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地方文化在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论文

地方文化在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25

地方文化在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1]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不仅是培养“技术工”,更是培养具备人文知识、文化素养、人类意志、人文精神,有健全人格的“技术人”“技术型大学生毕业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所以构建高职人文教育体系极其重要。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背景

  高职院校有别于其他高校,是以教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辅以专题讲座,专题交流活动等方式为主,零散不成体系。因为缺乏持续有效的组织性,学生在听过课,进行过交流之后,人文素质依然提高不大,没有达到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对此,我们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现场测试,在调查和测试中发现,高职在校学生中只有8.8%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质的内涵非常了解;47%的学生想了解但不知从何下手;46%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30%的学生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在明确人文素质的内涵和重要性之后90%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系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而在毕业生中86%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对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很大;75%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的人文素质培养不够全面。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全面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树立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和构建中的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我们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为主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利用第二课堂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和拓展;改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方式,形成以选修课为主,必修课为辅,讲座配合,长短课程结合的科学化设置;探索课堂教学模式,从理论灌输到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人文理论知识的内化;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制度,考核方式从“一张试卷”到“一个任务”全面考察学生课程学习的成果,考核结果从“标准答案”到“实践效果”充分考察学生人文素质内化情况。

  (一)不能做到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全覆盖

  “所谓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知识在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气质、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内化。”[2]包含人文知识、文化素养、人类意志、人文精神,是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内容也应是全方位全覆盖的,而在实际构建的过程很难全覆盖,往往顾此失彼。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陷于单一化的圈圈,教育方式多样化不够不能涵盖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选择的教育内容在编排上缺乏内在联系。

  (二)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

  无论人文社科类,还是艺术类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都需要充分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精神环境,物质基础表现为实训实验基地和设备、人文教育基地等,而精神环境则是指校园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氛围。在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初期仅以校园为中心,不能完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也阻碍体系构建的进程。

  (三)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难度较大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授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如何把二者内化为人文素质,在教学实践中考验极大,这不仅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应用,更需要把二者转化为人文习惯。人文习惯的养成也就标志这人文素质的内化完成。学生人文习惯的养成不仅是课程教学的任务,更需要学生真正从思想到行动自觉。

  三、“三苏”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三苏”文化的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从文学艺术到水利科技,从治国狸政到生活技能,从思想道德到社会品德,从宗教文化到凡尘俗世无所不包。“三苏”是后人北宋时期眉山名士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称呼。唐代栾城苏味道被贬至眉山,在远离京城,远离主流文化的地方,“三苏”文化有了生长的养分,到了宋代形成了独特的苏氏家风,直到三苏父子出现完成了从一家之风到“三苏”文化的转变。“三苏”文化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的所有领域。引入“三苏”文化可以使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从人文知识到人文精神得到补充,使体系内容更加完备。其次,“三苏”文化在眉山市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在物质传承上,眉山市有三苏祠1座,三苏纪念馆1座,三苏文化主题公园4处,三苏遗迹8处,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可以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训基地和人文教育基地;在精神传承上,眉山市培养了一批长期从事“三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三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的解读,组织“三苏”文化?M校园活动,在校园和社会形成了弘扬“三苏”文化,学习“三苏”精神的氛围。因此以“三苏”文化为载体可以迅速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找到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最后,“三苏”文化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苏母程夫人相夫教子,到苏洵醒悟奋发,到苏轼为官为人,到苏辙归隐山林,无不是对当今社会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契合当今大学生活的,大学生困惑迷茫找不到出路的现状的。当代大学生在对“三苏”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中,相比没有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的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载体,更容易理解“三苏”文化的内涵,更容易让这种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让思想指导和转化成行动,让行动转化成习惯,最后内化成人文素质。在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融入地方文化,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补充,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为人文知识的内化为人文素质提供动力。这既能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可以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做出高职院校应有的贡献。

地方文化在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地方文化 高职 素质教育 人文 素质 体系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