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西游记》《魔戒》看中西文化艺术差别论文

从《西游记》《魔戒》看中西文化艺术差别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08

从《西游记》《魔戒》看中西文化艺术差别

  新世纪以来,《魔戒》的热映席卷了全球,因为电影的热映,JR.J托尔金的小说也逐渐走进了中国观众的视野。同样,已成书数百年的东方魔幻巨制《西游记》依然在东方的魔幻世界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虽然在成书时间上有着三百多年的差距,但却可以称得上东西方各自魔幻题材文学作品的代表。所不同的是,这两部魔幻作品因不同文化背景下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哲学理念、文化精神和社会规范的差异,造就了两部作品在人物设置,故事讲述,作品风格,文化内涵,构建的世界观上的迥异。

  一、故事的驱动力“善”与“恶”来自于东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

  善与恶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在关于人之初善与恶的问题的上,中西方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异,有着自己的偏重。

  西方的宗教信仰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其主张上帝创造了世界,人类带着罪恶来到世界上,耶稣替人类受了惩罚,因此人类要不停地赎罪。《魔戒》中的戒指就象征着罪恶和贪欲,无论是人、魔还是神都逃不出它的桎梏,无论是为了得到它号令天下,还是为了毁灭它还天下苍生一个安宁与安定。《魔戒》的故事驱动力是“恶”,而霍比特人佛罗多则则象征着被订上十字架的耶稣,一路坎坷,受尽磨难,最终将魔戒带往末日火山。虽然《魔戒》一直用“恶”来衬托“善”的存在,但故事的最后,佛罗多终于还是没有抵制住“恶”,将魔戒占为己有,咕噜因为“恶”咬断佛罗多的手指与魔戒共同葬身火海。故事从始至终,驱动力就是为了毁掉“恶”,故事人物透露着人性本“恶”,即使道最后一刻主人公也是侥幸成功,却并不是以“善”结束,这种赤裸裸的人性现实呈现正是西方一直以来宗教信仰中所渗透出来的。

  而中国的宗教信仰一直以来是以儒家为主的儒释道的三教合一。《西游记》看似是一个佛门弟子西天拜佛求求真经的故事,其实整个故事中,包容了儒释道三家的处事哲学。《西游记》的故事驱动力是以善为名,西游故事的最初,是唐太宗的水陆大会,希望以大乘佛法普度众生,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四人虽然都是戴罪之身,可是为的却是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一场功德化去身上罪孽,如果说《魔戒》是因恶赎罪的话,很显然《西游记》则是向善而功果。相比较《魔戒》里的人物都身负罪恶、面色凝重,《西游记》里的人物都肩负使命、慈眉善目。哪怕是沿路的磨难也大多是天庭之上派下凡间来考验师徒四人求经之心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故事的结局,师徒四人成佛、修成罗汉真身,便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求来的“善”的正果。

  二、故事理念的差异源自于东西方对于生命厚度与长度追求的不同

  《魔戒》的作者托尔金是一个天主教徒,深知恬静生活的宝贵,战争的残酷,知道生命的有限,因此更加追求生命的厚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佛罗多曾经生活平静,却可以为了世间永远太平,为了世间人都能够获得恬静的生活,甘愿经历身心的磨砺。但是,佛罗多在经历了一切后,精灵王国给他一个机会可以获得永生时,他却拒绝了。在西方的宗教系统里,他们追求的不是肉体的永生,而是灵魂的不灭。经历过战争的托尔金虽然构筑的是一个魔幻世界,但却是投射的?F实主义的思想,《魔戒》所体现的人性是超越生死的范畴,无论是人类还是魔鬼,甚至是不死的精灵,都探讨着生命的意义。

  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生活在16世纪的明朝。中国传统的文化讲究的是长生与永恒。《西游记》与其说是一部取经人的白描,不如说是当时世人对于功名的一种向往的体现。这是东方传统价值观念,人生在世,为的不是自我的享乐,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实现。《西游记》里唐僧背负唐太宗的重托,为东土大唐求取真经,这是东方最高自身价值实现的体现。《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可以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体现,而最终成佛修成,罗汉金身的修成,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东方人所讲究的生命的厚度是自身价值的无限延伸,如果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完成既定的事情,那轮回转世,注定要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使命,这是东方“宿命论”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东方对于生命厚度延展之后,的确对于生命的长度有着不同的理解,永生对于东方来说一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概念,这是东方世界里,对于生命无限延伸的渴望所造成的,现实社会里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与其说这是源于中国人更看重的是生命的长度,不如说,这是东方人更在意名声,代表着自身功绩业绩的不朽。

  三、故事架构的迥异源自于东西方社会规范的差异

  在《魔戒》中,故事发生在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中,在这样的一片大地上,人族,精灵族,魔族,矮人族,树人族,为了相同或者不同的理由,卷入了一场几千年来纠缠不休的战争之中。在《魔戒》的故事架构中,善恶是对立的,族群之间是各有各的特点与特色,并且优缺点并存,但与此同时,我们是无法发现这些种族之间是否有优劣之分。对于西方来说,他们的思维讲究直观善恶,行事准则更是鼓励张扬个性。《魔戒》世界中的人物特点鲜明,并有各自族群之间泾渭分明,彼此之间可以合作共存,也可以因为各自的理念不同而互不往来。《魔戒》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之下,由主人公佛罗多走上了护戒之路,也因此被魔戒诱惑,释放出了自身的邪恶。在西方的世界观中,善与恶是永远存在的,并且是永远对立的,不断地有恶出现,也不断的会有代表“善”的救世主与之匹敌,很显然,西方的世界观平等却又二元对立。每个人物在各自的个性中碰撞,并选择“善”或者“恶”作为自己的处事标准,最终融入到整个故事的善恶对立中去。

  而《西游记》则架构了一个天庭、人间、地府共生的三界世界,其中神仙、人、妖魔、鬼怪、佛道分布在三界的不同的空间之中。在这样的一个世界架构中,有着典型的东方特色,其一,是三界,种族之间是有优劣之分,高低之差。神仙是最高等级的族群,所生活的世界也是远比人间具有更高层次性的生活空间。而神仙更是比人族具有更高的法力,法宝和资源。而妖魔一族,则分布在人间不同的深山老林之中,纵使妖魔一族拥有比人类更强的能力和资本,但是他们随时面对着天谴,神魂俱灭的危机。

  但在《西游记》中,上述的一切却又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是其第二大特色,即是东方整体思维下的善恶相对性。在《西游记》的故事中,人,神,妖是可以相互转化。这充分体现出了东方严谨的宗族制与阶级等级制度,同时,也体现出了东方的整体性思维,善恶是可以转化的,并且,邪不压正,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东方的思维理念和行事准则是一种等级制度下的向善,善是最终所追求的一切,无论过程如何,最终的结局都是成为神佛,爬到最高等级上的大爱与大善。

  可以说《魔戒》《西游记》这两部魔幻作品因不同文化背景下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哲学理念、文化精神和社会规范的差异,造就了两部作品在人物设置,故事讲述,作品风格,文化内涵,构建的世界观上的迥异。这也是对于东西文化艺术比较的在于魔幻题材的贡献。

从《西游记》《魔戒》看中西文化艺术差别

论文搜索
关键字:魔戒 西游记 西游 文化艺术 差别 艺术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