评价主要是为了检验教材选用的合理性,然而现行的教材评价人员很多都是教材选用人员,这些人员往往检查不出教材选用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少数的其他参与评价人员出于面子和人情问题,也往往无法做出公正的判断。

  2.2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一种事物的优劣,我们总要参照一定的标准才可以更加合理地进行评价。但是目前教材评价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往往只是依照学生的成绩高低,或者任课老师的口碑来判断教材的优劣。这种简单的评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不能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教材选用的好坏。

  2.3缺乏专业的评价人员。

  教材评价管理是一项专业的工作,但是现在高校这方面的工作人员往往不是专业人员,这样,教材评价管理就没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做指导,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也不专业。

  2.4评价缺少学生参与。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使用教材的主体。因此,学生才是最有权评价教材的评价主体,学生的心声才是最实际,最贴近事实的意见。但是现行的教材评价制度却缺少学生参与的成分,不能很好地体现来自学生群体的评价,这样,怎么能够算是公正的评价呢?

  

  3 改进高校教材选用、评价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3.1.1与时俱进,建立良好的教材更新机制。

  要想选用更好的教材,就要关注知识的更新和教材的改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某些先进知识在一段时间后就会过时,有些理论甚至被推翻。因此需要建立专业的信息管理小组,时刻注意着各种教材更新信息,以便能够更加灵敏地反映出教材出版的变化情况,能够即使更新教材,也能使教学更好地传授先进的知识技能给学生。

  3.1.2建立第三方教材选用监管部门。

  建立一个独立于教材选用部门和教材供应部门的第三方教材选用监管部门是杜绝教材选用不合理的必要手段。教材的选用和供应中的利益都不涉及第三方监管部门,那么监管部门才能更加公正地来判断,也可以更好地杜绝出于经济利益原因影响教材选用工作正常进行。

  3.1.3重视同一专业各门课程教材相互比较。

  高校各个课程的教学通常只注重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而忽视各门课老师之间的交流,这样会造成不同的课程选用相同或相似的教材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应增加各门课程老师相互交流的环节,避免发生浪费和重复现象。

  3.1.4设置学生意见箱。

  学生是教材的最终受用者,在选用教材的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设置学生意见箱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学生对教材选择的偏好和学生真正想要获得的知识,以减少学生对教材选用的怨言,增加教材选用的满意度,也有利于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3.2做好教材选用的评价工作。

  教材的选用工作中,前馈功夫固然重要,反馈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做好教材选用的评价工作也是教材选用中重要的一部分。要做好教材评价管理工作也需要有科学的方法。

  3.2.1组建专业的教材评价队伍。

  教材评价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不能仅仅由任课教师和教材选用人员简单地进行评价。教材评价需要参照很多复杂的指标,应用很多统计学、比较学等方面的只适合方法,教材评价工作要想科学地进行就必须依靠专业的评价人员,因此组建一个专业的教材评价队伍是保证教材评价科学合理的基础。

  3.2.2建立量化评价标准。

  教材评价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的布尔选择,而是有不同层次的评价结果的,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因此,教材选用评价需要建立一系列量化的评价标准,分别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次级目标为目标层因素,以与该评价次级目标相对应的全部评价指标为准则层因素,确定参评教材对每个评价次级目标的排序权重向量。这样才会使教材选用评价结果更加明朗。

  3.2.3学生参与评价。

  学生作为教材使用的主体是永远不能忽视的。对于一般商品来说,有句俗话“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对于教材来说,学生的评价就是口碑。无论是怎么严密的科学评价都没有学生的评价更为直接。

  3.2.4基于德尔菲法的教材选用评价法。

  德尔菲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结果。

  教材选用工作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因此一般的评价方法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而采用德尔菲法用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能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且教材选用评价工作也是一项专业的工作,这种方法采又可以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学识。教材选用评价工作也不是简单的判断是非的工作,利用这种方法经过几轮反馈,可以使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同。我们可以依照这种方法组织专家意见,反复论证和修改,最终取得教材选用评价的最佳结果。

  

  4 结束语

  

  教材的选用和评价工作关系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的教材选用和评价工作应符合信息化社会的特点,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向着更加科学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

  

高校教材选用、评价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教材 对策 教材 评价 高校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