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新常态下青年思想政治参与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

新常态下青年思想政治参与及引导策略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10

新常态下青年思想政治参与及引导策略研究

  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广泛有序的公民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从历史发展来看,青年作为社会的重要力量,其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能力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青年政治参与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关注。如何正确引导青年思想政治参与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学者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一、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及成果

  青年的政治素养是政治参与的必要前提,而政治参与正是提高青年政治素养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青年政治参与整体向好,但其中也存在动机功利化、不成熟,易被政治利用、机制不健全、反馈滞后、效能低下等诸多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当问到基本信仰时:19%的人信仰共产主义;3%的人信仰资本主义;70%的人信仰民主社会主义。当问道“你是否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中,55%的人认为特别希望;21%的人认为比较希望;4%的人认为不希望;20%的人认为顺其自然比较好。问到对待台湾问题上有98.8%的人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0.6%的人认为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权;有0.6%的人认为是无所谓的。

  在我国,学界普遍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愿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这是目前从行为层面对政治参与的界定。它指明了政治参与的主体、客体、特征。学者们在回顾青年政治参与的历史时普遍认为,几千年封建专制运动不可能有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时期,尽管也发生过以鲜血为代价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青年学生政治运动,但只能看作是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萌芽。而新常态下,青年群体虽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与改革开放以前的服从性政治参与相比,当今青年的信念性政治参与在逐渐下降,功利性政治参与却逐步提升。

  通过调查数据可见,我国青年群体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性,能主动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是也存在一些负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青年政治冷漠,政治功利化,从而造成负向政治参与等问题。

  国外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青年公民的选举类政治参与程度较低,而非选举类政治参与程度却相对较高,即呈现出选举类参与“冷漠”和非选举类参与“积极”并存的现象。

  国外学界普遍认为,积极的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一个“善治”的国家离不开广大的“好公民”或“积极公民”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将美国的民主归因于美国公民的广泛结社和积极的公民参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则用“公民共同体”和“社会资本”来解释意大利南北地区治理绩效的差异。在他看来,公民共同体和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公民参与网络、社会信任和团结等,当代西方特别是青年一代“独自打保龄球”现象令人担忧。

  近十多年来,随着西方国家公民特别是青年公民政治参与度的不断下降,青年公民参与已成为当代西方社会中倍受关注的议题。美国学者在其2008年出版的《好公民:年轻一代如何重塑美国政治》一书中发现,西方年轻一代表现出对选举类政治(如投票和参加政治政党)的“冷漠”和对非选举类政治(如示威和请愿签名)的“积极”。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博士运用“国际社会调查项目”的数据,验证了美国学者研究结果的适用性。这也与我们运用全国青年选举研究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相吻合。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政治参与普遍呈现出选举类参与“冷漠”和非?x举类参与“积极”并存的独特现象。

  以上种种说明,青年的参与政治问题是一个国际性问题,青年的价值观越来越显示务实化倾向。他们讲求实效,对关乎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政治主题,对直接影响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十分关注。政治参与偏重于关注与自己生存、发展直接相关的改革。我们同样能得出青年参与政治的渠道受限,自身公民精神和民主修养等自身素质的缺失已成为青年正向参与政治的重要原因。

  二、改进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从下列方面着手,对青年进行正面引导,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一)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政治意识

  青年是未来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其思想素质和政治参与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政治参与。因此重要,就当今青年思想政治参与现状,高校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情况,同步的更新教育内容,做到主体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扎实做好青年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大力拓展多媒体课件、网络等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具备家国情怀,自觉担当历史重任,积极参与政治体制改革与研究,履行政治责任,提高政治意识,为广大群众增强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提供示范和表率。

  (二)发挥党团作用,让广大青年坚定政治信仰

  从调查中发现,部分青年受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漠不关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负向政治参与的倾向,不利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因此,广大党团组织要履行使命,将广大青年聚拢在党团组织中如:班团组织、学生会、团委、学生党支部等学生基层组织来开展各种学生工作,正确的诱导和激发学生进行政治参与;要组织广大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扶贫济困、参观考察、红色基地教育等活动,纯粹青年的道德修养,培养自觉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意识。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让广大青年感受组织温暖,增强奉献精神,从而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逐渐消除负向政治参与这一问题。

  (三)提供青年政治参与契机,加速政治认知的自我内化

  青年群体对民主政治的关注和理性参与,可以引导其它社会群体化解部分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群体参与政治的热情,强化青年群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成为提高青年群体对社会的政治认同感问题的重中之重。由此,高校要积极鼓励和重视青年的政治参与度,要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强化学生活动的载体,搭建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平台,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在参与实践中纠正错误的政治观念、抑制不良的政治情绪、拒绝不合理的政治要求,从而增强当代青年群体的政治认同感。

新常态下青年思想政治参与及引导策略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常态 思想政治 策略 思想 政治 青年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