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论非语言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论非语言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08

论非语言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1-0033-02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公共英语的课时正在逐步减少。在课堂的宝贵时间内,英语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但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多数教师往往注重语言内容的本身,而忽略了非言语行为。教师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如果能充分认识到非语言交际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恰当运用,同时给学生传授一些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 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课堂中的运用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通常以语言及非语言两种方式进行。一般而言,教师较注意言语的信息,因为它直接,易于表达、思考及分析。但教师的非语言行为也不容忽视,它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的一种特别的方式。非语言交际行为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应当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舍此,英语教学就不是完全的和成功的教学。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除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非语言交际的内容丰富,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出发,可以将非语言交际大致分成四大类,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英语教师若能正确解读和恰当运用,就能极大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1.体态语

  体态语包括姿势、身势、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眼部动作、臂部动作、手部动作和腿部动作以及体触行为等。

  第一,身势语。美国科学家费德瑞克•琼斯认为,身体姿态是身体语言的最外显特征,学生可直观而快捷地由老师的身体姿态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互动过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感悟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传递给学生,达到产生共鸣的效果。教师面带微笑,能给学生一种自然、亲切的感觉,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心情,利于接受和储存信息。

  第二,手势语。手势语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际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它在人际交流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手与大脑的密切关系使手势语成为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语言。在一个实验中,志愿者被分成两组,工作人员用两种方式分别给这两组人员讲述同一个故事,然后测试他们的记忆效果。在为第一组讲故事时只用单一的语言娓娓道来,第二组则配合丰富的手势语,结果发现,第二组志愿者对故事细节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第一组,这说明手势语的确能增强人们的记忆效果。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如果在讲课时能配以丰富的手势语,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当然手势语也不能滥用,在运用时要适度、讲究一定的技巧,最好能和自己的口语保持默契。

  第三,目光语。眼睛最具有表现力,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眼神能准确传达,就像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够透视复杂的思想,洞察微妙的情感,一个小小的眼神,往往包含着千言万语。教师可以透过目光语探视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学生的课堂反应。如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常常抬头眼睛直视老师,露出如饥似渴的神情,这能大大激发教师的讲课热情。如果学生紧锁眉头,两眼茫然,教师就得反思自己的授课是不是过快,内容是不是过于复杂,接下来的内容该如何调整。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色的表现,教师除了用语言表扬外,可以同时投以肯定赞赏的目光,这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对于羞怯内向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鼓励和期许的目光能给他们极大的动力和支持。

  2.副语言

  副语言主要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非语言声音等。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提问后适时的沉默能给学生以主动思考寻求答案的机会,这比教师自问自答和填鸭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教师上课时如果声音平淡和单调就会使学生昏昏欲睡,完全提不起兴趣来。

  3.客体语

  客体语中衣着和化妆这个因素对英语课堂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目前高校中的英语教师中年轻女教师居多,追求美丽时尚是她们的天性,但在英语课堂上,不管是在服饰还是发式方面都不能过分追求时新华美,如果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可能成为一部分学生议论的话题,影响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教师的服装宜庄重、明快和自然。

  4.环境语

  环境语中的体距语也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重视。流体学中的“漏斗效应”被引进传播学,指听众在以“课堂格局”落座后,在听讲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漏斗形状的注意力集中区,这个区域包含了整个第一排的座位,然后按照倒金字塔的形状呈递减趋势,最后在后排中间的某位观众处戛然而止。其中在漏斗区域内就座的听众不仅能认真听,还会积极参与互动,最后听讲的效果也较理想。而分布在后排或两侧的听众不仅注意力不集中,也很少有人会参与互动,听讲的态度也极其消极。了解了这一点,英语教师就可以通过改变课堂格局或在讲课过程中适度地走动和移动位置,站到学生中间去讲,减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听课效果。

  二 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研究发现:一条信息的传达,只有7%靠语言,38%靠声音,55%靠身体语言。由此看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中,只有7%是显性教育,而93%是身体语言在无形中带给学生的信息。隐性教育在课堂中的成分多于显性教育。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以微笑、点头等方式赞赏、鼓励、肯定学生,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教师精神抖擞、充满活力,也很容易感染学生,让他们精神饱满、专心听课,用心去感悟教学内容。教师恰当地使用身体语言,和颜悦色,谈笑风生,使课堂师生的知识和思想信息交流畅通。这样,能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心境好,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不但接受知识快,而且能积极地学习。

  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之一的肯•贝恩通过对美国不同大学和各个学科近百位卓越教师长达15年的观察研究指出,最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往往开始讲解要点时要先注视一个学生,然后把目光从一个学生游移到另一个学生,在完成这个讲解之前,将目光停留在教室后排的某个学生那里。他们观察学生的反应,辨认学生的眼神和体态语言,针对在教室中看到的那些心领神会、迷惑不解、手足无措、流露厌恶情绪的面孔,而调整讲课的方式。他们在讲课过程中会略作停顿让讲话的要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教师还不断在音色上下工夫,钻研适当的手势。

  总之,课堂中的非语言交际不仅能调控课堂、渲染气氛,又能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创造和谐美好的教学课堂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英语教学良性发展。

  三 非语言交际构成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语言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来进行已经成为当今语言教学界的共识,为了实现外语教学在跨文化方面“培养意识,提高交际能力”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非语言交际作为跨文化交际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跨越交际中的文化障碍。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以下非语言交际知识在课堂上讲解时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1.身势语

  不少身势语行为都是从环境中学来的,因此是约定俗成的,为不同文化所各具特点,这就造成身势语行为因文化而异的现象。相同的身势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可能表示不同的意义,完成不同的社会功能。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美国人常常伸出舌头表示对对方的蔑视,中国藏族人以此行为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礼貌,而中国汉族人则以此行为表示惊愕。同一行为或功能,因文化差异也可能以不同的非言语行为来完成。如在中国人们用握手的形式表示问候或欢迎,日本则以弯腰鞠躬的形式表示问候的功能,欧美国家习惯用拥抱或亲吻面颊来完成这一功能,而阿拉伯、犹太、拉丁美洲和南欧一些民族则以相互抚摸或闻对方气味来表示问候。

  2.手势语

  同样的,同一手势在世界各国也有不同的运用情况:如朝右竖大拇指一般表示搭便车,在欧洲表示数字“1”,在澳大利亚表示“那儿”或者指向某个人,但在希腊不管是要表达数字还是要搭便车,都应回避这个手势,因为在那里它表示“去你的!”朝下伸出大拇指在中国表示“下方”,在美国、菲律宾、英国等表示数字“1”,在墨西哥法国表示“没有”“输掉了”“倒霉”等,而在澳大利亚表示嘲笑讽刺,在突尼斯表示“倒水”“停止”等。伸出弯曲的食指在中国表示“9”,缅甸表示“5”,斯里兰卡表示“一半”;在墨西哥表示“钱”,在日本表示“小偷”“偷窃行为”,在印尼表示“居心叵测”,在朝鲜表示“小气”。竖起小指在中国表示“小”“差”“倒数第一”等,在日本表示“女人”,在朝鲜表示“妻子”,在美国表示“怯懦的男人”,有时也表示“打赌”,在法国表示“你不能愚弄我!”,在缅甸、印度表示“想去厕所”。

  3.体距语

  在不同国家个人空间的大小有很大差异,所以在与人初次见面时适当地保持距离是比较明智的做法。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通过研究制定出四种个人空间的尺度。

  第一,亲密空间。半径在0.15~0.45米之间,是个人空间中最重要的区域,神圣不可侵犯,一般只有自己的恋人、亲人、密友、宠物等与自己感情最亲密的人或物才可以进入。

  第二,私人空间。半径在0.45~1.2米之间,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空间,既不会与人有过于亲密的接触,也不至于太疏远。

  第三,社交空间。半径大约在1.2~3.6米之间。在与同事或关系不太亲密的朋友交谈时,空间距离多保持在1.2~2.1米之间;在和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时,个人空间的半径基本保持在2.1~3.6米之间。

  第四,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半径大约在3.6米以上。在与陌生人交谈时,可以保持这个距离。

  4.副语言

  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时不会正确使用话轮转换中的停顿词如:Uh……, Well……, Let me see……, Let me think……, Um, how can I say this? 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么沉默良久,要么下意识地使用汉语中的停顿词,往往引起其他学生的一片笑声。包括一些英语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英语语间停顿来填补语空。

  教师向学生传授讲述以上文化差异时,学生一般都会带着极大的兴趣来听,不但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也能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四 结语

  非语言交际的使用是一种技巧、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课堂上非语言交际在学生中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正规教学本身作用还大。它作为课堂教学中一种无形的力量,运用得当可提高课堂效率。反之,不用、少用、使用不当等都会影响课堂效果。英语教师在上课时若能合理地运用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和手段,辅助以绘声绘色地讲解,就能使课堂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其教学效果远比只使用语言本身更有效。所以,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如能合理地运用身体语言,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非语言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语言交际 英语 英语教学 语言 教学 大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