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刍议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论文

刍议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2

刍议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高职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导致了高职生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反过来又制约着高职生的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因此,结合高职生就业形势与就业现状,认真分析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防范与干预措施,是值得高职院校高度关注和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1.期望与现实矛盾,内心焦虑

  部分高职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在选择理想的职业目标时,不能把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这些构成了高职生在就业中高期望值与不能正视现实的心理冲突。研究表明,在期望值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个体的内心期望值过高,其情绪就低;反之,情绪就高。有的高职生酷爱自己的专业,然而又怕艰苦的付出,择业时茫然无措;有的趋向于大城市、大机关、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不愿意去基层、民营单位和条件艰苦、待遇低的工作岗位;多数人一心想在城区寻找就业岗位。

  工作难找,事先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经过数月东奔西走的求职,面对一次次的冷眼。遭受屡战屡败的打击,就会元气大伤、身心疲惫,有的甚至是焦虑、绝望。工作找到后,又觉薪资待遇、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吃住条件、发展空间、单位效益、企业前景、工作量大小、工作时间长短、工作责任、劳动强度等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现实和自己原来的想象相差甚远。尤其是工资低,生活费用(房租、交通费、通信费、伙食费等)高和单位领导、同事关系难处等矛盾无法解决,缠绕在心中形成郁结,精神一直处于惶恐、自卑、痛苦不安的状态。这是一种典型的就业焦虑症,对个人身心和社会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就业心理问题。这一定要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2.随波逐流,盲目从众,缺乏自强独立意识

  这种心理是指在就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缺乏主动性,缺乏对就业市场、政策了解,缺乏就业信息主动收集分析判断的能力,随大流。缺乏自我了解,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的客观环境而产生的意识。

  这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贪图安逸,自负浮躁。只追求繁华的都市、高大的写字楼、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意到偏僻的地方、不愿意奔波劳累。二是定位不准,眼高手低。一心向往大集团和跨国名企,不愿意到小单位或基层,无心做日常小事,只愿意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三是目光短浅、朝三暮四。四是依赖他人,缺乏自信。指望学校推荐单位,或依赖父母拉关系、走后门为自己找工作,把未来全部托付给别人,自己丝毫没有自强自立的思想准备。五是没有主见,跟着感觉走。认为大家都愿去的单位一定是好单位;录取数量少、竞聘难度大的一定是好单位;招聘数量多、入围门槛低的一定是差单位;发达地区的是好单位,落后地区的是差单位;承诺薪资的是好单位,不确定待遇的是差单位;规模大的是好单位,规模小的是差单位;写字楼里的是好单位;城郊结合部的是差单位;工作轻松的是好单位,工作太忙的是差单位;专业对口的是好单位,专业不吻合的是差单位,等等。这些都是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心理误区。

  3.自卑与依赖心理,影响就业主动性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由于社会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使高职生与本科生相比处于劣势,不少高职学生对自己在职业技术院校读书,感觉特别自卑。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学科本位教育的影响,加之高职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现实,高职学生入学时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强烈的自卑感是严重困扰他们在就业时的不良因素,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和问题,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而是悲观地认为自不如人,缺少必要的主动性,往往与许多的机会失之交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就业心理,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不战而败。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不是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机会,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政府,寄希望于家庭,等候学校和政府的安排,或是依靠家里的人际关系,个人缺乏择业的主动性,信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被动。

  二、就业心理问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要求毕业生确立艰苦奋斗与奉献精神,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作贡献,并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眼睛不能只盯在大中城市、三资企业和沿海地区,还应看到,许多落后地区和艰苦行业需要大批人才,而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这些地方能为毕业生提供很多宝贵的实践机会,更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更有利于毕业生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

  要教育学生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学会规划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放弃传统的“终生职业”的观念,树立阶段性就业观。要考虑职业对一生发展的影响,对于那些虽然目前条件差,但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个人价值的单位要优先考虑。

  2.确定合理的就业标准和就业目标

  一个人的就业目标应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所谓合理的就业目标,就是指选择的职业既符合个人的特点,也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人职合理的匹配,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多为社会作贡献的就业目标。今天高职生合理的就业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业的主要目标。对于一个特定专业的高职生,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最大的可能是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因此高职生应把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职业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这既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又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二是就业的次要目标。这是由社会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相应地对人才的需求随之变化所决定的。这就要求高职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学等途径,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能力,决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要确定合理就业目标,就要求高职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避免理想主义,优化自己就业的心理坐标。

  3.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这些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产业、行业、职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必然加快,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拥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高校要引导学生在大学阶段认真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特别是有关专业的基础和已被普遍运用的理论。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所谓精深是指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要求。专博相济,以博促精已成为当前高科技人才的重要要求。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4.以企业为依托,以学生社团为纽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观、职业能力、敬业精神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参与行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企业经营活动等方式,深入未来从事的行业。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社会行业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学生管理者应即时跟踪、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加强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引导,并收集第一手资料,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学生的考核指标。

  在具体操作中,学校要激发引导学生社团组织,使其成为校企联合指导就业的纽带,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建立与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多渠道联系,通过假期兼职、参加座谈会、调查研究、帮助策划企业活动、邀请企业人士作报告等手段来增加对行业的理解,聘请企业工作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企业的人才需求,把握行业规范和用人标准。这种形式的交流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因而更有效。

  另一方面,应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邀请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将实训课堂搬入企业,使学生能够真正在企业一线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又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释放就业压力,随着实践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的自信便会逐步增强,从而有利于消除不良的就业心理。

  5.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很少有人在求职中一帆风顺,在失败的时候不可灰心丧气、沮丧自卑、怨天尤人,而要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耐心等待时机,提高挫折耐受力。

刍议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生 就业 心理问题 就业指导 高职 启示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