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民间音乐的瑰宝――九江“三声腔”山歌论文

民间音乐的瑰宝――九江“三声腔”山歌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29

民间音乐的瑰宝――九江“三声腔”山歌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068-01

  一、九江“三声腔”山歌历史

  九江“三声腔”山歌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唐代诗人白居易《霖雨苦多江湖暴涨块然独望因题北亭》“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的诗句中,就已经反映出了九江地区山歌的流传盛况。“山歌本是古人留,不唱山歌忘了祖”的乡间流唱也在明代九江府志中有明确记载。根据九江市九江县城门乡赵氏族谱中的记载:在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位民间艺人叫赵华堂,此人从小喜欢唱歌,其歌声美妙、婉转,后名声传遍整个城门乡。他的儿子赵通利于光绪 27 年出生,从小受父亲赵华堂的影响,耳濡目染,渐渐地也喜欢上了唱歌并得到父亲的真传,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山歌王。1939 年赵华堂的孙子赵万江出生,受家族的熏陶,成为当地山歌演唱的佼佼者,现为九江三声腔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物。

  二、“三声腔”山歌演唱形式

  九江“三声腔”山歌演唱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常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现生动有趣的社会现象。演唱形式多样,如:在开山挖地和水田劳作时,人们常常通过演唱配合劳动节奏来消除劳动时的疲劳,让精神上得到一些放松;当集体劳动时,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常常会请上一些既能劳动又会唱“三声腔”的人来助兴,既能缓解大家的疲劳,又使劳动变得丰富有趣;节庆时,为了增加节日氛围,也会安排一些民间山歌艺人来演唱助兴。在所有的体裁中,演唱男女之间的爱情有时也成为了九江“三声腔”山歌的主题。农闲季节,随处可见人们在演唱“三声腔”来休闲打趣,传情达意,演唱中还常用即兴表演的手法对歌曲进行创新,不同的演唱者之间还会有着不同腔调的变化。九江“三声腔”山歌也有一领众和的形式,大多是在劳作时每个人打着绑腿,穿着麻草鞋,站成一排,边劳动边唱歌,有时还会配上一段舞蹈。

  三、“三声腔”山歌地方特色

  九江县背靠庐山,面对长江,依得天独厚之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培育出了多彩丰富的民间音乐。特珠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不少人文墨客曾在这里留下了著名的诗句。浓郁的人文气息使得这里孕育出了众多的山歌演唱者,“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歌”,在这里也充分体现出来。这里的“三声腔”山歌保持着原生的民间文化形态,内容蕴藏着当地大量古朴的风尚习俗、民间宗教以及婚俗恋情等,是当地人们在思想、劳动和生活等方面的深刻描?L。在当地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山歌与地域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了九江人对生活、精神价值的追求,也是人们自身娱乐的一种表达方式。

  九江“三声腔”山歌用九江当地语言来演唱,唱腔主要特点:一是主、举不分,韵母为 y ,润、运不分,并为 u - 韵;二是六个声调,入声韵五塞音尾 ;三是名词后带“喃”尾,相当于普通话的儿尾;四是曲式上,有“(1) 2 5”三声宫、“(3) 5 1”三声角、“(5) 6 1”三声徵、“(6) 1 2”“(6) 1 3 ”三声羽,调式多样,色彩缤纷。演唱上分为高腔、低腔、平腔、急板山歌等。

  高腔山歌的演唱定调比较高,句子篇幅较宽、拖腔长,俗称“打窄音”“挣脸红”,感情热烈奔放;低腔山歌演唱时则表现出节奏比较平缓,要求声音不但轻而且还要带有吟唱的感觉,不能用过多的装饰,往往是在夜晚农闲时,常用于在油灯下吟唱长篇的故事,俗称“读歌本”; 相对于前两种声腔而言,平腔山歌定调往往较低,旋律演唱流畅,句幅匀称,显得比较淡定,人物刻画细腻,用于抒情叙事;急板山歌与高腔山歌近似,但在第四句作叠唱处理时显得更有特点。九江县系江淮官话语系,舌尖音较为突出,经长久民间歌唱活动的繁衍,加上音调与声调的巧妙融合,促成了“三声腔”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的形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九江“三声腔”山歌不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地方特色鲜明。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将有利于促进九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九江地区的旅游形象。

民间音乐的瑰宝――九江“三声腔”山歌

论文搜索
关键字:声腔 九江 山歌 瑰宝 民间 音乐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