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论文

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31

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3-0016-03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由于它的基础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其工作经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在这种持续性的应激下,教师感到了压力,进而容易产生焦虑、倦怠等不良反应。现代应激理论认为,来自于个体内、外环境的应激(即压力)长期作用于个体,将使个体产生程度不同的身心应激反应,包括紧张、焦虑、恐惧、敌意、抑郁等情绪反应以及丧失自信、自我评价过低等认知反应。较大的压力给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其工作和生活。所以,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心理健康问题应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笔者对545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以明确目前教师压力和心理健康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缓解教师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沿海和内地的中小学教师,采取随机方式抽取样本,共发放问卷625份,回收585份,其中有效问卷545份。调查对象中,内地318人,占58.3%,沿海227人,占41.6%;小学教师345人,占63.3%,中学教师200人,占36.7%;女性460人,占84.5%,男性85人,占15.5%。研究工具包括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本研究对回收的所有问卷进行了非统计层面的严格筛选,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进行一般资料的整理、检验与分析。

  

  一、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教师总体压力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被试教师都认为他们正承受着工作压力,其感受到的压力平均值为3.02。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中每个因子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是工作负荷(3.58)、考试压力(3.29)、职业期望(3.11)、自我发展(2.96)、学生因素(2.89)、环境支持(2.31)。

  教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压力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现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名目繁多、要求繁琐、内容繁杂,学校管理对教师的要求过多、检查过多、评比过多,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使教师叫苦不迭,工作负荷增加。所以,在压力因子中“工作负荷”是最大的压力源。二是有些教育管理部门将升学率与中小学教师的晋级、工资、奖金挂钩,教师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负责,要为学校的升学率负责。另外,一些教师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出好成绩也成为教师的自我期许,考试压力自然成为教师的主要压力源。三是“报酬少,在经济上感到窘迫”“教师社会地位低”“班级人数太多”“担心下岗”等题目反映了教师职业期望的压力,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望以及一些教师认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有一定联系。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调查组以3分作为临界值,考查了被试在SCL-90量表各因子上得分为阳性的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各因子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强迫症状(16.7%)、躯体化(14.3%)、敌对(12.1%)、抑郁(11.6%)、焦虑(10.3%)、其他(8.6%)、人际关系敏感(7.0%)、偏执(6.6%)、恐怖(5.0%)、精神病性(4.4%),见表1。在545个样本中有9.07%(总均分)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由于已有的研究统计不甚一致,故我们不作比较)。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所致:第一,数年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各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和评估,使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增大;第二,超负荷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竞赛评比等使教师产生心理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第三,社会、家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教师带来种种有形和无形的精神压力,使教师心情烦躁和焦虑;第四,提高学历层次、更新知识结构以及职称评聘和晋升等因素,带给教师很多压力,造成其精神紧张;第五,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使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出现神经症状。

  

  

  

  (三)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表2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六个因子与SCL-90各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了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这说明教师职业压力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紧密联系:教师职业压力作为变量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反之,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也会增加其职业压力,使其工作受到影响。

  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师具有双重性,适度的压力能引起积极的反应,如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教师解决问题的信心等;而过度的职业压力则会产生种种负面影响,如使教师易于冲动、睡眠减少、工作专心程度下降等。从表2可知,压力过大不仅不能成为教师工作的动力,而且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告诉我们,在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时要考虑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则需要降低压力。

  调查组还以教师心理健康水平(SCL-90总分)为因变量、以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因子为自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见表3)。

  

  表3表明,对心理健康起显著影响作用的是教师的工作负荷、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利用度,其中,工作负荷对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而社会支持的三个因子对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注:SCL-90总分越高,代表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其结果与丁凤琴、马会梅的研究是相一致的;与邵海艳、徐晓宁的研究结果“教师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的水平越高,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就越轻”相近。

  

  二、缓解教师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根据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缓解教师压力、提高其心理素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改变不合理的评价体系。第一,学校要改变以考试成绩、升学率衡量教师业绩的观念,废除不科学的“评、排、比”的做法,减少教师间互相攀比引发的矛盾。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给学生知识,教学生做人。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如果“差生”能够克服缺点,在各方面取得进步,优秀的学生能够发扬优点、精益求精,那么这位教师就是一位好教 师。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并不能反映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不能充分说明教师工作的努力程度。因此,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对教师业绩的评价标准,建立起真正的多角度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降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关注度,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第二,学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在制订岗位聘任和考核方案时充分考虑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还教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学校要尽可能避免各种形式主义的活动或检查,采用合理的分配制度,为教师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

  

  其次,正确认识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调整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前所述,缓解教师职业压力要考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要使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则需要降低其压力。因此,社会要端正对教师作用的认识,建立对教师的合理期望,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以减轻外界对教师的压力。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可成立“教师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学校应定期为教师做相关的心理辅导和普查工作,及时检测与调整,控制好压力的强度和心理健康的水平,使两者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以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其压力能够得到适当的宣泄和转移。

  教师自身要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调适方法,自觉地关注和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书籍、视频或其他媒体等学习职业压力管理、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身对压力的客观认识。同时,教师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运用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以合理的认知方式面对压力、解决压力。另外,教师还应加强对时间的管理和规划,用最有效的时间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做到不“积压”,避免因为拖延耽搁而带来的重叠压力。教师平时还要注意休闲运动,在紧张工作之余,应该有适度的业余生活,如运动、旅游、看影视、听音乐等,达到放松身心、强身健体的效果。

  

  最后,根据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寻求社会支持是应付压力的有效手段,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使其恢复信心。所以,学校应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教师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也应学会利用支持系统,包括学校、家庭或同事、朋友等,缓解心理焦虑和紧张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并回归健康状态。

  

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心理健康 水平 压力 教师 心理 职业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