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1-03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Beijing city, paper analyzes these data, and finds the situ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calculates the social inclusion index of migrant children in schools for the floating youth and the pubic schools by quantification, using this index to research the survey data of migrant children in Beijing city, then analyzes the social inclusion level of migrant children from the aspects of whole situation, personal life level, family, school, human communication, person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study and so on. Through establishing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ocial inclus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 effect level of these factors, and using AHP to explore the essenti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into the society for the migrant childr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o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supporting system for the government, constructing a education system to help the health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for schools, building a good family environment for parents.

  【Keywords】migrant children; social inclusion; integration index; linear regression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79-02

  1 研究体系及流动儿童现状分析

  1.1 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问卷具体问题的相关变量,编制得出不同维度下流动儿童融入指数,汇总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两个环境下中观层面的流动儿童融入程度,分析得出不同性质学校流动儿童融入差异。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判断出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因素及其因素的影响显著性。最终,运用层析分析法得出影响流动儿童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1.2 流动儿童现状分析

  ①流动儿童年龄分布情况。大部分儿童属于小学和初中阶段,其中最大的儿童年龄是16岁,最小的是7岁。②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情况。父母双方文化程度在小学水平以下的占总体10.1%,其中未上过学的仅占0.3%。父母一方文化程度在初中、高中及中专的占总体的84.2%,其中双方文化程度均在这一水平的高达55.6%,父母双方文化程度在大专及本科学历以上的仅占5.7%。③流动儿童家庭的环境状况。住宅内有自来水,独立使用厨房,使用天然气管道、煤气管道、煤气罐和电作为炊事燃料,住宅内有独立卫生间,洗澡设施统一供热的,列为生活环境优,占调查总体的7.8%;住宅内有自来水,与其他户合用厨房,使用煤炭作为炊事燃料,与邻居合用厕所,洗澡设施为家庭自装热水器的,列为生活环境中等,这部分流动人群家庭住房环境水平占调查总体的72.7%;住房内无自来水,没有厨房,主要炊事燃料使用柴草或不使用燃料,没有厕所和洗澡设施的,列为生活环境劣,他们占所有受调查流动人群家庭的19.5%。

  2 流动儿童融入指数的编制

  2.1 流动儿童融入的维度划分

  本文将流动儿童融入的因素划分为六个维度,分别为学生生活层次,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学习方面,学生人际交往行为,个人心理发展状况和在读学校的情况,每个维度下分三个二级维度[1]。在每个二级维度下,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对主要因素解释程度大的变量分别对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融入程度进行融入指标计算。   2.2 不同学校类型流动儿童融入指数的计算方法

  不同类型学校的流动儿童融入指数是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来反映两类学校的中观层次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状况。在计算融入指数的过程中,主要以100作为基数,将儿童及其家长回答具体问题的选项分为不同的档次,并对其赋予权重,举例来说,当选项分为5个档次时,例如分为十分符合,一般符合,中立,不符合,十分不符合,其对应权重分别为1,0.5,0,-0.5,-1,统计不同学校每个问题选项占相应问题的百分比数值,设其为A、B、C、D、E,其和为100,则该问题的融入指数为:Xj=100+(-1)×A+(-0.5)×B+0×C+0.5×D+1×E

  其中,A为该调查项目中选择“完全不同意”个数所占的百分比数值;B为该调查项目中选择“不同意”个数所占的百分比数值;C为该调查项目中选择“无所谓”个数所占的百分比?抵担?D为该调查项目中选择“基本同意”个数所占的百分比数值;E为该调查项目中选择“完全同意”个数所占的百分比数值;100为基数。

  2.3 不同类型学校流动儿童融入指数差异分析

  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流动儿童对于社会的融入以及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打工子弟学校在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和对于学校的认可程度上反应的指数均低于公立学校,尤其在儿童对于学校的认可程度上打工子弟学校较公立学校低近17个数值左右,可以认为流动儿童更加喜欢在公立学校就读,公立学校为学生打造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是打工子弟学校难以比拟的。从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数来看,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缺课现象更加明显,说明其老师的责任感不强,老师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责任感缺失,关注度不强,学生内心对于学习的厌恶感、对于社会的排斥感的增加是在所难免的。

  2.4 儿童的心理融入指数的构建

  从问卷的量表问题中选择儿童对健康观念的认同程度,是否在意自己被表扬鼓励,是否在意自己认同程度,每天是否按时吃早饭等体现儿童个人层次等的变量来分别反应儿童个体在个人观念、心理变化和自我认知层次的融入指数。将儿童对于问题的选项按照强烈认同程度和强烈程度的选择计数,并计算各个程度占同类总问题的百分比,同时将儿童感知程度从-1到1赋予权重。最后,将三个层次的融入指数综合分析得出流动儿童的融入程度总指数,计算每个儿童在各个方面的融入指数。

  3 对策及建议

  3.1 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首先降低流动人口购房定居难度,改善流动打工人口住房水平,消除外地户口居民与本地户口居民待遇差别。其次,重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制定公平的教育制度,允许流动儿童进入各公立学校,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水平,有助于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最后,建议消除打工子弟学校,减少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歧视,也减少教育选择性的问题。

  3.2 社会要增强宽容度、主动接纳流动儿童

  改善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程度,仅依靠政策制度约束是不够的,还需当地人民对流动人口的接纳与包容,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国的流动儿童占全适龄儿童的很大比例,他们是中国的合法公民,只有当地居民不歧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孩子,给他们树立一种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孩子在与城市孩子的交往中才不会感到自卑。

  3.3 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关爱

  学校要构建起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融入交往的氛围,避免在教学构成中出现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隔阂与障碍。老师应避免自身产生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一视同仁,保证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都能健康成长,让两类儿童在互助合作的过程中得到提高[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将异质的文化内容纳入到教育课程中,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生存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性以及培养学生对不同事物的宽容性。鼓励流动儿童积极融入城市儿童中去,消除流动儿童自卑心理,帮助流动儿童自身正确认知。

  3.4 流动儿童家庭的强力保证

  流动儿童的融入程度受家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代际传承也起着一定的作用。首先,家庭收入的良好保证。家庭收入的较高水平可以为儿童的生活与学习提供基础性的保证。收入的保证让孩子能够较多地参加学校活动,增强儿童间的交流。其次,家庭环境的完美缔造。家长要树立起榜样形象,帮助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文化之中。第三,父母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家长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孩子共同成长与学习,获得科学有效的方法关注和教育孩子。家长要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给予关爱,对于子女出现的自我身份认知问题、不能很好地同城市儿童伙伴交往的问题,甚至出现的自卑现象,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流动 状况 因素 及其 儿童 影响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