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22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是辅导员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自始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指出:“鼓励辅导员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中提出:“培养和造就1000名在实现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国内影响的专家”。以上文件、政策的要求是对辅导员队伍高度重视的一种表现。此外,每年国家会通过辅导员技能大赛、十佳辅导员评选、辅导员理论培训等不断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进程。目前,虽然国家层面有了政策上的支持,但是辅导员“三化”道路的实现仍然困难重重。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现状

  据调查,因受现实条件的影响,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未能实现国家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目前辅导员队伍发展现状如下:

  1、国家政策与实践不相统一

  不管是2004年中央16号文件,还是教育部24号令,都在不同层面给予辅导员职业发展予政策支持,让其发展有理可依。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实际未能达到发展标准,表现突出的为辅导员地位不高,领导层面忽视了对其的职业发展。甚至,在有些高校中辅导员是不稳定的人群,人员流动较大,钢培养的经验就随着岗位的调整而变得没有意义。另外,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呈现为年轻化,社会评价不高,等同于“班主任”,给人一种谁都可以胜任辅导员工作的假象。

  2、全方位要求,工作繁杂,很难实现专业化

  现在的高校中,存在于只要是学生的工作就都可以联系辅导员,辅导员都能解决。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能指挥辅导员,貌似辅导员就是高校中最底层的工作人员,所有与学生相关的工作最后的落脚点都是相关辅导员,可谓是“全方位”发展,工作非常繁杂,怎么能够成为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哪里还能做自己的职业规划。繁重的工作,使这支队伍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深入的进行理论的学习。

  3、理论学习与专业培训不足

  因高校管理层对辅导员队伍的不够重视及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繁重,故对于这支队伍的培养环节就会薄弱一些。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走出校门参加理论培训的机会很少,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会因参与人员的限制,覆盖率很低。原本高校可以邀请专业教授为辅导员老师进行理论“充电”,但是因经费、人员问题往往不能实现,即使能够实现,请来的嘉宾资历平平,使得辅导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没能达到高度的认同,效果不够理想。另外,在学校内,辅导员老师充当了多样的角色,思想导师、心理咨询师、就业导师、学业规划师等,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都只是冠以头衔罢了,不能赋予真正的指导,更像是对大学生进行“保姆式”的管理,层层面面,无处不在。

  4、辅导员薪资待遇与职级晋升受限

  辅导员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学生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应该受到拥戴的群体。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在辅导员薪资待遇、职级晋升的环节受到很大的阻碍。国家教育部规定,高校辅导老师的师资配比为1:200,要求每一所高校必须有专职辅导员,但是往往因为师资人员数量不足的原因,现在的专职辅导员老师所带学生人数在300左右,加大了工作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给予辅导员更多的优待,但是事实相反,辅导员的薪资比专任教师低,甚至还低于行政人员,在物质层面没能得到满足,导致很多老师将这个职业当成工作的跳板。此外,在职级晋升方面,辅导员老师更是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很多高校为提升专任教师的职称水平,体现教学队伍的强大,在职称评定当给予优待,优先考虑专任教师,而将符合条件的辅导员老师的职称评定延后搁置。在教育体制中,有3年副科、5年正科,8年副处的说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未能真正的落实。换句话说,辅导员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未能得到满足,因此想要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深化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进程的对策

  随着国家关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培养政策的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续开展,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辅导员“三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树立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目标

  学生教学与管理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模块,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学校应将辅导员的培养和发展与教师的培养联系起来,高度重视,注重辅导员队伍的理论与实践培养环节。坚持把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终极目标,加大投入力度,使辅导员老师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得到重视与满足。此外,辅导员自身也应该加深对职业的认同感,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提升自我职业修养。

  2、人员引进严格把关,建立专业考评机制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们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因承担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辅导员的学历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应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须保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并且在思想上起到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求应为中国共产党员,保证在入门时队伍人员的基本水平。高校应严格把控准入机制,为实现辅导员“三化”奠定能力基础。此外,辅导员成功入职之后,建立完备的专业考评机制,采取末尾淘汰制,确保高校辅导员的质量。

  3、加大辅导员科研投入,提升理论高度与实践水平

  鼓励广大辅导员进行科学研究,独立承办省部级课题,在辅导员课题立项上给予更大的优待,增强其自信心,并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水平。让辅导员在科研过程中不断凝练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理论,更好的为辅导员实现“三化”服务。同时,将工作中的案例进行转化与融合,形成理论,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和借鉴,是实现辅导员专家化的重要环节。

  4、寻找工作切入点,攻克重?c,完成转化

  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繁杂,说是一名管理者,但是更像一位“保姆”,每天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问题,穿梭于学校的各个部门,很难实现工作中的突破。高校应该了解每一位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兴趣点,投其所好,主抓重点工作,如:就业指导、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学生活动、党建与团建、心理辅导、学业规划等,潜心钻研,期待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另外,应改善现在的学生管理模式,分块分管,学生学习应该由专业教师负责,宿舍问题应由学校宿管中心统筹,学生安全应由校园保卫处关注,学生活动有校团委统一部署,这样就做到了分化责任,辅导员的工作自然也就简单很多,主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是高校教育不断追求的主题,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能力坚信,这样的场面会一定会成为现实。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发展现状 辅导员 对策 辅导 现状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