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论文

浅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08

浅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1-0066-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校的办学功能已由单一的传授专业知识变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从而高校管理工作也日益复杂。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与社会纵、横立体交互联系的自身发展过程中,唯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不断迎接新的变革与挑战,才能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

  一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任务和宗旨

  当前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指导,全面推动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于“三个文明”建设。具体来讲,其基本任务和宗旨如下:

  1.重新定位高校的功能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的重要基地。但是,这种高校功能的重新定位,并不等于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来衡量高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影响社会就业率的根本因素是就业岗位。换言之,社会就业问题既非因高校而起,也不可能因高校而止。

  2.重新构建高校内部权力体系

  高校科层制的行政管理体系及其权力构架是必要的。但是高校权力的另一个主要的来源则是知识的占有者和科学研究者,知识的权力是这个系统的基本部分。因此,高校必须对学术群体及其权力给予充分的尊重。

  3.重新评价高校教育成果

  进一步改革高校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其中中心任务是要注重评价活动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通过改革,实现高校办学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和学术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和框架

  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不仅本身有着复杂的层次和结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又是在与外界的其他社会体系交流中形成的有序结构系统体,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思路和框架,从而实现优化管理的目标。

  1.建立完善的高校现代管理制度

  高等学校的现代管理,就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人力、财力和物力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手段和措施,通过优化配置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高校既定的办学目标的过程。

  就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体制的现状而言,还存在许多与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不相符的地方,距离“高等院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最终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从宏观上讲,高校管理体制受政府管理体制影响较大,总体行政化倾向十分明显,内部创新机制和创新动力不足。从微观上看,无论是在人才培养体制、人事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体制,还是在后勤管理体制、服务社会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自身发展。因此,只有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功能。

  2.确立全新的高校现代教育理念

  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一个涉及众多管理领域的创新过程,不同领域的创新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律,但总体上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将“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学校的每一项制度创新工作中,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在改革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过程中逐步突出教师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各种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保障高校管理制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具有基础作用,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思想指南。

  3.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高校管理体制创新要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的齐头并进,从而带动高校的全面发展;其次,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要以数量、规模、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为目标,保持高校协调发展;再次,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要以改革为动力,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

  三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举措和出路

  高等院校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的实现,办学效益、办学能力的提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而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依赖于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结合各高校在自我发展中总结的经验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当前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创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1.选择规模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谋求高校跨越式发展

  解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教育需求,这是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迫切需要破解的最大困难。一方面,人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持续增高;另一方面,国民经济还处于不富裕阶段,当大学生人均拥有的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增长速度与高校规模扩容速度不相匹配时,教育质量下降似乎也是一条规律。对地方院校来说,面对社会经济与教育环境现状,应当坚定地走规模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即兼顾质量与教育的需求,采取学、产、研协调或“一体化”方式,充分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力量,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2.以内部权力结构变革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构建“三权协调”机制

  在权力结构体系构建中,要努力推动三个转变,一是行政管理队伍逐渐实现“聘用化”。二是权力中心适当下移,理清学校与各院(系、部、室)在人、财、物、事方面的权责利界线。三是权力由高度集中向适度分散转变,院(系、部)一级要在试点基础上建立代表校方的产权、代表教师方的学术权和代表教育资产运营方的行政权三者之间的“三权协调”新机制。按照现代高校教育产权管理的理论,实现高校资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理分离、学术权与行政权适当分离、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的有机结合。

  3.改革教育评级体系,推动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高校内部教学管理改革,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忽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陷入教学主体错位、教学监管松弛、教学质量降低的困境之中。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改革模式、优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和谐教学环境。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要纠正教学主体错位,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问题上,要把对教育效果的真正评价落实到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自由的学术思想、开放的教育理念是否给学生深刻的影响。

  4.改革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

  通过改革科研管理体制,鼓励和促进科研人员转变观念,在科研课题选择上,实现从重视基础性研究向科技与经济结合,大力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研究。在发挥高校传统专业科研优势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向新兴科学、新上专业的科研课题和经费倾斜,积极扶持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要切实引进科学、公正的教学科研考核机制,建立“以教促研、以研助教”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促进二者发展。

  总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构建这种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其实质是增强高等学校办学的适应机能、创新机能、发展机能和完善机能。在重构新机制的同时,要不断完善高等学校办学的自我运行的保障机制,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引向深入。因此,高校管理必须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高校实际情况,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步骤和措施,协调、控制学校的各项工作,使高校的管理工作处于动态稳定的过程中,实现高校培养人才的整体目标。

浅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

论文搜索
关键字:管理体制 体制 内部 高校 我国 管理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