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开放创新环境下高校“红色青年”培养的实践路径探讨论文

开放创新环境下高校“红色青年”培养的实践路径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30

开放创新环境下高校“红色青年”培养的实践路径探讨

  “兼容并包、自由开放”是互联网时代开放创新具有的典型特点,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社会每个独立的个体被信息网络联系了起来,借助移动社交工具、应用软件发布信息,与他人交流互动。对于高校而言,以社交网络为主体的开放创新环境形成给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及红色文化精神传承带来了挑战。多样的网络文化及各种流行性意识导致大学生难以集中全部精力用于创业实践及红色文化学习,难以形成健全的思想意识及主流文化价值观,在文化核心素养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在开放创新环境中以“红色文化”作为精神传承纽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实践观及文化价值理念,可帮助其感悟成长,形成与自身综合素养相适应的实践能力。

  一、开放创新环境的含义及特征

  (一)开放创新环境的含义

  “开放创新环境”是基于移动互联网、Web2.0、大数??及云计算等技术工具,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产业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定义的社会生产力环境。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创造开放创新环境”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他在以一次大型活动上首次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并提述到:“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思维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引人关注,甚至在某一时间点,我们所有的产业都将融入到互联网系统,以一种全新的动力机制改变商业,让生产力得到完全释放”。基于这个论点,“互联网+”被很多企业家看作是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不仅局限在互联网系统、产品、硬件设备,还反映在社会产业系统、管理机制及商业生态领域,是一种泛社会的现象。随着后期学者研究的深入以及以“摩拜、ofo、移动共享充电宝”为核心的共享经济发展,社会商业机制形成了以“互联网+”核心的竞争环境,传统产业的生产壁垒被打破,全新的创新、创业实践方式成为了社会发展主流,开放创新环境逐步形成。

  (二)开放创新环境的主要特征

  生产力关系决定生产力水平,互联网技术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形态,环境机制逐渐呈现去中心化特征。例如,推动“工业思维”产生的生产力元素是原子,而推动“互联网+思维”产生的是比特,进而决定了开放创新环境的六大特征:大数椐、零距离、趋透明、慧分享、便捷性、大众性。

  (1)大数据:Web2.0时代用户的网络互动及信息参与会使网络空间产生大量数据资源,包括结构性、半结构化、异构化的信息数据,自由、包容的环境下每个用户都可自由接受数据。

  (2)零距离:信息网络是传播信息数据的通道,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用户零距离互动,能实时分享数据资源。

  (3)趋透明:信息网络可让任何封闭性的数据资源呈现在公众面前,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4)慧分享:信息网络能根据用户需求随时匹配信息资源,实现智慧分配,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数据可实现群体共享。

  (5)便捷性:信息网络终端操作简单,任何个体都可通过学习参与进来,可以利用群体智慧进行创业实践。

  (6)大众性:信息网络是面向整个社会群体形成的网络系统,公众可随时借助终端设备参与网络社交活动,没有任何准入门槛限制。

  二、高校开展创业实践教育的意义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时代“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质的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政府深化教育机制改革的重点内容。特别是伴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能鼓励社会开展更多的创业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事实上,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发挥大学科技创业园和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作用,能促进更多有想法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将创业项目快速落地,提高社会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此外,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机制承担着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现代化建设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强国。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机制深化改革就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各种高级技术型人才,要为每一位高校青年打下坚实的创新基础,通过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教育本质来看,创业实践教育是大学生获得创业知识,增强创新能力,形成创业品质的教育系统,学生经过创业实践培训,就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创业实践教育是让在校大学生获得必备的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品质的一种教育。创新创业的本质动力在于社会实践,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优化高等教育体制,将知识文化教育和创新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认知理念,具备与人生职业发展相符的创新能力。

  三、开放创新环境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红色文化融入的重要性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是面向现代高校青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实践方式,不仅强化了大学生关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思想认知,也让大学生认识到了红色精神作为国家民族重要精神力量的价值和含义,加深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历史的理解。创业实践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能力锻炼的重要路径,时启发大学生思想,健全大学生思维认知的实践路径。但从目前高校创业实践教育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高校或是以音乐美术、体育为主的专业院校病未全面重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没有根据大学生的思维认知模式开展创业教学活动,导致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较差。同时,上述这类型高校即便开展了创业教学活动也没有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融入到创业实践流程中,导致学生在思想层面缺乏必要的思维意识,没有以红色精神为导向形成健全的认知架构。   四、开放创新环境下高校培养“红色青年”的实施路径

  (一)转变思维意识 更新教学观念

  就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开展模式来看,以红色精神为导向,向大学生创业群体注入红色文化,培养大学生形成“红色青年”才能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理念,积极投入到创业实践中。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对具备高级技能和丰富知识文化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传统的单一技能导向型人才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具备坚强意志品质和创业勇气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变化,高校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实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青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

  (二)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以红色文化传承为主的创业培训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为了培养,有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就要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确定红色文化教学目标,改变课程教育机制,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将课程规划及红色文化传承纳入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确定新的红色青年人才培养目标,将整个培养目标贯穿到整个教学实践过程,形成从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制定、红色文化学习、实践性教学项目于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高校要把红色创业实践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全方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红色精神,坚持红色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目标,将红色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实践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联系一起,形成?c课堂教育教学为基础,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为载体,红色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全方位教学机制,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提供广阔平台。

  (三)制定详细人才培养计划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开放创新环境下,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红色青年,就应加强基础教育,拓宽大学生专业教育渠道,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深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创业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意志品质为基础,将红色文化以及红色思想融入创业实践项目,让大学生能以坚定的思想意志品质进行创新实践。高校要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树立终身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创业实践教育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综合教育和专业思想引导,不断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渠道,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以探究式实践教育、研究式创新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研究和开发中学习,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在开放创新环境下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红色青年就要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深化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模式,将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创业实践教育相结合,注重红色精神的传承,将其融入实践项目,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理念,具备良好的意志,积极参与学校的创业实践项目。

开放创新环境下高校“红色青年”培养的实践路径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路径 红色 实践 高校 青年 开放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