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论文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1-07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

  综合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急需解决,例如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等。再加上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的日渐复杂,大学生的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都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力度,实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就需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所以,加大对积极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及发展

  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之前,应先明确积极心理学概念,并了解其发展历史,以此作为理论基础。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的一次革命性发展和创新。积极一词源于拉丁语positism,最初表示内心冲突和潜在的内在能力两种意思,之后被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1]。所谓积极心理学表示借助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从积极角度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并对被研究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做出判的一门学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等几方面,主张关注人性优点和价值,并兼顾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次改进和完善。

  (二)积极心理学发展进程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到了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对人类潜能加以分析和研究,使得积极心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关基础理念体系基本形成。但是二战的爆发却影响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在战争时期,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更加侧重于对人们精神疾病及心理创伤的治疗。随着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积极心理学基础理论体系也变得更为完善,研究内容也变得更为宽泛,强调以人们潜意识中的乐观积极心态,引导其自身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以此来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观念[2]。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能够对人类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正确价值观念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对学生及学校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对学生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当前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放松,吃喝玩乐、荒废学业现象突出,没有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发现,对就业表现为迷茫甚至是恐惧,存在严重的消极心理。以积极心理学为引导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够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做好职业规划和发展计划。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轻易言弃,敢于拼搏、敢于探索、勇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锻炼自身的不屈心性和坚韧品质[3]。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主观意识的引导作用,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发掘自身的内在品质,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潜移默化过程学生便能够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进而促进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对高校的作用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入积极心理学,不仅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会推动高校的良好发展。首先,可以帮助高校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思政教育体系所暴露出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多。而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是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体系的一次改革和完善,在提供新工作角度的同时,也拓宽了思政教育范围,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成果的提升。其次,可以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思政教育工作?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由专门的教育人员组织执行,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对其工作理念及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摆脱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结合思政教育体系新的特点,调整改变传统教育方法,注重师生课堂互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利用更多空闲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提升、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的承担起思政教育工作的重担[4]。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基于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多方面作用,必须探索有效路径,采取科学措施实现其良好应用,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先科学利用心理测量技术,如《牛津幸福量表》、《主生活满意度量表》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而才能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消除学生存在的消极、不健康心理,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大一新生入校时,可以通过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测评结果制定科学可行的思政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教育目标。高校在利用心理测量技术时,应构建完善的测评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等,确保测评内容的全面性,提高测量结果的可观真实性。   (二)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时,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一方面,应借鉴西方国家成功教育经验,主动、积极引进国外心理学教材,结合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特点,创新传统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材内容等,紧紧围绕积极心理教育构建完善的心理学课程体系,辅助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应提倡并推广跨学科渗透教育形式,加强思政教育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现心理学在各个学科中的良好渗透,延伸思政教育深度和广度,实现对教育效果的良好改善[5]。

  (三)关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大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变化的重要时期,对学生未来成长及发展影响深远,在应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树立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心理健康辅导及思政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应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疏通并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其次,注重对学生自身积极潜能的挖掘,通过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创设情境等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和品质,在认识获得、品质养成过程中实现自我修正和自我教育。

  (四)培养学生积极社会心态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较大,优渥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宠爱,使得很多学生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不懂得宽容与感恩,抗压抗挫能力较差,缺乏积极社会心态。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借助积极心理学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社会心态。通过感恩沉思、感恩记录、表达感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使学生能够及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同时,应采用类似方式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使学生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发生矛盾时减少学生的怨恨情绪,并尽快平复自身情绪,以包容心态对待他人,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积极的社会心态。

  (五)加快教育方法改革创新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使得传统工作模式及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教育方法也应该及时作出相应改变,这就需要加快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首先,应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政教育渠道,加大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比如,可以采用专业知识讲座、专家研讨会、征文比赛、辩论大赛等活动形式,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条幅、标语、校报。公示栏等途径,使更多学生学习了解积极心理学知识。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比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积极正能量的话题,使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念,以实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的良好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既是满足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求的必然趋势,也是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对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立足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现状,结合大学生特点,采取科学可行的工作策略,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并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新型人才的要求。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政 心理学 实践 积极 高校 心理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