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1-08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1-0116-02

  创新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性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内容包含了创造性的思维、 创新意识、新情感和立体人格等 。中学阶段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今后整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个阶段对学生实施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中学阶段,学生各方面都处在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在不断变化,这个时期的思想引导和能力培养效率最高,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上。同时,所采用的创新教育的方式,需要结合学生特殊时期发展的特点,将创新教育发挥到实处。以下将具体地从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的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建立民主、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和实践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彼此反馈与作用,共同完成教育过程。不能一味地以教师为核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这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例如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对知识点的切入、对不同层次知识的由浅入深的讲解、设计好充分的课外实践活动等等,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培养课堂气氛,善于利用各类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丰富课堂的学习方式与内容。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实是主体,教师只是传递和讲解知识的客体,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敢于放手,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分析,利用课堂所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课本中的或者其他同学的结论提出质疑,通过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主要内在原因是学生自己,教师只是外在影响,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潜能,积极地创新和开拓思维,才能将所学知识巩固、内化。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谨记,要把学生当作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或者与班级有关的集体活动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出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加强引导和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的意识,允许每个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老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1]

  教育的目的除了向学生传递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应用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所以,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多说、多看,营造课堂上讨论的氛围,让学生针对彼此的观点开展讨论,最后由老师予以指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通过这样一个探索、讨论的过程,学生的分析能力会逐步提高。[2]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一个人如果充满了对事物的求知欲和创新欲,那么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保持对知识和事物关系的积极求知的状态,这种力量可以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程度,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想要保证教育效果,就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数学课上,讲到三角形的相似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场:“同学们,有谁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计算出一座山的直径吗?”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简要讨论和发言之后,老师向学生解释:“通过对预备定理的学习就可以掌握这样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计算出山的直径。”这样课堂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的、不同于寻常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可以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经验和分析,对事物的内部动因展开创造性的分析与联想,它的突出表现是对问题的质疑。想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首先要鼓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质疑,包含课本上存在的知识点。学生在对事物的质疑过程中,可以对事物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对事物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的牢固性和全面性。[3]

  当对一个事物有了足够的好奇心之后,就会转为对事物的研究,也就是对事物发展原因的求知欲,这是追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动力,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动机。当学生对一项事物有了足够的动机之后,就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不懈,坚定地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即便在这个过程中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但是由于对知识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也会保持开放的心态排除干扰。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首先,在日常课堂活动或者课余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提出人类发展过程中需要提高的技术,列举历史上研究出重大技术成果的科学家或青少年,阐述其技术成果给社会和人类带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萌发出创造性的需求。第二,可以通过活动组织,建立创新性竞争机制,活跃课堂的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创新、争创上游的竞争意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式,让学生掌握观察和记忆的方式,提高学习的质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待问题的缜密性、思维的严谨性、书写的规范性等良好品质都需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在新课标和新市场经济环境下,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验,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加强示范性教育。[4]

  教育过程中教授知识只是一个基本目标,主要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今后可以应用到校园之外的其他事物的学习上,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不具备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教师要注意开放和发散自身的思维,改变过去单纯教授知识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对思维延伸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也就是当主体面临困难时,思路可以不局限在一个方向上,而是拓展到多个领域,从一个角度转移到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的问题要具有多种不同的结论,否则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思维无法有效发散;其次,要加强对学生思维变通的引导,保持思维的流畅性,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并跳出常规;再次,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对问题假设的角度越多,发现新联系的可能性就越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获取一定的成就感。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很多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随着社会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在逐渐增多,培养学生跳跃的、发散的思维的同时,也要注意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其远离负面、消极的影响因素。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

  创新的过程是智力激烈活动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古往今来,在历史上有杰出成就和伟大发明的人,他们的人格情操也是十分高尚的。除了创新性的情感之外,个性在创造力的培养和创新活动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每个人的个性都存在着大小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创新成就的差异。勇敢、独立性强的性格多属于创新性的性格,具有创新性人格特点的人一般也具有一丝不苟、严格缜密的性格特点,可以说,强烈的创新性个性和创新型情感是个人形成和发挥创造力的底蕴,决定着一个人今后的创新性思维与活动。所以说,要培养出符合现代市场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需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缜密、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开拓知识教授的领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5]

  五、结语

  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创新,创新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笔者的从业经验和对相关文献的参考与分析,分析了在中学阶段实施创新教育的相关策略,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建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课堂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和创新个性。创新教育对教育界来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改善和提升创新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效果,为社会输送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教学 课堂 效果 教学 教育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