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关于《消费心理学》的几点教学思考论文

关于《消费心理学》的几点教学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0

关于《消费心理学》的几点教学思考

  

  《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它是以消费者在其消费活动中的心理行为现象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消费者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有密切的联系。它涉及商品和消费者两方面,与商品有关的研究包括产品、定价、广告、商业特点、市场营销方法等;与消费者有关的研究包括消费者的态度、情感、爱好以及决策过程等。消费心理与行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特定的活动方式和内在规律,对消费者心理的专门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发现和掌握消费者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消费品市场迅速发展,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消费者在消费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的自主意识、成熟程度远远高于以往的任何时期。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从其经营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是企业利润的来源,消费者的货币选票的投向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争夺消费者,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便成为企业营销管理者的主要内容,随着从事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日益增多,我国许多大中专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消费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尤其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企业的市场调查,还是企业的营销活动,都离不开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研究消费心理及其行为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

  对于任何一名教师,从他担当起“教师”这一角色开始,他就会知道教学的重要性。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因此,其着力点必须是学生,必须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方法、态度、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必须是讲求课堂效益和效率的。换句话说:第一,必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其“想学”;第二,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第三,必须基于一些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第四,必须建立在情感和阶段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生“坚持学”。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针对《消费心理学》这门实用性强、理论知识面广的学科,教师如何深入和扩充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如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如何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妨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 当前该课程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教学中,师生关系仍然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管“教”,只管把教学任务完成或把书讲完,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兴趣、爱好、动机和情趣;也没有考虑知识本身的价值取向。《消费心理学》涉及到心理学很多基本理论,内容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对于这门有基本理论又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如果教师只管教,学生没兴趣学,这样会让我们教师也没兴趣教。从而,进入教学的恶性循环。

  1.2教学目标单一。《消费心理学》是探究消费者的心理情感和购买行为的课程,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讲授书本内容,教师不能把教学与实际相联系,只是空谈理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可想而知的。

  1.3教学内容过于封闭。教师在《消费心理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来源于教材,而对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需求;学生所处的复杂社会环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重视不够,未能使其在课堂上发挥作用,使课堂教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1.4考试方式单一。传统的《消费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检验方式就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也就是120分钟的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不外乎是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以及论述题等等。这种纯理论的考试,使学生、教师还在以“考试”为中心,这种考试方式需要改革。

  

  2 针对现状提出教学思考

  

  2.1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讲到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气质学说分析自己的气质,自己分析不同气质的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的表现,然后,和学生一同分析作为营销者应怎样注意利用消费者气质特征的积极方面,控制其消极方面,提高商品营销艺术

   2.2结合理论教学,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不是单一的完成教材上的内容,还要联系实际,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源于美国MBA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宗旨,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当前一些热门的政治经济现象如房贷利率的上涨,成品油价的上涨等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带来什么影响等等,这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

  2.3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实用较强的学科,教师应该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一些热门的资料,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比如在谈到广告媒体的心理效应时,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自己心里印象深刻的广告,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这样,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也很好。

  2.4改变单一的考试方式。首先,在传统的理论考试中不外乎让学生去背诵一些纯粹的概念,在遇到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年龄、性别的群体的消费心理的理解时,概念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一再强调的是理解,是培养学生对不同消费心理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第二,既然《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那就应该改变一下传统的考试模式,当然并不否认闭卷考试的必要性,但是只靠试卷上的标准答案来判断学生的成绩,这还是不太合理的。我在自己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安排他们模拟市场,扮演不同角色的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先把模拟市场的情境确定下来,而对于学生的角色上,有的角色是刻意安排,有的角色是随堂发挥,目的让学生明白消费者不是固定的,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课堂模拟市场结束以后,再请学生进行评价,在营销中是否准确判断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是否能够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将怎样运用营销策略;最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问题或角度写一份结论分析。在这整个过程结束以后,学生会对已学理论记忆深刻,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在学习中也就培养起了自我完善的意识。因此,我认为这门课的考试应该是:理论考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

   当然,这仅仅是财经教学中一门基础课程的教学观念。现在,随着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开设,网络的发展,对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有很大的冲突的,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确应该思考:无论我们的学生将来会从事什么工作,我们应该让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各个行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关于《消费心理学》的几点教学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消费心理学 心理学 消费 教学 关于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