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及其表现论文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及其表现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6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及其表现

  [中图分类号]D693.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3 ― 0036 ― 02

  

  西部民族地区近年来发生的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和“丽江事件”、甘肃“陇南事件”以及西藏“拉萨事件”、甘肃“甘南事件”、四川“阿坝事件”、新疆“乌鲁木齐事件”等群体性事件,说明在社会转型加速期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部民族地区公民的非制度化参与日益频繁。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一例外都有着一定的社会政治心理在起作用,极大地威胁到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

  

  一

  

  西部民族地区所处的地位决定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第一,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能极大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是西部民族地区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总体上落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绝大多数地区,加快改革步伐,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是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暴力恐怖势力猖獗,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不但不能吸引区外境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而且现在取得的成果也会因为社会动荡不安而流失,开发西部的战略目标就会落空。邓小平指出:“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1〕国际经验证明,动乱必然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倒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西部地区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果,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因素。第二,只有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才能保持边疆的安定与巩固,保证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我国的陆地边界,西部地区占了百分之五十七点三。”〔2〕西部地区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的十四个国家接壤,陆上边境线长达一万多公里,是我国通往南亚和中亚的重要门户,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前沿,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只有西部地区广大民众将自己的政治经济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安居乐业,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形成安定团结、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才能为巩固边防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西部边疆地区历史上与周遍国家遗留下了诸多领土争端,某些外国势力还在觊觎我国边疆领土,国内还有极少数分裂分子企图分裂国家。只有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和地方政权稳固,才能挫败各种分裂势力的阴谋,保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第三,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既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又是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表现。“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3〕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动乱,首先表现为各民族之间的纠纷和冲突。西部地区有五十个少数民族聚居,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除了朝鲜族、赫哲族、满族、达斡尔族、毛南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外,其他各少数民族在西部地区都有聚居地。只有保持社会稳定,各民族之间才能友好往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发展,最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使一体多元的和谐民族关系格局得以巩固。第四,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现代化,少数民族的振兴同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4〕西部地区资源富集,潜在市场巨大,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以西藏为例,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八分之一,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水能、地热、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动植物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把潜在的资源优势逐渐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不仅首先会造福于各少数民族群众,而且对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从全局看,中国的现代化首先起于东部,最后完成于西部。只有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才能为东部的发展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大量资源,并保持长江、黄河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东部地区灾害发生频率,减轻就业大军东移对东部地区造成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等压力。只有西部地区社会稳定,东西部才能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做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构筑我国经济安全的堡垒,促进我国现代化早日实现。第五,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稳定;西部民族地区的安全,涉及到整个国家的安全。社会动乱具有传染和扩散的特性。目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利益群体快速分化,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非常尖锐,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如果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必然引发其他地区的社会矛盾,酿成大规模的社会动乱。

  

  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稳定就是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的状态。社会稳定就是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状态之中。从社会关系来看,表现为社会群体的社会活动的组织性和社会关系的协调性,即社会群体的各种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都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得到了有效的组织,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规范的指导下显得协调、融洽,社会成员无根本利害冲突,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舟共济。从政治权威来看,政府和现行的社会规范能够有效地组织人们的社会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超出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也能够有效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对社会生活产生灾害性的影响。同时,在民族政治共同体中,绝大多数公民确信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和服从政治领袖和政府,政府的法律和政策能得到比较顺利的贯彻执行。从社会结构来看,具有多元性、平等性、流动性和现代性的阶层结构。在一定范围内保持阶层的多元性,可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阶层结构内部的动力源,有利于一个社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从而为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各阶层的差别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分工和社会成员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而不是社会成员占有社会资源的差异,社会在起点、规则和结果方面能比较公正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在政治上,各阶层都是平等的,有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参与的机会也是相同的,社会成员之间不存在按照财产多少、民族类别、地域差异、受教育程度高低、有无家庭背景而获得不同权利的情况。在经济利益的获取上,一方面社会为所有成员提供选择职业的自由,另一方面社会给予所有成员平等的自由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社会通过行政干预和教育等手段,防止社会优势阶层在职业和身份方面产生代际内继承现象,上升性社会流动是社会流动的主流。同时,阶层结构是“橄榄球”型的。政府和社会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科技进步、制定公平的分配制度以及实施反贫困的公共政策,防止出现“葫芦”型社会结构,使中等收入阶层占社会主体,成为社会上层和社会底层的“缓冲层”,有效地消除极端思想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社会稳定还具体表现为:一是民族关系融洽。由于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各民族具有根本利益和目标上的相对一致性,决定了各民族之间是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格局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互相也离不开,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与国家共同体得到高度认同,形成一个不分彼此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因为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不平等的根源得以消除,使各民族获得了平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获得发展,各民族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二是宗教和睦相处。在宗教信仰复杂多元的民族地区,不同宗教之间和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能互相尊重;各宗教都能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服从宗教管理,做到宗教与政治相分离、与教育相分离,不以宗教干涉政治事务,不以宗教教育代替国民教育;各宗教和各教派都能约束本教的教职人员和信徒,充分理解和尊重其他宗教的宗教仪式和宗教习俗,自觉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各宗教和教派从事宗教活动能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结合时代特点对宗教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三是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协调。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是国际交往中的国际关系主体,它制定和实施整个国家的发展规划。同时,充分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主权和自决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行使自治权力。在这种制度框架下,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不存在权益之争,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权限清晰,中央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支持民族自治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尊重和维护中央权威,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中央和地方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构成中央和地方和谐的政治关系。四是社会治安良好。“搞好社会治安,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5〕社会治安状况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稳定度,稳定的社会必定是社会治安良好的社会。如果犯罪现象丛生、人人自危,这样的社会就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所以,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应具备现代公民素养,尊崇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治、和谐、秩序等价值,珍爱和平与安定的生活,有强烈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在利益冲突中,各利益群体的利益主张合理、合法,利益诉求行为理性,都乐意和习惯通过协商、谈判、沟通、妥协解决问题;社会成员善于利用现有制度渠道和法定程序维护权益;人与人之间互相忍让、互相帮助,遵守道德和法律,对社会安定有序有强烈的期盼,对破坏社会安定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能自觉地进行抵制。五是不存在改变现存社会政治秩序的企图和力量。西部地区的各民族、各新社会阶层、各宗教界人士都能被纳入现存政治体系,不存在游离于现存政治体系的任何社会力量,更不允许与现存政治体系相对抗的力量存在;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都有畅通的表达渠道,合理的利益要求通过正当的程序就可以得到满足。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及其表现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稳定 重要性 及其 民族 重要 西部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