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审计论文 >>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论文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5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

  

  1 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认识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从该描述可知,第一,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活动。所谓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因为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一个职能部门,故其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的独立。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保持客观的精神状态,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自主判断、分析问题。第二,内部审计是一种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保证服务是内部审计中的一项传统职责,是为了提供对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独立评估而进行的客观审查包括财务、经营绩效、合规性、系统安全、责任履行等。咨询服务是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自身对本组织情况较为熟悉的独特优势,建立与客户服务有关的作业,包括顾问服务、程序设计及培训等。第三,内部审计目标应该与所在单位的目标高度一致,其职能定位应该服务于单位的目标。

  内部审计相对于外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具有如下特点:在审计性质上,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在审计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安排和程序进行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在工作范围上,内部审计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在审计方法上,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多样的,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部审计的一些程序;在服务对象上,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在本单位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一般只向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在审计权限上,内部审计有审查处理权,但其内向服务性决定了其强制性和独立性较国家审计弱,其审查结论也没有社会审计的社会权威性高。

  

  2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认为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业务简单,不需要成本核算,每年都有各相关上级部门来单位审计,没必要进行内部审计。有的对内部审计怀有畏惧心理,持怀疑态度,对内部审计有抵触情绪,甚至不配合。正因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而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2)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是内设机构,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的工作,因此,内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利益限制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难免会被削弱。从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组织形式可反映出其独立性的弱化:有的单位将审计机构设在财会部门中;有的把审计机构和纪检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有的单位领导既领导财务又领导审计;有的单位审计人员由分管账目的会计兼任。因此,单位的内部审计很难对审计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单一,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纠正违纪违规事项,实施审计的事后监督作用。但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单一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拓宽自身的工作内容,才能适应现代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4)审计程序欠科学,审计方式和审计手段落后。审计程序是保证审计目标实现的手段。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程序存在着不规范、太繁琐、程序僵化等弊端。一般地说,审计程序越繁琐,审计成本就越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方式基本上停留在对会计凭证的逐笔审查,分析性复核未得到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使用范围不大,审计实践中更多地使用手工审计,造成审计效率低下。

  (5)审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审计业务的需要。审计是需要依靠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的工作,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十分高,但我国还没有一套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拔、评价标准与办法,不能科学选用内部审计人员。单位内部选派审计人员时,基本上还是以经验为主,更多地从会计人员中选派。其结果是审计人员缺乏审计技能,职业判断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审计业务的需要。

  

  3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1)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2006年2月28日修订,2006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要积极宣传《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通过大力宣传,提高事业单位领导、职工、财务人员、具体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者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法定性的认识,真正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把单位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纳入到内部审计监督之中。通过提高认识,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作用才能加强。

  (2)建立独立的内审机构,确保内部审计权威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着重进行了强调。内审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就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独立性增强又为内部审计有成效地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因此,内审机构应在事业单位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它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直接隶属于事业单位法人的监督管理机构。目前,国外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内审机构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内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实践表明,内审部门只有隶属于最高领导,才能较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权威性才能得以体现。

  (3)拓宽内部审计业务领域,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落脚点。内审机构一定要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以改善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为目的开展工作,积极开拓审计新领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单位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内审部门要正确地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4)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内部审计,是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内部审计自身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强化学习和培训,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能力,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的审计方式,使全体审计人员都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审计软件网络等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实施审计监督,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科学化。

  (5)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质量,也影响到审计耗用的时间和财力。为此,必须抓好事业单位内审人员培训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和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岗位培训,增强业务技能,切实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同时,探索审计人员选拔模式,改变凭经验选拔的现状,采用科学选拔模式。在当前缺乏科学、统一选拔标准的环境中,可以尝试委托人力资源机构或高等院校制定一些适用的审计人员选拔标准,明确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对科学的选拔与选派。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内部审计 事业单位 审计 内部 事业 单位
最新审计论文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
浅谈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内部审计创
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探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大数据技术下金融审计管理探讨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研究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业
热门审计论文
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首先应强化内部审计工
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重构
论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及其审计风险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