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02

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4.077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the positive social mentality of Li nationa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identity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Li nationa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ational identity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471 Li nationa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Li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higher, which shows positive dual national identity, however, Li ethnic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marginalized; 2. the mental health symptoms of Li nationa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mild to moderate;3. the total score of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of Li nationality 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the total score of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of students in the second grad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grade of junior high school;4.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li nationa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marginalized, separated and assimilated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integrated li nationa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5.ethnic identity and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have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mental health symptoms, dual national identity can explain the variation of 12.7% of mental health. Improving national identity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Li nationa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 national ident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Li nationality

  ?樯钊胙?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发表的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重要讲话,贯彻和实施《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本研究从民族认同角度探讨对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学是一个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其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处于形成阶段,是自我成长、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中学生同样也会面临“我是谁”这一问题,面临本族与他族认同的冲突与融合等特殊问题。根据Berry(1990)提出的二维“跨文化适应模型”, [1]少数民族对母体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双重民族认同态度属于“整合型”,只认同本民族而不认同中华民族属于“分离型”,只认同中华民族而不认同本民族属于“同化型”,既不认同中华民族也不认同本民族的属于“边缘化”。以往的研究表明,民族认同和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相关,[2-5]且以往的研究针对大学生的居多。黎族,作为我国最南端的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形成了独特的海岛文化。民族认同及其不同的认同态度对黎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会有怎样的影响?本文探讨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黎族中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良好的心理适应,提升黎族中学生积极健康的民族认同和社会心态,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ο?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黎族的主要聚居地五指山市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三所中学初二和高二的黎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471份,其中高二240人,初二231人;男生159人,女生281人,其中31人性别不详;平均年龄15.6±0.71岁。

  1.2 研究工具

  民族认同问卷是在史慧颖、张庆林等[6]所编问卷上修订,问卷共30个题目,包括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两个分量表,各12题,其中每部分又包含“身份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各4题,问卷还包含6个测谎题目,测谎题25分及其以上的问卷无效。采用5级评分,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分别给予1-5评分,分数越高,民族认同程度越强。本次民族认同问卷的 信度为0.854,信度较高。

  心理健康问卷采用了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MMHI-60)”,该量表由60题组成,分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6题组成。这10个分量表分别是强迫症、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性和适应不良。采用5级评分制,从“无”至“严重”分别给予1~5评分,分数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心理越不健康。心理健康总问卷的 信度为0.945,信度高。

  1.3 研究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黎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现状

  经描述性统计分析,黎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M=3.87)及其身份认同(M=4.24)、社会认同(M=3.54)、文化认同(M=3.82)的均数均高于中间分3分。总的来说,黎族中学生总体表现出积极的民族认同。本民族身份认同(M=4.13),本民族社会认同(M=3.43)、本民族文化认同(M=3.48)、中华民族身份认同(M=4.35)、中华民族社会认同(M=3.66)、中华民族文化认同(M=4.17)的均分也高于3分,表明黎族中学生既认同中华民族也认同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且中华民族认同均高于本民族认同,这反映了黎族中学生与汉族的融合良好。但对于本民族社会和文化认同程度还相对较低。

  2.2 黎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2.2.1 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描述性统计可知,心理健康总问卷得分为2.16,量表各个因子平均分均低于3分。说明,黎族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心理问题总体上属于轻到中度。对分量表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黎族中学生的强迫、偏执、焦虑、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学习压力和适应不良因子状况均在2~3分之间,存在轻到中度的心理问题。心理不平衡(M=1.82)得分最低,学习压力因子(M=2.55)得分最高。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强迫症、适应不良、焦虑、偏执、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抑郁、敌对和心理不平衡。

  2.2.2 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

  由表1可知,男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总分高于女生,呈显著差异。在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偏执和敌对因子上,男生也显著高于女生。

  由表2可知,黎族高二和初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在问卷总分、偏执和敌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子显著性不明显。黎族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卷总分、偏执和敌对因子均显著高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提示初二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给予更多关注。

  2.3 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3.1 民族认同与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

  由表3可知,民族认同、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量表以及各分量表均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无论是本民族认同还是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越高,其心理健康问题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就越好。其中,与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系数最大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相关系数最小的是本民族身份的认同。

  2.3.2 不同民族认同态度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检验

  由表4以及事后多重比较可知,民族认同为边缘化的黎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显著高于同化(P<0.05)以及整合(P<0.01)的黎族中学生。分离、同化的黎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显著高于整合的黎族中学生(P<0.05)。双重认同态度即整合的黎族中学生的偏执、敌对、情绪不稳显著低于边缘化(P<0.000)、分离(P<0.05)和同化(P<0.05)的黎族中学生。整合的黎族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显著低于边缘化(P<0.000)、分离(P<0.05)的黎族中学生。整合的黎族中学生的抑郁、焦虑显著低于边缘化(P<0.000)、同化(P<0.05)的黎族中学生。同化的黎族中学生的抑郁也显著低于边缘化(P<0.05)的黎族中学生。分离的黎族中学生的适应不良显著高于同化(P<0.05)、整合(P<0.05)的黎族中学生。

  2.3.3 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变量基础上,分别以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5表明,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对心理健康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本民族认同能解释心理健康9.4%的变异量,中华民族认同能解释心理健康11.5%的变异量,双重民族认同能解释心理健康12.7%的变异量。

  3 讨论

  3.1 黎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现状分析

  本研究表明,黎族中学生既认同中华民族也认同本民族,这种积极的双重民族认同和龚丽娟[7]对彝族大学生、史慧颖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5]的研究结果一致。黎族中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和本民族的身份、文化以及社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极的了解和认同,这与国家对黎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大力扶持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相对来说,黎族中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还较低。   虽然黎族中学生的民族?J同总体水平较高,但是整合的民族认同态度只占总人数的35.03%,边缘化、同化和分离的民族认同态度分别占39.7%、15.71%和9.55%。黎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边缘性突出。这一结果与王挺对成年黎族人的研究结果“同化型突出,并存在边缘型”[8]不一致,与高承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边缘化最低”[9]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表明,黎族中学生与成年人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态度类型还是有差异的,还应该进一步加强黎族中学生整合的双重民族认同教育

  3.2 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本研究表明,黎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症状总体属于轻到中度,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与百色老区壮族中学生的调查结果[10]一致。学习压力是黎族中学生面临的最大的心理问题,这与对壮族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学习焦虑的检出率最高”[11]相同,但不同于刘毅[12]、杨洪猛[13]等的调查结果: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习焦虑的检出率并不是最高的。

  黎族男生的心理症状总分显著高于女生,在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偏执和敌对因子上也显著高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与吴琪俊[10]对壮族中学生、常向东[14]对在沪藏族初中生、原献学[15]对黎族初中生的调查结果:男生某些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是一致的,与杨洪猛[13]、王立新[16]等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不一致,也不同于刘毅[12]、罗伟[11]、杨顺英[17]等的调查结果: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黎族中学生男生心理症状总分较女生高,这可能与中学生青春期发育时间的性别差异有关,也可能与海南省政府实施扶贫移民政策,迁移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到城镇思源学校就读,男生由于身心发育时间较女生晚,更容易存在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

  黎族初二学生的心理问题总分显著高于高二,这与杨洪猛[13]、刘毅[12]的研究结果“心理问题随着年级阶段的提高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初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一致。与吴琪俊[10]对百色老区壮族学生的研究结果“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较初中生严重”不一致。

  3.3 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均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对心理健康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与喇维新[2]的研究结果一致。对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反之民族认同越消极,心理越容易出现问题。黎族中学生具有积极的双重民族认同,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其能够用积极向上、乐观、自豪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族群,对自己和中华民族的身份、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充满感情。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整合(双重认同)的民族认同态度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边缘化(双重不认同)对心理健康有消极的影响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应证了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与前人的研究结果[8][9][18]一致。

  4 促进黎族中学生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建议

  4.1 加强黎族中学生的双重民族认同教育,提升黎族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为增强黎族中学生的双重民族认同,首先必须通过教育提高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的认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黎族同胞体验到中华民族给自己带来的荣耀和自豪,同时,国家的进步、黎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黎族同胞的团结与进步。因此,通过教育,树立黎族中学生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帮助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促进其对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符号的了解和尊重;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国家政策和民族政策的正确态度和看法,从而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其次,通过教育提高其对本民族的认同。黎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要在社会、学校宣传和发扬黎族的历史和文化,加强黎族中学生对本民族的了解,并促进黎族中学生参加本民族的各种活动。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形式,向他们传授有关自己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知识。引导黎族青少年看到自己民族的优势。引导黎族青少年从纵向角度看问题,看到本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对本民族的发展充满信心,增强其对本民族的认同。

  4.2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注重黎族中学生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黎族中学生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女生,初二年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高二。提示,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时,应考虑性别和年级差异而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讲座,使其能更好地了解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并掌握如何运用一般方法和技巧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能够切实地解决自身所面临的民族认同等方面的实际矛盾和冲突。

  4.3 加强黎族地区的发展

  琼南黎族地区多属于贫困地区,如果总是处于落后的局面,那么势必影响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让黎族同胞尽快发展起来,使其真正感受到 “休戚与共”,对于提高黎族中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重要作用。可以利用公平的财富和资源分配政策和制度,调节民族间的贫富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同时,大力发展黎族教育文化事业,提高黎族同胞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其民族的自豪感,增强其双重民族认同,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黎族 心理健康 中学生 认同 民族 影响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