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试析我国农村高额彩礼出现原因及隐含的危机论文

试析我国农村高额彩礼出现原因及隐含的危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1-28

试析我国农村高额彩礼出现原因及隐含的危机

  中?D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73-03

  自西周起,民间就有缔结婚姻的相关礼仪规定,即遵循“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其中的纳征礼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一旦收下征礼,就意味着同意了该门婚事,“订婚”成功了。征礼,又被称为“彩礼”“财礼”“茶礼”“大礼”“聘礼”等。社会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许多民间风俗习惯已经消失,然而彩礼依旧经久不衰,至今延续着。

  在我国农村,彩礼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婚前需支付彩礼在我国属于普遍现象。但是任何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背后必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彩礼这一现象当然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的婚姻采取的是一种“从夫居”制度,要求女方嫁到男方,成为男方家庭成员,为男方生养后代,且所生后代以男方姓氏冠名。在这种传统下,一个家庭中的女孩,在花费巨大养育成本将其养大后,就到了出嫁的年龄,“女大不中留”这一思想也严重影响着农村家庭,只能为女儿“物色”人家,将其嫁掉。如此一来,女方家庭在嫁女时,不仅面临劳动力的损失,还遭受与家人分离的精神痛苦。面对这一不公平的社会传统,社会必须生成另一传统对其进行补偿,即彩礼(婚前男方向女方转移的物质财富)。首先,彩礼是对女方家庭劳动力丧失的一种补偿,组建家庭的这一年龄阶段正是一个人从家庭消费者向劳动力转变或者转变刚刚完结的时期,因此嫁女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意味着花费了巨大代价培养成的劳动力的丧失。而此时,男方家庭理应付出一定财产作为补偿。其次,彩礼也是一种财产保障,女方家庭在嫁女时,一定会衡量男方的家庭状况,其中经济状况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男方家庭必须适时地向女方家庭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彩礼便是最好的展示。通过彩礼,男方家庭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男方家庭有能力为儿子组建并维系一个新的家庭。此外,彩礼还是履行婚约的保证,具有类似于“定金”的意思。在绝大多数习俗中,支付彩礼后,如果男方单方面悔婚,彩礼无须归还,但若女方悔婚,则要退还彩礼,有些地方还要加倍退还。因此彩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婚约的履行,维持良好的婚姻缔结秩序。最后,彩礼是对女方家庭的精神补偿,传统观念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女意味着与女儿分离,此时,女方家庭遭受精神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彩礼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种痛苦的补偿和安慰。

  彩礼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历史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彩礼数额一地高过一地,有些农村地区甚至出现彩礼金额逐年上涨的趋势,而且是一年高过一年,出现了畸形发展。高额彩礼的出现正如彩礼的存在一样,有其特殊的历史根源,但是也有一些助长因素在里面。

  一、高额彩礼存在的原因

  (一)男女比例失调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第一,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17∶100,少数省份高达130∶100,远远超出人口正常比例104~107∶100。第二,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别比则高达206:100,全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70、80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且年龄越大失衡越严重。同时,30-39岁男性中有1 195.9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同年龄段女性中有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造成男女人口比例失调的原因与B超技术的采用有很大的关系,与“重男轻女”的观念脱不了关系。适婚男女比例失调除了上述两者外,与计划生育政策和女性地位提高以及农村人口流动(打工)有着密切关系。

  1.B超等技术的采用

  B超技术自问世以来,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辅助性工具。由于它能够鉴别胎儿的性别,观测到胎儿的身体状况等,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武之地。尽管国家严厉打击利用B超技术鉴定胎儿性别,但是,依旧有一部分医院和人使用这一技术来决定胎儿的生命。这也在农村更是生生不息,几乎每家怀孕的产妇都曾利用B超鉴定胎儿性别,第一胎是儿子后,第二胎是男是女都可以,但是,大多数人家还是希望第二胎是女孩的较多;如果第一胎是女孩,那么第二胎必须是儿子才可能被留下,所以有好多女性,因第二胎是女儿的,多有流产经历,这种现象目前依旧存在。B超技术可以说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也是导致男性多于女性的一个因素。

  2.“重男轻女”的观念

  B超技术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与广大农村地区依旧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有关,曾经有一时期,有些医院卫生所把“B超”鉴定作为开创经济效益的支柱,公然大胆地做胎儿鉴别交易,“B超”室也成了医院最热门、最火爆的科室之一。那些“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绝后”等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在计划生育打紧的年份,人们不敢违反政策,但是,政策稍有松动,人们就开始了新一轮生娃计划,随后是流动躲藏的生养阶段,直到孩子出世,给村里大队上送点礼,请请客,给孩子上了户口,一切才消停了。纵使公职人员,也不甘心不愿意只有一个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但是一般第一胎是儿子后,甭管第二胎是啥,人们都会要,然而一旦第一胎是女儿,第二胎也是女儿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打掉这个孩子,然后要一个男孩。在笔者所在的村里罕有两胎是女儿的,大多是一儿一女,或两女一儿,多儿无女,少有的便是一儿,三女一儿,有女无儿。据笔者了解,目前笔者所在的村里,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教师医生,好像只有一家是仅有一个女儿的,这是一位医生,女儿留过学,应该是少有的村里走出去的留过学的大学生,她的年龄在三十左右,不在笔者的讨论之中,在此略过。这些公职人员明明知道政策的严厉性,却依旧冒着失去公职的危险去要孩子,多是要儿子,“多子多福”“一女一子成一好”的观念依旧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3.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计划生育政策在20世纪初的开展,对我国目前人口模式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计划生育政策大大控制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在短时期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二三十年过去了,而它的弊病开始显现,其中适婚青年男女农村地区的失调比重更加严重,造成了男多女少的现状。

  4.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的普及度虽远不如城市孩子,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及“全面普及九年?x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女孩上学的人数直线上升。毋庸置疑,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在一点点地提高,在一个义务教育全面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了学校,拿起了书本,接受的知识越来越多,受到的外界影响也越来越大,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对于婚姻和爱情、家庭与事业等也有了自己的界定。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等使得她们懂得更多保护自己的法律,对婚姻也有了自主选择性。尤其在农村,受高等教育的女子相对较少,但是这一类女子但凡走出农村,几乎无一人愿意回到农村,开始农村生活。这类资源的流失在农村已经不是小数目。所以,在农村男多女少的婚姻市场上,女性越来越占据上风,取得了主动权,对婚姻有一定自主权,她们出去工作,有一定稳定的收入,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对农村适婚男女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5.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外出打工)

  随着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封闭性的区域婚姻圈早已经被打破,婚姻中的女性资源实现了跨区域的流动。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农村未婚女性走出了村庄,嫁到别处,导致本区域适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婚姻资源不平衡,在开放的婚姻市场中,男性一般都是留在本地娶媳妇,在当地完成婚姻大事。婚姻资源配置出现了结构性失衡,适婚男多于适婚女,出现了大量的“男性剩余”,导致大量农村男青年面临着“娶媳妇难”的问题。在我国传统稳定的婚姻圈中,如果某一女方家庭提出过分的要求,就有可能导致婚约的破裂,当地的村民就会嚼口舌说“这家人太难缠”等,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再也没有人向他家女儿提亲了,女方就陷入了被动地位。打工经济兴起之后,女性资源随着人口流动有一部分嫁到了外省、外县,男多女少,在入赘不普遍的前提下,男青年必须在本地完成婚姻,导致女方在地方婚姻市场中占据了主动地位。从总体的婚姻流向上看,农村的妇女是流向城市的,而从城市流向农村的妇女很少。所以人口的流动(打工经济)是造成适婚男女比例失调的助长剂。

  (二)村民的攀比心理和面子心理

  当前农村婚姻彩礼要价形成了一种攀比心态,农村中普遍流行着“谁家财礼要的少,别人会说你家大人孩子都傻”的一类说辞,如果一个女孩子在要价很低的情况下嫁人,别人就会议论“又不是嫁不出去,这么急,肯定是这女孩子有什么问题”。而且,女方家长们都不愿意让亲朋好友瞧不起,也不愿意输给邻居亲友,在彩礼的要价上也是只能高于或等于同一时间段内的其他女方家庭的要价,如果有一户女方家庭的彩礼要高了,这股势头只会升不会降,且会被人羡慕来羡慕去,直至下一个彩礼要价更高的出现,才适可而止。可是如果有一户女方家庭的彩礼要少了,则会被评头论足、指责来指责去,直待事件渐落尾声。所以,农村婚姻市场中,不自觉地便形成了一套有利于女方要价的话语体系。

  二、高额彩礼导致的社会问题

  (一)光棍现象――光棍问题

  农村婚姻市场结构性失衡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光棍。随着农村婚姻圈的解体与农村宗族功能的消退,婚姻资源困乏,缔结婚姻途径的丧失,农村婚姻的结构性因素被打破,新的稳定且有效的因素和力量还不能及时填补、建构起来,这就造就了农村大量的光棍汉。当前农村青年结婚困难与“光棍”现象,是婚姻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体现,是社会问题,若矛盾激化甚至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男方不得不承担婚姻负担,当男方没有能力承担女方强加的婚姻负担时,就有可能退出婚姻市场,这是农村婚姻负担过重的一种扭曲的表现,也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性问题。

  (二)离婚率升高――婚姻问题

  在农村婚姻市场中,婚姻上的高额彩礼阻隔了本地青年男女的婚姻,但是,人口的流动导致了本村姑娘的外出,也能导致外地姑娘的流入,即,很多男青年通过打工娶外地媳妇而完成婚姻。尽管大部分人都更偏好本地媳妇,但是娶外地媳妇一般不用花费高额财礼,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破解本地婚姻市场要价的一种手段。可是当外地媳妇和本地人员相处困难,不能享受婚前的那种期盼,婚后面对贫穷的家庭状况,遭受着背井离乡的孤独、失落和失望之下的她们是一枚婚姻的定时炸弹。逃婚的现象、离婚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三)老一辈负担重――养老问题

  当前的农村婚姻市场结构与农村婚姻模式下,父母是婚姻负担的最终承担者,子女是婚姻财礼的支配者,而老年人则构成婚姻负担的牺牲者。在农村的婚姻交换中,彩礼一般是指男方支付给女方的,而嫁妆是女方带到男方的。在缔结婚姻的谈判过程中,一般是女方提出聘礼要求,且聘礼是对男方的硬件要求,而嫁妆则不是,且男方也没有向女方提出陪嫁条件的机会。农村父辈们普遍都有着“挣钱为儿娶妻”的想法,而他们也着实这么做着,可是现实并不是那么容易,高额的彩礼让他们筋疲力尽,为儿盖(买)房娶妻,买车娶妻,这一系列的负重都沉甸甸地压在身上。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欠下一笔笔外债,而这些外债也只得老人家还。新一代的夫妻是绝不会承担这种债务的。现在农村有句俗话“娶个儿媳就等于娶了一个皇太后”,指望着“养儿防老”已渐渐不可行,老一辈人在一点点变老,传统的家庭养老已失去土壤,新的养老模式还未形成,这一代人的养老是件不可避免也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三、高额彩礼的未来趋势

  男女比例失衡,男方面临寻找配偶的风险大于机会,短期预测彩礼仍会以较小的幅度不断攀升。不过长久来看,这一基础是很有可能变化的。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存在很多独生女和两女家庭,将女儿嫁掉,就意味着家族延续中断,老来无依无靠,女方家庭希望能把独生女儿或其中一个女儿留在家里。但是,现在农村多子家庭不多,愿意入赘的男性也非常少,且多以“倒插门”为耻。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婚姻观念的变化,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这种现象也许会出现,且见怪不怪了。如果这一传统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彩礼也会自然而然地随之改变,彩礼风俗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试析我国农村高额彩礼出现原因及隐含的危机

论文搜索
关键字:彩礼 高额 危机 原因 农村 我国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