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21

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了解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3)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4)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只有真正了解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才能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个性化设置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当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会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个性化的、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成为催动学生灵活思维的动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教学课程的需要来变革教学方式。良好的开端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幽默和谐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数学教学需要严谨严肃,但我们也可根据职高学生的综合整体素质特点进行课程优化,个性化又不失严谨的教学开端能够促使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较为积极兴奋的状态中。在课堂讲解时,可以师生互换角色,通过自荐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并掌控后半节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当老师,在解题过程中自觉发现存在错误的地方,互相指出毛病,并要给出正确解题的步骤以及使用公式的细节,这是一种能够变相掌握学生实际吸收知识情况的方式。如,数学是一门公式多、条件多、解题方式多的课程,可通过变换条件来为学生讲解不同条件应该如何寻求不同的结论,可以激发学生变换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创新思维。

  (二)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在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随处可见.内容多与现实的生产、生活相关,需要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主要题型有:利用呈现抛物线形状的物体本身涉及题目;商业利润问题,着眼于降低成本,获取高额利润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寻找内在联系。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解答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完成布置的功课,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地分析思维。

  (三)开拓思路,灵活变通,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是在分析、比较、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初中学生的思维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过程。这一时期正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中“有且只有”,学生第一次遇到不易理解,我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归纳并总结说:“注意两个方面,a:有,是一定有,不是没有,即存在性;b:‘只有’是一条,不是两条,三条……,即唯一性。”从而使?W生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

  (四)利用例题教学,培养发散性思维

  解题是数学课堂的必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概念、公式以及图形的学习都是为了给解题提供良好的基础,所以在例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讲练相结合的方式,对同一类型的题目进行多角度、多条件的设问,问题的设计可由易到难,相互融会贯通,使学生对每一步都能够看懂、听懂,从而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在几何对称问题的教学中,可通过设计命题、铺设台阶的方式一环一环地设计问题:①求点P(3,5)关于M(-2,0)的对称点P1的坐标;②求点P(3,5)关于直线L:x-3y+2=0的对称点P2的坐标;③求直线L1:x-y+2=0关于直线L2:x-3y+2=0的对称直线L3的方程。第一题为对称的基础题,学生可以根据画坐标图自己完成题目。而第二题是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问题,其实可以简单地转换为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转换为第一种方式解题即可。通过前两题可以看出,条件发生变化,但是对称点的本质属性不变,学生的思维会有所活跃,可以通过上两题的解题思路将第三题也由“点关于点对称”转变为“点关于直线对称”进行解题,只是解题的步骤增多,学生还可以通过“夹角问题”来进行解题,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

  (五)通过巩固、应用、迁移,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当我们从问题情境出发,已初步概括归纳得到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数学模式后,接下来就要加强理解和应用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展示解题中的思维过程,层层分析,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探索方法和解题规律。数学中的许多公式是互逆的,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质疑、展开逆向思维,如乘法分配律、整式的完全平方公式等。另外,要充分利用一题多解,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可“包办代替”,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和材料,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进行思维操作。只有学生肯动脑筋,会动脑筋,学会如何想“数学”、“用”数学,才能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数学 职高 课堂教学 课堂 思维 能力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