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论文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04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21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我国高校许多大学生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日趋严重。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埋下难以预知的人才隐患。

  面对这些现实和挑战,我们必须从社会存在入手,即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通过社会存在的优势来保持在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同时,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来应对挑战,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我们的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来实现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和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标,这当然是我们迎接国内外各种挑战、保障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本任务顺利完成的迫切需要。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赢得意识形态战争主动权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逐步把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锁定在我国高校,他们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手段,企图打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制造思想混乱甚至政治动乱,达到其和平演变和争夺优秀人才的目的。

  面对这些挑战,高校必须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整合、创新等功能,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自觉抵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和政治诱骗。从容地抵御和反击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与意识形态渗透,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主动权。

  (二)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解决当前大学生信仰危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如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腐败现象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使许多大学生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发生动摇,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以及一些诸如嘲笑爱国者、崇拜权势和金钱、鄙夷理想和志气等不良现象和风气。许多大学生自嘲地说:“小学培养共产主义,中学培养集体主义,大学培养个人主义,毕业后没了主义”。

  如果不解决好这一问题,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就难以完成。而解决信仰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首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培养大学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育人的本质要求,同时这也是解决大学生信仰缺失等思想问题的关键。

  现在有一些大学生信仰风水及宗教迷信,这说明人的信

  仰与知识水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这些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都具有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水平,但他们不一定能自发成为唯物主义者。我们要使大学生在思想上真正成熟起来,单单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单单有一般的社科人文知识和素质也还不够,还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来培育和提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素养,这是社会主义优秀人才必不可少的思想灵魂,是确保我们培养的人才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保持高校和社会稳定和谐具有思想保障作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影响高校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高校中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安全稳定,而且带给社会明显的震动。事实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做得好的高校,发生影响本校稳定的事件就明显的比其他高校少。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彻底的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人性关怀思想等灌输、陶冶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个人、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主流,还能帮助他们走出个人小世界、突破心理障碍、用更宽广的眼光观察事物,而且还能教会他们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解决自身的信仰迷茫、思想困惑、信念不坚定等问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别判断能力等。有了这些素质和能力,他们不仅不会危及高校和谐稳定,而且还成为我们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帮手。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于开发利用大学生人才资源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大学生群体,是我们国家潜力无限的人才资源宝库。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些人才资源,发掘他们的创造潜力,对于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首先,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大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仅仅只是表明专业文化素质高,尽管专业文化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有些关联,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关联度更高,但二者之间毕竟不是直接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所以,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思想政治素质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就要求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培养。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视野,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和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他们在思想和理论上成熟的集中体现。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意识的大觉醒,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开发和利用大学生人才资源宝库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一旦和大学生结合在一起,就必然能激发起这一年轻的知识群体所蕴藏的巨大创新潜力和热情,必然会变成强大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有效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潜能,使我们的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地,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结合在一起,也必将激发大学生作为国家最可宝贵的人才资源的巨大潜力,转化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物质力量。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论文搜索
关键字:意识形态 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 马克 形态 必要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