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发展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1-23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发展研究

  一、引言

  现阶段,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并不乐观,2015年GDP的增长速度更是大幅度下滑,这是二十五年来从未出现过的状况,而且商业银行连续十七个季度,不良贷款余额都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率也是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实体经济在转型阶段遭遇了难题。就目前来说,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是:投资增长缺少后劲,2015年1月至11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率不到4.7%,同比下降了将近9%;市场很难达到出清,工业品出厂价连续四十五个月下滑;此外,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就业成为难题,钢铁产能过剩等也是不利因素。目前,经济下滑主要是因为体制性以及结构性原因,这将周期性以及外部性原因排除在外,我们首先就要解决供需错配问题,所以依靠以往的需求侧管理是无法使经济发展走出困境的,必须着眼于供给端,找到更好的经济改革途径。

  二、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发展机遇

  国内经济已经不再是粗放式成长,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银行也停止了扩张规模,在目前的形势之下,成本优势以及制度红利已经消失,经济红利也越来越弱,因此必须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在“十三五”期间,国外以及国内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实体经济出现了更多的新需求,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经营能力,快速的实现自我完善。

  (一)有利于银行信贷结构调整

  近些年来,商业银行贷款结构越来越不合理,很难满足企业贷款的需要。到2015年年末,在实体经济贷款当中,中长期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达到了四分之三以上,无论是企业中长期贷款,还是家庭中长期贷款,都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此外,票据融资规模也保持上升的趋势。国内商业银行的所有不良贷款当中,五分之四来自于商业服务、批发零售以及制造业,商业银行想要调整信贷结构,必须转向优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可以为其创造这样的机会,比如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绿色经济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包括专项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此外,政府还落实了扶持产业的配套体系。所以,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要抓住机会,将更多的信贷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绿色经济,这样可以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风险。

  (二)资产证券化速度加快

  按照供给侧改革的精神,国家提倡商业银行创建全新的非抵押类贷款模式,推动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进行此项改革,需要从两个角度着手,首先,将资源要素从增长缓慢、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当中转移出来,将更多的技术、资金以及劳动力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资产证券化业务与改革需要是完全符合的,其可以激活我国金融资源存量,提高利用率,节省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还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所以,从2013年开始,陆续出台了有利于资产证券化的优惠政策,央行在2015年4月下发了文件,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需要进行注册,次月,国务院计划增加五千亿元用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考察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可知,2014年和上一年相比,国内总发行量同比增加了十倍,到2015年11月末,国内资产证券化发行总量将近五千亿元,存量规模也在四千亿元以上,比上一年度市场总规模多很多。虽然现阶段国内金融资产总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万亿元,不过证券化资产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这一点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前景很好。

  (三)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市场

  我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主要是用以指导未来十年的产业规划。第一,传统行业不断的优化升级,企业之间频繁的重新整合,投行服务以及并购贷款等需求越来越大。第二,业态模式、技术水平以及商业理念不断的更新,某些行业将走向成熟,包括社会工程、高端设备制造以及互联网等。新兴?a业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发展前景,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这种能力是长久性的,可以反应出以后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政策的导向性。随着新兴产业走向成熟,银行目标客户群体越来越大,开辟了更多的销售途径以及市场,从而实现利益的增长,因此也就成为银行之间展开竞争的核心。新兴产业不但可以使信贷需求有所增大,还对资产管理服务以及商业咨询等领域存在一定的需求。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商业银行更容易开辟出新市场,创造更多的利润。

  三、商业银行在供给侧改革当中所担负的责任

  伴随政府出台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商业银行逐渐适应整体环境的变化,抛弃了原有的需求侧管理方式,该方式缺点在于过于粗放,在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上没有起到细节管理的作用,供需两端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为了增加商业银行整体经济增长水平,为商业银行不断提升效益,应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并未其产业转型升级供应金融资源,为企业自身商业模式不断完善的同时,能够为“十三五”规划以及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做出努力。

  (一)体现市场引导功能

  目前,整体经济形势的趋势导致宽松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并不能产生刺激经济作用,我国已经告别了需求拉动经济的时代,很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所以政府采取投资推动方式,希望对经济起到刺激作用,使边际效应不断降低,因此商业银行应依照供给侧改革不断做出改变。以往经济改革针对于需求侧性质,如今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同时面临供应以及需求两方面特点,市场中对于供应过多的产业应采取商业银行信贷的方式来控制,而面临需求欠缺的产业,政府采取商业银行信贷进行帮助。目前,经济问题的重点并不是缺少需求,而是供给侧结构与当前需求结构不匹配,所以商业银行贷款资金投放主要应针对于市场趋势,而并非产品特点,为投资带来更高的精准性以及有效性,改变以往造成的产能过剩结果,更有甚者致使市场产能过剩引发更大危机。   (二)促进产业结构化不断完善

  商业银行面临规模扩张时期,并未结合自身特点设置与自身相匹配的科学性供给侧结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大型企业、中性企业仅为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一,然而其金融资源达到了全部资源的65%;规模或者限额以下的企业贷款只能达到商业银行贷款的5%,与欧美发达国家54%相对比,差距巨大,国内规模以上企业能够从商业银行得到35%的贷款。鉴于落后产能导致的产品过剩,使得市场供求平衡得到破坏、产品价格下滑严重、企业营业受限,行业整体竞争力急速下滑。所以,商业银行面临此次供给侧改革转机,应认真应对,将产能过剩以及落后产业企业的信贷资源转移出来,将银行信贷结构不断改良,信贷转移逐步向新型产业、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此种状况下,还应避免新的产能落后现象,为企业利润得到有效提升。

  (三)主动为实体经济服务

  近些年,实体经济始终伴随融资渠道不通畅的难题,该问题尤其对于中小微企业产生很大影响,实体经济一直以来是国家经济支柱企业,在受到资金限制的影响下,将产生经济整体趋势下降、就业率下降、税负提升等问题,经济恶化现象循环往复,最终全国经济增长水平下降。所以,商业银行对于实体经济的针对性服务,不应仅仅看到其战略目的,更应从促进银行所在省份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入手。一个层面上,应不断适应金融资源转向经济实体的供应服务。不断拓展金融产业链,逐步向权益性融资以及关联配套的投资银行、金融市场方面拓展,为初期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并存提供服务,在资金方面为创业初期企业、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带来信贷资源。另一个层面,商业银行应积极不断拓宽投资银行服务,为企业实现结构化融资、债权承销、短期融资券方式,为企业降低贷款成本。商业银行应通过不断严格要求中间业务、降低收费费率,将现有收费项目不断减少,实现普惠金融的广泛推广,促进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扩展。

  四、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式条件

  (一)改进金融资源配置方式

  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应不断完善,改变当前金融资源配置状态,这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方式,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服务。首先,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其带来信贷支持。“十三五”规划过程中,应着重战略新兴产业的布局,将资源重点放在互联网、生物工程、通信网络、航空航天等行业企业,为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信贷支持,帮助其逐步向中高端产业发展;其次,积极引导分行按照自身特点发展,形成区域协调机制。“十三五”期间,同时伴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商业银行应按照各个分行所在地域特点,进行具有个性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促进分行形成个性化服务,与金融同业产生明显的差异,将地域性战略以及关键项目落实提供帮助。最后,根据市场特点细致性划分,筛选优质服务榜样企业。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逐步推出了降低“两高一剩”减少“僵尸企业”等产能过剩企业、夕阳企业的银行信贷总量,促进产业转型以及整合重组,将信贷资源逐步从低效行业转移至高效行业,信贷配置能够与经济升级相协调,银行信贷结构最终实现不断优化。

  (二)保持现代化竞争力的持续性提升

  面临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对外开放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推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十三五”期间内,商业银行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在现代化竞争力的持续性提升过程下,商业银行能够在面临国际以及国内竞争趋势下不被市场淘汰,这对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带来明显优势。首先,银行日常运营水平将得到完善,从业人员个人能力以及服务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形成商业银行内部协同机制以及联合保障机制,为商业银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商业银行面临业务本位条线管理以及矩阵管理,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基本业务,及时关注市场性质以及政府各项政策的出台,进行管理体系的不断适应性调整,贴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市场整体特点;其次,商业银行在人才储备、人才招聘方面,注重专业性人才以及复合背景人才的筛选,为银行销售服务体系带来金融领域解决方案人才,为企业设置科学的策略协调体系、专业化规划体系、针对性的服务保障体系,为生产关系带来变革,将商业银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商业银行应不断向国际先进银行学习,通过内部管理、创新机制、风险防范、科学技术等方面相关经验的学习,为商业银行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三)为客户带来深层次需求的满足

  面临供给侧改革的趋势下,不应忽视需求侧管理,特别是当前互联网正在与多领域共同融合?l展的形势下,银行客户的需求不仅仅是表面需求,商业银行应该细致剖析客户深层次需求,采取金融创新方式以及服务升级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面临行业整合以及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势,商业银行应贴近产业发展趋势,改变单一产品性质,为跨界竞争带来咨询性质、融智性质的金融服务,与银行业务当前财富管理特点、企业处理方案咨询、资本运作方式、数据挖掘与分析等需求相匹配。在技术方面,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每次技术革命以及商业理念的转变,紧跟变化特点,调整自身金融整体化服务方式;在商业模式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对于自身经营思路进行调整,打造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建立行业协同发展机制,努力带来专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为产业链的形成和不断扩展、金融服务链的细化分工,依据应用科技的特点满足客户需求变化。

  五、结论

  经济具有决定金融趋势的功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经出现,将为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的变化,特别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的发展、金融普惠化的推广、利率市场化特点等,商业银行将遭遇转机和风险。所以,商业银行意识到自身市场导向的功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为实体经济主动提供服务、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为金融资源配置达到合理化、为企业带来竞争力的整体提升、针对性的适应客户需求、为创业金融发展服务、推动互联网金融融合并不断突破、推广绿色金融。商业银行应抛弃以往“负债至上”的理念,积极面对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发展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商业银行 供给 改革 银行 商业 研究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