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问题探究论文

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问题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5

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问题探究

  引导调适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 c2009)09―0039―03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是农村经济转型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现象,是指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八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农村居民的集合体。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构成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如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自然灾害频繁等地域的农村人员;一类是由于自身生理原因造成的,如先天或后天的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伤残病人、孤寡老人等;一类是由于社会经济原因形成的,如下岗人员、失业人员、低素质人员等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弱势群体的政治心理现状如何?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对和谐新农村有何价值意蕴?如何引导与调适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以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和着重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现状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农民政治心理是指农民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背景下,在长期的各种形式的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信仰与价值、政治制度与现象、政治行为与生活的心理取向,是农民作出参与或不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的心理势能状态或者准备状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农村弱势群体的主要政治心理是依附、驯服和顺从,并且具有二重性的特征:对皇权既崇拜又疏远的二元政治情感,对政权既逆来顺受又官逼民反的矛盾政治心态。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从传统向现代演进,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是政治主体意识有待激发。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权利主体、经济主体、治理主体和发展主体。然而,尽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传统农民的隶属意识和依附心理被进一步打破,农民自主意识、平等观念进一步发展起来,但由于弱势群体经济上的贫困性,迫使他们更多地倾向于关注经济问题而非政治问题,自发疏离社会政治权力中心,沦为政治诉求上的“沉默阶层”。

  二是政治认同感有待增强。政治认同是关乎一个国家政权能否稳固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长期战乱给农民带来的困苦,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农民的经济、政治地位得到改善,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是高度认同的。特别是在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较短的时间里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民在大包干中尝到甜头,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普遍认同。但由于我国在一段时间内对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不够重视,中国社会在短短的30年间便从一个世界公认的均质社会转变为当前贫宦差距较悬殊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八,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中最大的群体,如果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出现政治认同危机。

  三是政治信任感有待提高。政治信任是衡量一个人或一个政治团体宪政精神强弱的重要指标。只有政治信任才能导致政治宽容、妥协、共识、合作的精神,才可能逐渐培养起从事政治活动的观念和合作的政治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实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3587元。但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导致部分农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再加上部分农村干部的行为败坏,不仅造成了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弱势群体对政治的信任,容易产生思想观念上的异化和信仰上的迷茫。

  四是制度性政治参与意识有待扩大。公民的制度性政治参与心理倾向和政治理性是考察一个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向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社会化程度的标尺。对我国来说,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比重,其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也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标准之一。然而,如今,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既有制度化、有序化的,也有无序的、非制度的。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经济上的低收入和生活上的贫困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才会有政治上的要求。弱势群体经济上的不利地位限制了其政治参与的程度,文化教育程度不高阻滞了其政治参与的进程,而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不协调,又构成了弱势群体制度性政治参与的体制障碍。

  

  2 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引导与调适的价值意蕴

  

  作为长期历史发展和政治积淀的产物,农民政治心理不仅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且制约着“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以构建和谐新农村为价值引领和归依,对当前弱势群体中突出存在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政治心理进行正确引导与调适。不仅可以有效规避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现实损害,而且可以藉由推动弱势群体的政治心理和谐达致整个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引导与调适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重要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助于增强党台法执政的政治心理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安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并发展巩固的,具有高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其执政合法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民众对党认同的政治心理也进一步稳固。但由于政治心理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还有动态性的特点,如果不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长期弱势地位,不及时引导与调适基于弱势地位产生的各种政治心理,那么弱势群体就会对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持怀疑与否定态度,这就会危害党的执政安全,危及党的执政地位。亨延顿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 过程中,“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对政治体制来说,城市内的反对派令人头痛但不致命。农村的反抗才是致命的。得农村者得天下。……如果农民默许并认同现存制度,他们就为该制度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引导弱势群体由传统政治心理向现代政治心理转化,为增强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争取广泛的政治心理资源。

  二是有助于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切实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政府决策是政府活动的重要环节,政府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政府决策的制定、修改、实施和贯彻来进行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八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办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在引导与调适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问题上,各级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察觉与认定、问题被列入政策议程、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方案的拟订、政策方案的评估与抉择和政策的合法化等环节。在引导与调适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具体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策方案的设计、论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必须在信息完备的基础上,从切实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以系统论的观点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相结合,真正做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避免弱势群体政治心理发展成为危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火药桶”和“导火线”。

  三是有助于转变弱势群体封闭滞后的价值观念,真正确立主体意识。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小农经济是历史上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在小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下,人们不需要创新和竞争,把封闭隔绝、与世无争看作是尽善尽美的乌托邦,崇尚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盲目排外,因循守旧,不重视外来信息和成功经验,拒绝交流与合作,形成求安求稳的价值观念。这种传统价值观念,在农村弱势群体中大为存在。由于长期的,J、农经济社会和市场化改革的短期历程,传统价值观念还是现阶段农民价值观念的重要基础,广大农民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基本上还有传统的影响。这样的观念使得农民极易养成安分守己的惰性心理和平静和谐心态,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度弱化。新农村建设倡导的是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种封闭滞后的农民价值观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成为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转化的最大阻力。通过引导与调适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有助于他们真正确立主体意识、自主观念、自由观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是有助于消除农村社会的不和谐现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农村弱势群体的政治心理倾向决定其政治行为倾向,密切关系着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日益明显。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一些农村地区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有所滋长,腐朽落后文化有所抬头,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如诚信缺失、封建迷信活动泛滥,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弱势群体的传统政治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与调适,极易弥散并感染到其他社会群体,引发大面积消极政治行为,可能发展为新时期激烈的人民内部矛盾,严重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心理环境,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心理根基,危害经济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引导与调适弱势群体政治心理,有助于消除农村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筑和谐新农村稳定的“防波堤”。

  

  3 引导与调适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对策构想

  

  在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中,什么样的农村是农民需要的,农民自己很清楚,什么样的乡村关系对于农民来说是好的,农民也最清楚。新农村建设充分肯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依靠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能动作用。引导与调适弱势群体政治心理,就是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弱势群体中突出存在的传统政治心理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一是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知识扶弱机制。农村弱势群体之所以弱,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现实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解决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问题,治本之策主要是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自身素质。发展教育事业、给农民以教育公平、提高人口素质是扶贫救弱的根本大计。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知识扶弱机制,就是要用知识扶弱,靠教育济贫。一耍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坚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好农村中小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的投资制度,提高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二是要建立健全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建立以政策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职业教育投资机制,尽快出台《农民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保障农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问题,提高弱势群体的技能素质;三是要改革直至废除户籍制度,实现“农民”从身份概念向职业概念的实质性转变,给农民弱势群体以教育公平,为其政治心理转变奠定稳固的文化基础。

  二是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现代政治心理导引机制。英克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使弱势群体传统政治心理向现代政治心理转变,必须特别重视其正面政治趣缘关系的培育和发展。政治趣缘关系具有政治社会化、情感、教育和组织等功能,对于形成和调节社会政治心理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正面政治趣缘关系可以阻遏传统政治心理发展,导引其向现代化政治心理转化。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现代政治心理导引机制,首先要大力扶助以促进弱势群体正面政治趣缘关系培育和发展为宗旨的各种新型社会组织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发挥其贴近群众的特殊优势,帮助其克服各种传统政治心理。其次,切实重视和改善村民自治组织在调适弱势群体传统政治心理、促进正面政治趣缘关系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和功能。第三。探索弱势群体网络正面政治趣缘群体关系发展新路径,促进网络正面政治趣缘关系发展。

  三是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现代政治心理社会干预机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中国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农民的现代 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以心理现代化为基础”,而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现代化既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心理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倚重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弱势群体传统政治心理进行调适,而忽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建立专业性农民心理咨询与矫治机构,构建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社会干预机制,是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必然选择。当前,要推动和加强心理学科在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进程方面的应用性研究,加快培养一批复合型专业人才,并在农村建立一批专业性农民政治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积极的社会干预机制对一些具有明显传统政治心理特征的农民开展心理咨询与矫治实验,获取有益经验和教训,这不仅有助于清理和消除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不利因素,为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还有助于优化农村社会的政治心理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是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机制。社会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三大领域之一,“社会融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权利与责任,每个人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经济收入非常有限,物质生活极其贫困,消费水平低下,根本无法提供物质条件来满足基本的文化、精神消费;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接受技术培训的机会少且难度大,习惯传统的思维和耕作方式,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一知半解:社会地位低,竞争能力弱,面对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教育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其相对剥削感较强;生活态度消极,尽管不满目前生活现状却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等、靠、要意识心理严重,所有这些集中反映出其处于被社会排斥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劲”。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导与调适弱势群体政治心理,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机制迫在眉睫。首先,要建立完善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机制,包括察觉机制、沟通机制、专家参与机制、制约机制等,切实引导与调适好弱势群体政治心理。其次,建立新型的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立法进程,确立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法律地位。第三,培育农民现代价值观念,催发弱势群体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主导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造就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政治心理资源支持。

  

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问题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弱势群体 弱势 群体 农村 政治 心理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