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解释学与心理学关系的探讨论文

解释学与心理学关系的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1-27

解释学与心理学关系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74

  Abstract Hermeneutics experiences 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fe, Heidegger and Gadamer's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Habermas's critique of Paul Liko's psychoanalysis of modern hermeneutics, structuralism Hermeneutics and Lacan's after school. As a pioneer of the hermeneutic psychology, Freud and Max are connected with hermeneutics. Maslow and Rollo May think that psychology is the sci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the motives of human beings. Allport emphasized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to understand personality. Binswanger put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existential meaning by absorbing the psychological thought of existentialism.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meneutics and psychology, interpretation is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two is a kind of complementary logic, either this or that,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the two can the relationship more closely, the future prospect to build fresh psychology.

  Keywords Hermeneutics; psycholog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1 解释学的历史发展

  解释学又名阐释学、释义学,是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在解释学的核心的概念是“理解”。解释学与现象学、实证主义作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三大势力”,对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早期的解释学是作为人们来理解和解释《圣经》的方法和技术,是教父对《圣经》的统一解释,以神的旨意为解释对象。解释的目的是通过《圣经》的文字传达中上帝真意。到了十九世纪,受到了近代学科化浪潮的推动,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从神学、语文学中解脱出来,发展成一门关于文本、人和历史事件的理解的普遍学说,对具体解释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独立学科――一般解释学。狄尔泰强调理解和描述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他主张以同感理解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即消除偏见达到理解文本的内涵。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也是哲学解释学的开启人。在海德格尔带领下,解释学由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变为了本体论问题。解释学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著作《真理与方法》发表为标志,他把解释学的由方法论转向为本体论,提出了哲学解释学。之后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之间展开了解释学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争论。他批判了伽达默尔传统主义态度、解释学的普遍性以及伽达默尔解释学本体论倾向的时候,形成了批判的解释学。保罗?利科是一位深受现象学传统影响的解释学,他的解释学也被成为“现象学的解释学”。利科把“文本”作为理解和解释的重心,他认为文本的内在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文本符号并不只是符号的意义,而在于它背后所指的意义和内容。

  2 解释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2.1 解释学心理学的思想的先驱

  冯特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是人的团体一般的发展和有普遍价值的、共通的精神产物发生为基础的心理过程的。因此,冯特说:“现今心理学所处理的心理、精神,并不是哲学的实体概念,只不过是现实的概念,即实际的精神作用、意识现象。”他认提出低级的心理过程,可以通过实验内省法的方式研究认得心理。而对于高级的心理过程,只能用民族心理学方法。他提出要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神话、宗教、风俗习惯从而来理解民族的高级心理。他也曾强调,人必须融入民族中才能理解心理。这种思想与狄尔泰的同感理解想联系起来,是一种自觉自发的把解释学的思想应用于心理学之中。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是潜意思,潜意识是不被人通过认得感官所能直觉察觉到,也不能通过自我观察而捕捉的。潜意识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诙谐幽默、言语、梦境等解释,潜意思只有以这种表象形式才能被人了解。由此,解释就是澄明潜意思思想的关键。通过不同的表象与象征,以一具体的事物,表达对人内心思想的解答,例如怀孕时候梦到蛇来表达男性,用南瓜来表达女性。

  2.2 解释学与理解心理学

  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也被称为生命心理学。理解是人获得生命知识的过程,是由人所有外在感官去认识内在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由一种方式来阐述,因此可以说理解是目的,解释是达成理解的方法。人作为理解心理学的对象,是具有知、情、意的统一整体。理解心理学的任务是完整的分析、阐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即理解就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解释。狄尔泰把体验、理解和解释作为理解心理学的首要方法,理解就是通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心理活动,他的内心体活动和文本思想的过程。

  2.3 解释学与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作为解释学思想的前驱,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解释为何物,但是在他对梦的解析等知识的阐述中又蕴含了解释学的思想。弗洛伊德所建立的精神分析在他看来是一个合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支,但实际上他的诸多观点都带有一些人文科学尤其是解释学的观点。实际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科受到解释学的影响,因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可避免带有解释学的思想特质,在无意中,弗洛伊德实行着解释学的方法。

  荣格认为人心理是一个有价值的文本,对其价值与意义的进行关注和解读,特别是关注梦和它的象征意义,着力于建立原型与代表的潜意识内容,以解释学的角度,通过象征的形式,能更好地表达出荣格的各??原型的意义,这些都可以通过象征性的形式来进行分析。荣格的治疗方法也显示着解释学的特征:他把心理分析分成四阶段――倾诉、阐释、辅导、转化,通过心理分析帮助患者来发现潜意识的意义。解释学方法与荣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相似之处:(1)重视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2)将心理和行为视为待解释的文本;(3)注重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解和解释的方法。

  埃利希?弗洛姆终生的学术宗旨是确立一种“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实现“自为的人”与“健全的社会”。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把正确把握人的本性作为“人学”的根本任务,从而探讨人在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以此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从解释的角度来理解,了解人的价值,来解释人的意义。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明显受到了海德格尔、尤其是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影响。伽达默尔认为人是具有语言的存在,人要想被理解,理解者就必须通过语言与被理解者建立某些关系。拉康受到这一影响,认为潜意识如同语言或文本,潜意识的意义通过隐喻的方式等待着被理解。拉康认为,精神分析学者的任务是挖掘患者潜意识,并将其变成语言表达出来,而解释则是分析治疗方法的最重要步骤,分析者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解释其潜意识的思想,从而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

  2.4 解释学与人格主义

  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科,极大促进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也深受其影响,本文从解释学的角度去理解人格理论,解释学为人格心理学带来新的研究方法,并从解释学的角度理解人格研究的目的。人格心理学为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人格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主张,由于每个人的特质存在差异,在研究个人的特质时候对人的理解和解释是不一样的,对人的特质的理解必须通过表面的行为文本发现人的特质。

  2.5 解释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认为心理学是人的科学,他不同于自然科学。他强调要以健康的人或自我实现人作为研究对象。他反对以人进行静态的、条块分割式的研究,提出了整体动力学的原则来研究人。以整体论强调人的整体的反应,他并不是对单一事或物的理解,而是包括对事或物周围的环境文化背景等的整体的认识。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性质决定动机的性质,需求的强度决定动机的强度,因此要注重研究人的需要、人的动机。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不同层次需求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从行为来理解人,看到不同的需求人会有不同的特征,从外显行为来解释人的动机和人格。

  罗洛?梅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因此在研究人的时候首先要关注人自己的经验,同时尽可能客观的方式来研究人。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观立足于本体论的存在,有宗教的错误观念,但是他把自我意识的人看作是一种朝向自我实现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从这里我们得出,他也是以理解的方式,来解读人的生活世界,从而达到对自我的构建。

  解释学是从对个别文本的特殊解释中解放出来,把它提升到一般的解释学。解释学提出对文本进行语法的重构和对作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学的重构,从而达到对语法的解释和心理学的解释。解释学家们反对追求大众、绝对、不变、永恒的传统形而上学理论体系,尝试着去发现一些新的概念,以此呈现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坚持生命必须根据它自身来加以解释,并且解释的范畴也应出自生命本身。他们认为理解对象的转变是扩展了人文科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把理解面向历史世界,还把它研究的重点从生命哲学转向到生命解释学中,为人文科学学科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解释学的心理学方法论延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通过解释学的研究,心理学增加了对人社会――历史这一维度的考察;同时解释学心理学更加注重本土心理学的研究。解释学与心理学的最终关系是在历史中交织,在科学主义心理学主导下证明了人文解释的合法、合理性。

解释学与心理学关系的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解释学 心理学 解释 心理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