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唤醒民众,服务社会:赵光涛的电化教育思想与启示论文

唤醒民众,服务社会:赵光涛的电化教育思想与启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02

唤醒民众,服务社会:赵光涛的电化教育思想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10-0005-05

  

  一 赵光涛生平简介

  

  赵光涛(1901--1967),字光耀,1901年7月出生于徐州市一个珠宝商家庭。父亲早逝,家业败落,靠外婆家资助于1910年起在徐州坝子街小学读书。1917年毕业于江苏省立徐州第七师范附属小学,经老师推荐到江苏省立无锡第三师范读书。

  在无锡求学的5年,正值“五四”运动前后,赵光涛阅读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马克思、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著作和《新青年》、《新潮》等报刊,接受了各种进步思想。为了读书,他发起组织《邮传阅会》;为了致力改造,他发起组织“自我改造社”。“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作为无锡市学生联合会的成员,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组织学生罢课游行,并亲自到北京,联络各学校徐州籍学生组织同乡会,营救被关押的学生。1920年以后,赵光涛与在南京和徐州学习的几位徐州籍学生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互相通信、交流学习心得。他多次到上海,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译所等取得联系,结识了杨贤江、郑太璞、张闻天、邵力子等文化名人。他撰写的《偶像的打破》、《德漠拉克西的学校》、《克鲁泡特金只算半截子革命》、《徐州的劳动界》等文章,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

  

  1922年,赵光涛在无锡师范毕业,到砀山县师范学校任教。1923年又考取江苏省立扬州第五师范数理专修科,继续攻读学业。1924年,赵光涛向往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5年,在扬州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斗争。同年,赵光涛从扬州师范毕业,到徐州第十中学任理化教员兼图书馆主任。1926年7月,孙中山发布北伐令,赵光涛赶到上海联系,又和曹寅甫一起回徐州,与共产党人张继超、刘桂贞、陈享州等人组成铜山县一区(徐州市区)国民党党部,拥护北伐。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右派改组了一区党部,赵光涛被迫离开徐州,到南京民众教育馆任编辑部主任。1928年他重新加入国民党,任南京市第二区党部委员、南京市党部文艺宣传委员会委员,1930年兼任南京市通俗教育馆馆长。

  赵光涛利用民教馆的阵地、党部文委的身份,做了大量的社会教育工作。他创作的剧本《天韵楼上》、《龙潭夜月》、《凤信之死》、《吻》、《红灯笼》等,大部分刊登在民教馆编辑出版的《民众教育》上,赵光涛有时还亲自登台演出。他参加了“南国社”,接待过袁牧之、向培良等进步人士领导的剧社,演出过田汉等人的进步话剧。这些活动,对南京早期进步戏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31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决定筹办徐州民众教育馆。赵光涛被委任为筹备处主任。赵光涛聘请徐毓生、孔庆波、石晓钟、杨汝熊、郭影秋、薛暮桥、李可染、陈向平、凌静等20余人担任各部主任、总干事,该馆于1932年5月正式开放。“一二八”事变发生后,赵光涛深感国家之危机,提出民教馆以“公民训练、语文教学、生计指导”为三大任务。公民训练要注重集团的组织、集团的行动、养成公民集体的思想、集团的生活习惯;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扫除文盲,还要注重对民族意识的呼唤,国家观念的陶冶,自然与社会知识的灌输;生计指导要改善农民生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向华北进犯,赵光涛代表江苏社会教育界人士到北平慰问长城内外抗战将士。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逐步形成,赵光涛兴奋地说:“共产党伸出右手来拉我们,我们要伸出左手向他们靠拢;分手并不是孙中山先生的意愿,这次合作,才是旧友重逢”。他指导民教馆工作一切以抗日宣传为中心,亲自谱写抗日歌曲,把民教馆的刊物《教育新路》改为《火线周刊》,组织抗日宣传队,在民校教唱抗日歌曲,举办抗日图片展览,演出宣传抗日的戏剧。还参加了第五战区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担任组织部副部长,并推荐共产党人郭影秋担任组织部总干事,把原来邳县八义集办师资训练所和农民生活学校使用的100多支步枪、3000多发子弹、两挺手提式机枪等武器交给郭影秋。这些武器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发挥了作用。

  1938年5月徐州沦陷后,赵光涛到淮阴任江苏省政府秘书。以后辗转屯溪、溧阳,在江苏省江南行署任第三科科长,负责社会教育。1940年元旦,在溧阳三丫桥接待新四军时,演出队演出了由他创作的抗日剧《秦淮酒家》。当年9月,他到重庆,任教育部电化教育委员会秘书、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总干事,兼任国立社会教育院电化教育专修科讲师、中华教育电影编导委员。1945年中华电化教育学社成立于重庆,赵光涛等19人任理事。

  抗战胜利后赵光涛到镇江,任江苏省教育厅第三科代理科长。1946年3月,他回徐州复任民众教育馆馆长,曾参加徐州市参议会竞选,被选为副参议长。赵光涛认为电化教育是最现代化的教育工具,要求去美国学习。经教育部推荐,1947年由中国农业教育电影公司资助,他去美国学习、参观。在美国,赵光涛先参观了农村设施,学习小麦、棉花作物的种植、加工和检验,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水土保持等。然后到俄亥俄大学随美国教育电影知名人士戴尔和泰拉西教授学习,并考察了胶片公司和电影公司;在加拿大,他到渥太华参观国立教育电影馆以及电影、幻灯片制造厂,学习了电影行政管理及制作技术并参观了一些大学的教育电影部、广播电台,探讨了电化教育的方法与手段。1948年3月回国后,赵光涛任中国农业教育电影公司业务部副主任,写过有关畜牧技术的电影脚本,与卫生部合作译制了一部卫生急救的教育影片。还在南京、徐州等地作专题讲座,介绍美国电化教育的现状以及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先进经验。1948年7月,他的著作《电化教育概论》在商务印刷出版社出版。

  徐州解放前夕,赵光涛在新陆师范学校任教导主任。1953年在煤炭部干部学校任图书管理员。“文化大革命”期间,赵光涛因拒绝提供有关人民大学校长郭影秋所谓叛徒的证明材料,受到迫害,于1967年12月逝世。

  

  二 赵光涛的电化教育思想与主要贡献

  

  赵光涛是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理论倡导者与实践领导者。

  

  1 编著《电化教育概论》一书

  赵光涛编著的《电化教育概论》一书在各种版本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中均占据一席之地。对于电化教 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来说,保存至今的《电化教育概论》是非常宝贵的遗产。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大规模进行媒体对比实验之时,我国就已经开始研究基于现代媒体的教学设计。孙明经专门撰文《教育电影之摄制》,探讨媒体材料的制作;舒新城在《电化教育讲话》一书中,专设一章讨论教育电影制片与放映问题;谷剑尘在《教育电影》一书中以大量篇幅专门探讨教育电影的材料来源以及教育电影的设置和实施问题。这其中赵光涛的《电化教育概论》最为全面。该书论述了教育电影的内容、各国电化教育概况以及我国电化教育实施情况等,总结了我国电教事业和专业发展情况。从电影与无线电播音的演进历史出发,在介绍国外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的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具体实施方法,着重介绍了电化教育行政和电化教育事业的推行。以下图1至图3是这本著作的自序和目录。

  针对每一个场景,著作中均进行影片中“景”的呈现与字幕说明,甚至还以图片的形式将所要讲述的内容鲜活生动地呈现给读者。从这本著作的行文当中,我们可以品读到赵光涛先生论述问题的透彻与细致、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切以及唤醒民众、救民众于水深火热状态中的拳拳之心。

  

  2 对电化教育进行教育定位

  上世纪,“电化教育”经历了三次改名之争,之所以有改名之争主要源于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给技术下一个一劳永逸的、为一切时代所接受的、非历史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在此,我们主要介绍赵光涛参与其中的第一次改名之争。

  第一次改名之争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的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如何认识电化教育的本质引起了早期电化教育研究者的思索和探讨。在这次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和冲突。赵光涛和舒新城等学者认同并继续了电化教育的教育定位。赵光涛认为,“电化教育为现今教育学上较新之名词,乃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之统称。凡以电影、电播或电视为工具而完成其教育之目的者,谓之电化教育。欧美所谓视听教育者乃电化教育之别称。”他把电化教育更多地定位为教育领域的一部分,或把它当作教育学的新名词,或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教育方法。

  正如叶澜教授在《为了教育学科“明天”的反思――“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序》中所指出的那样,“犹如人一样,学科的成熟应以‘自我意识’的形成为标志。学科缺乏自我意识,其发展就不可能从‘自在’走向‘自为’”,对于“电化教育”的不同理解和阐述恰恰说明该领域自身的探索、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

  

  3 从人类文化的视野认识电化教育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作为当时较为先进的媒体,具有跨地域、跨种族、跨语言文字的交流特性。电影进入教育领域,并不单单起到辅助教育的作用。赵光涛、孙明经等电化教育先驱在四十年代就多次提及,电化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培养独立的世界公民,并消除战争,争取和平。当然这与中国处于刚刚经过抗战磨砺的历史时期是分不开的。

  赵光涛从人类文化与和平的角度认识电化教育。他认为电影等媒体技术起初是为教育的,但因娱乐成分增加和企业化运用,所以教育意向减弱。电影等媒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工具,“对于各科教材固有关系,对于各项教育亦各有关系”之后,他特别论述了新媒体的四个价值:“一是辅助各科教程,二是增加学习效率,三是促进国际文化,四是配合国防国策。”

  他在文中谈道,回顾人类历史,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多以战争(如十字军东征)的形式进行,现在则不同,电影与播音可以增进理解,消除偏见,解决冲突和障碍,“创造人类社会的新概念”。就此可见赵光涛先生眼光的独特与长远。

  

  4 提出电影教学法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努力“证明”技术的同时,我国研究者结合国情需要,将视野投向救国救民和民族建设,更多地探讨如何改进媒体材料以符合本土需求,如何更好地推广应用媒体材料并以此来改进中国教育。在媒体制作方面,我国主要探讨如何制作针对普通民众特别是文盲的媒体材料,以及如何应用媒体材料体现和宣传民族精神;在推广应用方面,着重探讨巡回施教问题和教学法的问题。孙明经、赵光涛、舒新城进一步丰富了电影教学设计程序,虽然这些并不成熟的探讨仅仅是经验性质的总结,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却产生了巨大影响。

  1946年6月,赵光涛在全国性的电化教育刊物《电影与播音》(1947年,《电影与播音》杂志改名为《影音》月刊)上发表《电影教学法》一文,影响颇为深远。赵光涛认为,使用电影教学时,施教者应注意:(1)选择影片,“注意何者为教室电影片,何者为社会电影片,教室电影应密切与教学进度配合……社会教育片应配合当地人民之生活环境及经验”;(2)试映影片,检查有无损毁,“并将其内容划分出几个单位,以便施教时易于处理”;(3)搜集参考资料,“务必将影片之内容及意义,整个了然于胸中”;(4)说明书与教学方案,将“放映节目列表说明”,以期“引起其向学之兴趣”,教学方案为施教准绳,亦须于事前编定。对于受教者设施方面,赵光涛指出要布置合理的性所、调剂观众精神、进行审慎的讲解说明、插播广告以吸引观众等等,他特别强调要提示观众对教育电影要有正确观念,并引用了陈果夫在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时,为镇江民教馆教育电影场题的一首宣传教育电影的歌,认为(教育电影)是启发民众正确观念之最好题材。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电影教学?“看教育电影不可当戏看,应该当书看。好书看不厌,电影看不倦,教育力量更无限。消遣我烦闷,增长我知识,补充我不易得到的经验。我看过教育电影要向人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千万,不必人人花本钱。民众教育,教育民众,大家要负责。我负责,你负责,电影教育能普及。”赵光涛指出,“普通教学法,原有三段五段之说,电影教学过程,自亦不能例外”,利用电影进行教学需经历以下步骤:

  (1)引起动机。刺激观众一般旧观念,对于教学题材有强烈之求知欲。

  (2)讲映影片。影片放映时,随书面之转移,逐一讲解,务使观众了然于胸中。

  (3)问题复习。影片映完之后,为加深观众之记忆,对于片中重要之点,逐一说明,最好用灯片,将重要各点加以映出,施教者代观众自问自答,以便将己学习之事物,重新温习整理一遍。

  (4)介绍参考材料。在电影映完后,除予以复习之机会外,并应介绍其他有关于本片之参考材料,以期观众由本片之所得,而继续得更有丰富之知识。

  (5)临时增加讲材。

  影片映完之后,除关于本片之题材讲话,如有其他节目,如公民训练、平剧、名曲、滑稽等等。

  由此可见,曾在徐州民教馆工作过的赵光涛,确实为民众教育进行了丰富的实践尝试并做了非常中肯的理论总结。

  

  5 筹建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

  1931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派赵光涛去徐州筹建民众教育馆,1932年5月该馆正式开放。该馆设有民众图书馆、民众医院、民众运动场、民众草堂、革亭、茶园和农场实验基 地等,是江苏北部设备最完备的民众教育馆。该馆设有教导部、生计部、研究辅导部、电教管理处(有无线广播电台、民众电影院、巡回电影放映队;摄影机、幻灯机各一部,自拍了《水灾》、《公园职工》、《上海风光》等无声片)等部门。

  作为一名乡村建设工作者,赵光涛响应时代要求,强调农村崩溃的原因,归纳起来就是“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榨”,乡建工作只有“随时随处”在“反帝”和“反封建”原则下去努力进行才是“正道”。他组织当地人民积极开展了各种工作。在此,我们仅简要介绍该馆在电化教育方面所做出的主要贡献。

  1937年8月,江苏省民众教育馆召开省民众教育联合会年会,一致决议,以抗日宣传为主要任务。江苏省民众教育馆组成施教队,到江宁东山镇民教馆及附近乡村,每晚放映宣传抗日的幻灯片和电影,广播抗日战况;东山镇民教馆还邀请了由郑君里、应云卫带队的演剧队,露天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秋阳》等抗日剧目。举办国难展览;绘制抗日标语、壁画;组成抗日宣传队,利用各种机会宣讲抗日;把馆办刊物《教育新路》改成《火线周刊》:先后邀请洪深带队的救亡演剧二队和荣高棠带队的北京学生流亡剧团到徐州演出。

  1938年10月,李宗仁到徐州建立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委派赵光涛兼任组织部副部长。赵光涛推荐郭影秋(中共党员)任组织部总干事,当地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另外,馆办的农民生活学校,有校舍42间,农场32亩。学制4年,由省教育厅发毕业证书,相当于乡村师范资格。学校除了教授中学课程外,还传授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并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学生62人,来自农村,毕业后回农村。同时,馆外建立的坝子街、下淀乡、石桥乡等直属的民众教育实施区,工作范围有140里,村庄22个,参加训练受教育的民众达2452人。农民生活学校和民众教育实验区培养出的爱国激情高昂、思想先进、技术过硬的学生对当地人民的思想、生活均产生了巨大影响,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6 筹建徐州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

  1934年11月,赵光涛筹建徐州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发射功率60瓦,每天播音1~2小时,主要用于对民众进行教育,也播一些救亡歌曲。

  

  三 几点启示

  

  1 现代教学媒体要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效结合

  赵光涛很早就论述了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结合的必要性。他指出:“教育影片虽为一种新的教育工具,但究不能废除教科书而代之,因教科书对各科之联系配合较有系统而教学时亦较有弹性,对受教者亦有催使认识、了解、把握之余地。”这为当今学人正确认识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的关系指出了方向。

  

  2 强调教学方案的重要性

  赵光涛曾经指出,“教学如作战,而方案则为作战计划……”随后便论述教学方案对于教师的五大功用。实践经验极其丰富的赵光涛将教学方案提升到“作战计划”这一高度,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给予足够重视的。尤其是以各种教学媒体作为手段设计的教学,因为在短时间内呈现的内容相对来说更多,所以更应该对于教学方案给予充分的重视。

  

  3 教材的选用要适应于受教者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教材为学习的“目的物”,为使学者充分获得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教者对于儿童青年与成人均应适应其心理与生理的条件慎重的选用教材,务使教材内容及分量之配合。当前中小学的教材种类繁多,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受教育者的程度参差不齐,各有特点,因此每一个地区、学校在选用教材时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4 受教者树立正确的观念尤为重要

  “是以施教者对受教者观念上错误的改正,更较教学方法之改善为重要,故电影教学之完成,一方面要施教者有充分之准备与研究,一方面对于受教者一般观众,应临时予以详细之指示,并对设备亦务求合乎教育场所之要求。”这是赵光涛在论述电影教学时着重强调的一点。毫无疑问,这对当今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势必要求他们率先成为先进教育观念的拥有者和积极实践者。

  

  5 将电化教育更多的服务于“当下”

  赵光涛及其为电化教育所做的各种努力时时处处体现出一位教育家情系民众、服务社会的精神。诚然,这或许是时代的需要。作为教育事业的先头兵,当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师生也应该将自己所学应用于社会、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结合当下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继而增强研究、学习的兴趣。

  

  6 以更为宽广、包容的视角看电化教育

  地球为整个人类所寄托,人类“理应相亲相爱,相互扶持,惟因交通的障碍,语言的隔阂,生活习惯的不同,形成国际间种种的矛盾,而在各国历史文化所遗留的史践,遂因相互间的摩擦,而滞碍不得开展,更无从谋文化之再造与生产,此种损失,实人类之大不幸!……若以电影电播为沟通国际文化之工具,则可将各国之生活内容,彼此传播放映,各国间藉以得相互谅解之机会,电播更可以打破空间时间……故自电影电播成功以来,国际间之隔阂与阻滞,即可逐渐消失而藉此得进一步之了解……”㈣电化教育自诞生之时,便将当时先进的、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沟通作用的、属于整个人类的技术作为支撑点,我们更应该将其发扬,将视野拉长、放宽,走出自己的特色。

  

唤醒民众,服务社会:赵光涛的电化教育思想与启示

论文搜索
关键字:电化教育 电化 服务社会 民众 启示 思想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