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探析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0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探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社会栋梁,他们的思想道德、政治信念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关乎道路、关乎旗帜、关乎兴衰。高校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其整个教育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须且必要的,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

  一、高校体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教育除了给予大学生体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加强专业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外,还会进行德育、智育、美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始于体育、终于育人”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指导原则,可见体育教育本身就与人的全面发展不可分割,其“掌握技能、身心健康、适应社会、能力全面、素质提升”的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相统一的。高校体育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育人土壤。体育教育活动的各个项目及环节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准备了素材,比如中国武术历史悠久,以强身健体为目标,在教授过程中讲授历史渊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集体球类项目的进行,对于培养学生互相协作、互利共赢的团结精神非常有益;单人项目虽不存在配合,但对于学生为集体争光、敢于拼搏、勇于进取、突破自己同样意义非凡;各项运动的规则秩序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组织纪律性也有着重要作用。特有的育人方式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体育教育从育人方式上明显有别于其他学科,更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直接灌输、简单说教和封闭严肃的,而是师生共同参与,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逐渐渗透的、活泼开放的形式,更多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真实体验、自我感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而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有机统一。教学活动特点有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体育教育的开展大都在开阔的环境中进行,氛围比较轻松,学生的情绪也能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平时没有显现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状态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暴露,而这些偶发事件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高校体育教师应当依据情境进行针对性引导,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在比赛规则、竞技规范中,能更加有效地增强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现状分析

  由于各个高校对体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认识度不一,虽然积极响应国家育人方针的号召,但由于长期存在的体育教育育人功能弱化的现象短期内还不能很好地消除,或尽快改善,因此体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育人功能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重文化、轻体育”的教育现状。无论从中国传统提倡的多读书走仕途来看,还是从现阶段升学压力下的重文化知识学习来看,大学之前的学生培养普遍存在着“唯分数论”的现象,而进入大学之后,虽然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实际培养过程中重心依旧在专业知识等智力教育上,非体育类专业院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本就不够,更不用说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挖掘。“重技能、轻德育”的教育环节。“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而实际上体育教育因课程设置极为有限,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更注重体育知识的讲授、动作要领的示范,以及技术战术的指导,首先要确保完成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和讲解运动技能的内容,从而导致忽视了体育教育环节中应该时刻渗透的情操、意志及观念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分责、轻融合”的教育内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所有教师都承担着培养人的神圣使命,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然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体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理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但实际上各个高校在责任划分的实际操作中,经常将思想政治教育单纯地划归给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简单割裂了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重设置、轻考核”的教育目标。各个高校逐渐开始重视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课程的前期安排和环节设置上也有意识地加入德育内容,但实际教学操作时,对教学目标中运动技能方面的客观考核较为容易,就能严格落实,而对于价值观方面的主管范畴,因难以用具体的评价规则衡量而导致无法量化考核,最终难以落实。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c体育教育融合对策建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有很多相契合的地方,“健全的体魄”自进入到人才评价标准至今,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已有了不少探索和积累,对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实基础。当前,高校更应深入挖掘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方法和途径,真正实现高校全员、全过程育人。

  1、优化体育教育模式

  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互动、不断变化、多元开放的教学系统,根据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更新、调整和优化体育教育模式,将其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及需求创设情境、设置教学细节,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体育运动中,用真情实感将教学内容及为人处世的道理相联系,并把价值观方面的主观评价体现在体育教育的测评考核体系中,倒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泛化到日常生活中。

  2、开拓创新体育教育渠道

  体育教育中“崇尚科学、求实奋进、打破教条、开拓创新”的精神元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一脉相通,要把其精神元素作为重要抓手,课内创新教学内容,课外开发、组织符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且富于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运动项目,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并在活动过程中完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此外,充分利用优秀运动员、校内运动达人等身边的榜样力量,通过竞技精神和运动魅力的正向引导,激发大学生主动对标,展现良好风貌。

  3、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载体,其氛围的营造首先建立在运动场地和设施等客观环境上,规划建设大型场馆,也要开辟多个小型运动场地,以满足大学生高水平训练要求的同时也满足日常休闲健身所需。客观环境还应在人文景观方面有所涉及,高校应设计建设凸显学校体育精神的地标建筑或雕塑,使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体育运动的力量。此外,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要靠各类体育会展、体育文化节等进一步烘托。

  4、大力弘扬体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续创新,发扬光大”,体育精神自身具有良好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力弘扬体育精神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平台。高校体育教育者应深入探索体育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将主观层面的内容具化到实际的体育活动过程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中遵守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契约精神,并最终内化为大学生的公民精神。要依托各学生组织、社团通过有形载体对体育精神进行宣传,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的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育教育 教育 思想政治 融合 思想 政治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