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0

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4-0100-03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对习惯于对课文进行精雕细琢的教师们来说,在教学中应如何把握略读课文呢?叶圣陶先生曾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教师必须对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层次上的要求更清晰,更有侧重点,精读文章强调教师导,略读文章强调学生自主学,精读是基础,略读是发展,是提高。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无法区别精读与略读,从而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或是把略读课上成了没有个性的课、没有效果的课。语文教科书之所以编排略读课文,是有针对性的,过去,语文教学总是强调“要精讲多练”,与“精读课文”相对的“略读课文”几乎都教成了讲读课文。人教版教材把课文类型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编者的意图正是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略读的时间,才专门编排了“略读课文”,所以将略读课文真的“略”过,必将违背教育的规律,扭曲教材编排的初衷。

  那么,略读教学到底应当怎样把握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明确略读课教学的目的

  在内容上,略读课文对内容的理解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在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由此可见,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求咬文嚼字,只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目的之三是帮助教师确定精读课文的训练点。略读课文前面的一段导读语体现了略读课的重点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既可以此组织略读课的教学,也可以把它作为前面的精读课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如三年级上册12课《听听,秋的声音》的略读要求是“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如果有兴趣,也可以接着写几句。”其中的“想象”、“接着写几句”都可以视为前面课文《秋天的雨》的教学重点。

  略读课与精读课不同,它除了承担阅读教学的共性目的任务外,还承担了以下目的任务:将该组精读课中掌握的阅读知识、方法要求和重点阅读能力迁移、应用和进一步训练养成,进一步领悟重点的写作要求和方法,并且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把握略读课教学的特点

  1.目标的单一性。就语文学习而言,与精读课相比,略读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集中,这是由略读课的目的任务所决定的。略读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只是该组的重点读写学习训练项目,或是迁移、应用,进一步训练养成阅读能力;或是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领悟重点的写作要求和方法,除此,其他的一般不涉及。

  2.活动的自主性。要迁移、应用和进一步养成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个体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因此,与精读课相比,略读课应有更充裕的时空,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为主,让他们积极、主动、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以形成新的平台。

  略读课文一般都安排在单元的最后或者精读课文的后面,这样的安排目的很明确:它是学生自读自悟、提升独立阅读能力的实践机会,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工具。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要精简。教师可以根据每篇略读课文的特点,参照“阅读提示”设计一两个重点问题,也可从了解学情中产生,根据单元重难点的确立,还可以从课文内容上或是表达方法上归纳出,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确立目标,目的都是让学生真正体验语文的丰富多彩,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根据阅读提示和课文内容确立这样的目标:自读课文,想想作者写了童年时代读书、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再让学生结合写作实际,谈谈写作的体会。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激发了阅读写作的兴趣。

  三、采用略读课教学的策略

  阅读课除了要采用目标定向、以标设教,以读为本,教学过程学习化,组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个体自主学习动态组合的教学组织形式等策略外,还要采用以下策略:

  1.反馈调控。这里特指:略读课的教学要安排在精读课教学后,以充分反馈、把握学生在该组对重点读写训练项目学习训练应用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反馈的信息,设计略读课的教学活动,采用相应的措施调控教学。

  2.注重迁移运用。教材通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或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或词语盘点、口语交际拓展?习作和回顾?拓展),以主题内容构成一个学习训练单元。一个学习训练单元,通过单元导读、课后的练习、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以及语文园地(或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或词语盘点、口语交际拓展?习作和回顾?拓展),侧重学习了解某些语文知识,培养训练某些语文能力,从而体现了语文学习的阶段性。因此,略读课文在整组的学习训练中就承担着将精读课中获得的重点语文知识、方法要求和初步得到训练的重点语文能力,迁移、应用和进一步训练养成或进一步了解领悟的任务了。

   比如,人教版第10册第5组侧重点学习训练的内容为:“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通过对精读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的学习,学生搜集、整理文字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训练提高,综合的阅读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对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感受、评价能力得到了锻炼,对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如何感受、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所学习了解,也领悟了写人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学习略读课文《景阳冈》、《猴王出世》时,就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要求,运用方法,进一步训练、提高这些能力,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四、活化略读课教学的教法

  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共同承载着深化单元训练重点的任务,同时还为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阅读提供了实践机会。要想提高实效性,阅读方法的运用非常重要。

  1.整合模块,加深体悟。主题阅读即将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两篇及几篇文章编排在同一个单元里进行教学。如人教版第九册第八组课文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笔者在精读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采取将两篇略读文章融合在一起教的“主题阅读法”。首先进行整体的感知,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毛泽东哪些事情让你感到十分敬佩,让你认识了一个你印象之外的毛泽东”研读文本、进行交流,最后拓展到“你还了解毛泽东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这样就使得毛泽东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2.捕捉重点,精略互融。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详略结合、层次鲜明,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如何去捕捉教学重点,在“简”中突出“精”?不妨从单元导语入手。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每个主题单元前都有导语。导语像一条线索贯穿同一主题的一组课文,建立了学习内容与情感的关联;导语明确了一个主题单元的学习重点,体现了教材对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视。

  有一位优秀教师在执教《刷子李》时,抓住“黑衣白点”这一富有语言感染力的细节进行重点指导:①阅读3~11节,抓住“果然”、“居然”、“竟然”等引出的重点句子体会刷子李本领奇绝;②联系第一自然段,辨析“有白点不要钱是否有点傻”;③再读第一自然段,对于这个问题有新的体会了吗?

  教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略读课文的本色,凸显略读教学中的“重拳敲击”。

  3.比较异同,开阔思路。充分开掘已学课文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可以是同一内容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同一内容的不同体裁、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的比较,等等。如对同一类型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人教版第七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对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进行了非常细致、逼真的描写。教学时,笔者就让学生凭借前面学过的精读课文《颐和园》和《长城》“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兵马俑来谈感受、学方法、悟写法;对同一内容不同作品的比较:如教学第十一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时,可以让学生从第九册《松鼠》入手,温故而知新,再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对比阅读环节,以完善认知结构。

  五、拓展略读课教学的外延

  略读课文十分重视课内外的拓展延伸,如积累语言、感悟写法、文本补白、情感升华、课外阅读等。学生在自读自悟和交流汇报中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体会描写的精彩绝妙、感受文本呈现的生动形象、习得写作的基本方法,也培养了学习的基本能力。意味深长的略读课文可以采用“读写结合法”,让学生写写学了课文的感受。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要求学生课外采访周围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诗歌类的略读课文如《最后一分钟》、《听听,秋的声音》等,可以采用“朗诵法”,进行强化训练和理解;戏剧、相声类的略读课文,如《半截蜡烛》、《打电话》等,可以采用“表演再现法”,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模拟戏剧情景,使之立体地学习、感悟课文;对那些图文结合比较好的略读课文,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妈妈的账单》等,可以采用“图文结合法”,让学生看图想象,开展交流,进行对比,深入感悟。

  总之,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不但是学法能力上的迁移、运用、巩固、总结,而且还是文本内容的迁移延伸,应做到瞻前顾后,课内外相互融和,由此,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朗读,实现对已有知识的巩固、积累和提高。要真正认识到略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运用比精读要多的现实意义。在信息时代,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读得粗一点、快一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会有必要对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研读,而只要了解它的大意即可,并不求甚解。可见,略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也更具有实践意义。

  

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研究 语文 小学 教学 研究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