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的动力机制论文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的动力机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的动力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包括来自外部的压力和来自内部的动力。外部压力指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政府制度的约束,而内部动力则是企业对自身经济利益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只有会聚企业内在的动力和政府社会外在的压力,才能激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一、政府政策引导机制

  (一)发挥政府管理作用

  政府要引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指明方向,政府的管理作用是企业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土壤。政府在积极倡导“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具体体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

  第一,对内,加强宣传、监督,制定相关标准。政府首先要正确了解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地不切实际鼓励企业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并通过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企业正确认识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及时纠正媒体报道和宣传过程中出现的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二,对外,加强与国际组织沟通,为中国创造机会。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在国际贸易和劳工领域维护国家和我国国有企业的利益,利用法律武器和企业组织力量维护我国国有企业利益。

  我国国有企业能否有效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政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政府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要“有所为”:

  首先,政府要完善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企业社会责任立法;适时调整有关企业的法律,明确规定企业社会责任,增加相关内容,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法律依据和规范。

  其次,政府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鼓励其履行社会责任。政府要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广泛而优良的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社会责任制造社会氛围。

  最后,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日益叫嚣的标准问题,也需要我国政府,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出发,积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关于贸易与劳工标准、经济全球化的讨论,为我国企业寻求积极在支持。

  政府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要有所为,但也要有所不为:

  一方面,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不能违反政策,降低招商门槛,或者去充当企业的保护伞。另一方面,政府在某些社会管理领域,要勇于退出,交给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管理。非政府组织,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相比政府更具有某些优势。

  (二)政府的督促引导

  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变迁的督促引导是通过立法、司法以及税收调整等政策来实现的。政府通过立法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通过司法活动规范、强制企业按法律规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变迁。例如,我国1994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强有力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状况朝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方向发展;2008年底,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当一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发生倒退,降薪、裁员等一系列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事例不断发生,针对这些企业社会责任倒退的现象,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鼓励政策,奖励不裁员、不减薪企业,减免招用返乡农民工和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的一些费用,引导企业社会责任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变迁。

  二、企业声誉拉动机制

  信誉是对各类经济组织履践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以及可信任程度的综合判断和评定。信誉始于市场上各类参与主体的信用、名誉。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对商业的契约的有效履践能力和履践情况的综合表现。具体来说,就是各类经济组织为了长远利益,放弃短期利益,严格执行商业契约、认真履践合同、不搞欺骗、不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二是各类经济组织尊从社会道德、履践道义和追求名誉的集中体现。

  首先,信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信誉经济,信誉己经深入到了经济中的各个层面,现代市场经济作为高度发展的契约经济,必须以信誉为基础,没有信誉,或缺少信誉,契约关系就不能维持,社会经济关系的网络和链条就会发生紊乱、失调乃至断裂。可以这样说,信誉发展到什么程度,契约的可靠性就达到什么程度,经济制度就贯彻到什么程度,体制的效率就达到什么程度。“一个没有信誉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的。”

  其次,信誉是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机制。在信誉制度相对完善的情况下,信誉培育出经济主体间的长期的信任,节省了主体间的交易费用。在事前,交易双方由于信任,不需要付出过度的信息调查成本,并且不必设计过分复杂的交易契约,减少为获得交易机会而收集信息的时间、金钱。在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相互信任,避免了彼此间的猜忌和扯皮,从而减少了交易主体彼此的监督调查成本。在事后,各交易主体如果格守信誉就会使契约得到执行,不会发生违约后的法律救济和自我救济成本,避免了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正是由于良好的信誉机制而导致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使交易关系得以不断扩展,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得以提高。

  最后,信誉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助推器。在现代企业的市场运行中,信誉是一项最重要的独特的资源,它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交易性。根据竞争理论,而“难以模仿”、“难以复制”的资源是恰恰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关键资源。现代企业的经营实践证明,信誉是企业最可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对高信誉企业,市场以超额利润予以奖励;对低信誉企业(或无信誉企业)市场以驱逐出市场的排他性作为惩罚。正如经济学家阿罗指出:“信誉及类似的价值观、忠诚、讲真话等等都是商品,它具有真正的经济价值,它们提高了制度的运行效率,从而使人们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或任何人都重视的东西。”一个成功的企业完全可以凭借它使其经营规模超出自身拥有资金的数倍,是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之一。

  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会向社会表明自己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企业,能够在经营活动中把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诸如无污染、无欺诈、关心员工等,这能带来社会公众的认同,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美誉度。Miles和Covin通过对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发现企业的声誉是企业一种非常有力的无形资产,企业可以用此树立积极的社会形象,从而可以实施差异化战略,并在价格上取得对方的让步,在资本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都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地位。正如乔治?斯蒂纳和约翰?斯蒂纳在《企业、政府与社会责任》一书中指出,企业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基本协定、一种社会合约。如果企业组织得不到社会认可,就无法长期地生存和发展下去。能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只有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在长远的发展中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只有给予社会最优质的产品,社会才会对企业回报及认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企业自身才是最终的受益者。由于市场对社会中可信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不断攀升,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信誉,将有利于促进销售增长和提高顾客忠诚度,为今后发展和获得更大的潜在利益打下基础。

  因为在消费者看来,凡是将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相结合的企业,通常不会是唯利是图的奸商,并且会把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产品检验和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是消费者可以信赖的企业。一个对自己员工都不关心的企业,肯定也不会抱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从事经营活动。消费者相信,只有在以人为本的企业中,员工才不是主要为了薪酬来工作的,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劳动的愉悦和创造价值的实现,具有这种价值观念的员工必定会以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为己任,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具有这样文化氛围的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肯定是可以信赖的。

  消费者购买自己所信赖的产品,就等于他们对各种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投了“货币选票”。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消费者可以按照本人的意愿和偏好在市场上选购各种消费品,他们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时候,就比较注重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包括调查劳工问题、举行群众性抗议、抵制购买等,要求提高劳工标准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公开的监督,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并公开审核报告。消费者和公众对社会责任的要求,从过去的接受“相信我”发展到要求“告诉我”到目前要求“给我看”,要求企业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提供客观的证据。消费者以“货币选票”的形式向企业施加社会责任的压力。

  总的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企业这三大主体。企业与社会具有一种共生的关系,企业的长期生存有赖于其对社会的责任,而社会的安宁幸福又有赖于企业的盈利和责任心。来自于政府和社会的外在压力与企业的内部动力相结合,才能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逐步地缓解企业从产生之初到发展壮大所伴随的劳动问题、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的动力机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 国有 机制 动力 社会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