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

  1.工业革命的兴起

  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地区逐渐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逐步发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尤其是随着英国与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更是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到了18世纪60年代,以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兴起,资本主义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约二十倍,使英国成为了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最发达的国家。随后,美国、法国、德国、俄国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优越性越发显现出来,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成为了占有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

  2.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工业革命不仅仅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更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具体表现为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的人数激增。正如恩格斯所说:“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随着工业革命逐步波及各个工业部门,这个阶级在人数上不断增加;随着人数的增加,它的力量也增强了”。 ①而且,在现代化的工厂中,工人不再像以前在工场手工业中可以支配生产资料,而是被生产资料所支配,成为了机器的简单附属品。资本家更是通过减少工人工资,增加工作强度等方式不断压榨广大劳动工人,引起了工人的不满。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②但是,由于生产资料和产品不是无产阶级占有,而是资本家所占有,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即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工业革命前,由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较低,矛盾并不明显。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这一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同时也使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起初,工人阶级只是捣毁机器,烧毁厂房,但随着资本家剥削程度的日益加深,工人开始成立联合组织与工会,并逐步开始了抗争与起义。到了19世纪30、40年代,西欧工人开始有组织大规模的政治罢工与武装起义,先后开展了法国的里昂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的西里西亚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与早期工人运动相比,从简单的破坏机器等原始抗争手段转变为罢工、游行乃至武装起义,开始与资产阶级进行直接的斗争。同时有了明确的政治性质与明显的组织性,建立了自己的工会组织,公开提出了政治主张与政治要求,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整个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制度。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的工人运动进入到新的独立政治运动时期,也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新阶段。但三大工人运动由于当时的无产阶级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明确意识到自身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而失败了,表明工人运动想要取得胜利,找到无产阶级解放的正确道路,就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4.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在工人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16世纪初期。以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为代表作,反应了当时无产者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越发尖锐起来,无产阶级广大劳动人民的凄苦生活引起了一些先进思想家的关注。于是出现了以法国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设未来美好社会的各种理论方案,形成了历史上形态最完备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但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并同时提出了对理想社会的设想,但却都以失败告终。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他们的学说提出了很多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但是,他们不从实际出发来研究社会生产方式,而是从抽象的理性出发,以理性为准则。他们没有找到现实社会变革的社会力量与实现道路,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历史使命。到了19世纪4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便逐渐变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障碍,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把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成为了工人运动的客观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马克思从小受到自由主义、人道主义与理性主义等思想的熏陶与教育,恩格斯则从小关心社会政治,积极了解工人阶级的斗争与愿望。随着他们的成长,在他们几乎同时完成了各自政治立场与世界观的转变之后,于1844年在巴黎会见。之后,他们在一起合写了《神圣家族》等著作,通过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结合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建立革命的无产阶级活动。恩格斯曾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建立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自觉的阶级政党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于是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开始准备建党与成立组织。直到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成立。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同时还是对马克思主义首次完整、系统的表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提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斗争过程,论述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并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③《共产党宣言》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纲领、目标和策略原则,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理论基础,并强调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它始终代表整个工人运动的利益。《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现阶段目标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④;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分析和批判了当时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不同社会主义的思潮和流派,揭露了其阶级实质和错误根源,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的界限。还提出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此后就进入新社会的建设过程,新社会建设的每一步依旧是革命的延续。同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⑤《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国际联合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重要性。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但是无产阶级革命从来都是国际性的。在《共产党宣言》的结尾,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⑥

  三、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结合

  1.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与巴黎公社革命

  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于1848年爆发了欧洲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了这次革命,并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基本力量和基本条件,必须广泛支持和联合被压迫的民族进行解放运动。这次革命检验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次革命的总结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给今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848年欧洲革命后,资本主义在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国工人运动重新活跃起来。1864年,第一国际应运而生,大力支援各国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日益扩大。1871年,巴黎爆发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政权,是一次震惊世界的工人革命。虽然巴黎公社在国内外敌人的联合镇压下只存活了72天,但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次革命做出了总结,指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从实践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使科学的设想变成了现实。巴黎公社革命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首创精神和革命英雄气概,证明了无产阶级才是能建立新社会的伟大阶级。同时沉重打击了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正确性,为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留下了宝贵的革命原则与经验。

  2.俄国十月革命

  19世纪后期,俄国阶级矛盾尖锐,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并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诞生了布尔什维克党。列宁的建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阶级在它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⑦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这种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的思想,但当时的俄国正处于沙皇封建军事专制的统治之下,没有任何自由,无产阶级无法像西欧那样成立政党,也无法开展公共合法的工人运动。列宁把这些问题同俄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俄国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是政治斗争,其首要任务是争得政治自由。俄国社会民主党的首要任务是支持和帮助工人阶级争取彻底的解放,要提高工人的阶级自觉,使他们组织起来,把国家政权从资本和土地占有者手中转到工人阶级手中。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建党学说,指出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其有组织的部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应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建党学说的产生,是列宁主义形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

  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这个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越?l激化,革命形势越加明显的时期,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提出了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的一国胜利论。帝国主义论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规律,阐明了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光辉前景,为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动性与首创精神,从而利用帝国主义战争造成的危机,不失时机的发动革命,夺取胜利。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以及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俄国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1917年初,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的统治,但革命成果落入资产阶级手中。随后。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继续进行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方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变成了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同时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激励了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使被压迫的人民开始了解放斗争的新阶段。十月革命极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大批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这场规模巨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很快引起了共产国际的关注。经过充分的准备,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结合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新变化,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时代新背景的条件下,习近平同志带领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不断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3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无产阶级 无产 马克思主义 马克 阶级 革命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