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论文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06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 (2017) 14-0131-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4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当前,应用文写作已经渗透到了生活换个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应用文写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在社会生存中急需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因而高校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能力,尤其是要紧随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步伐,不断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运用新媒体技术与相关资源,来培养学生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其这方面的学习质量。目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还在坚持传统教学模式,而且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与各专业通用度较低。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高校要改变教学模式,可以实施小班授课及小组教学,并结合专业不同,提供与之对应的教学素材,当然还可以不断整合媒体资源,提升教学素材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最后必须注重情境导入,在教学中挖掘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

  一、新媒体对于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新媒体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及转型

  应用文写作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近年来,应用文写作教学备受高校重视,特别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需求为之提供多样化的媒介渠道,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可以借助于微信、博客、各类学习APP等手段来进行应用文学习,在课堂上他们还可以通过视频、影音、图片等方式来进行学习,满足了他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总而言之,新媒体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转型和创新,这是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必然结果。

  (二)新媒体为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支持

  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快速性,这为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素材,有助于全面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第一,应用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多取材于社会热点、新闻,而新媒体自身即是信息的传播渠道,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大量的新闻资源,这为新媒体写作教学提供了便利和支持。第二,从应用文教学资源来看,它需要大量新鲜的内容和素材,而新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这些内容的推送,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自动匹配这些素材,更好地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所服务,这在根本上提升了教学效能。因此,新媒体的存在为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支持,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学单一、封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

  从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来看,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和封闭化,不利于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提升。大班授课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主要形式,新媒体的渗透性明显不足,尽管不少课堂也充分运用到了新媒体教学手段,但是仅限于教学课件的使用及相关教学视频的播放,新媒体自身的信息搜索功能和传输功能并未得到最大化地开发,让应用文教学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与此同时,这种封闭性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学习兴趣的提升,降低了应用文教学效果。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与各专业通用度较低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与现实应用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其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应用文写作素材必须要与专业课程要求相一致。但是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与各专业通用度较低,衔接性不够紧密,无法立足于专业特点来为之设定有效的写作训练题材,很难有效服务于专业实践。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与专业通用度较低这一问题,阻碍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提升,影响了专业发展和进步。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资源陈旧,时代特征不足

  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资源陈旧,时代特征不够明显,是教学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当前不少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依旧以课本素材为主,教学内容单一化,素材的灵活性、时代性不足,更新周期较长,很难充分地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了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的整合,无法与现实应用结合起来,阻碍了应用文写作教学效能提升,影响学生应用文写作学习。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思路

  (一)改变教学模式,实施小班授课及小组教学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新媒体教学已成为高校的重要教学方式,虽然新媒体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高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如人力资源、硬件资源,都实行大班教学,虽然像一般的公共基础课程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来说,其展现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太好,因为应用文写作不仅注重理论知识传输的架构性和通俗性,也注重实践过程中的实用性与易操作性,很明显这种重视实践教学的课程如果进行大班教学,教师因为在管理中难以面面俱到,将很难掌握学生具体的写作情况。因此高校要改变应用文写作的大班教学模式,可以实施小班授课以及小组教学,这将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尤其要注重小组教学,即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十人以内,上课的时候他们都坐在一起,并设立组长。这种教学模式将方便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并有助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二)?Y合专业不同,提供与之对应的教学素材

  要想有效提升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就必须要结合专业不同,为之推荐相对应的教学素材,从而保证专业应用文写作训练的有效性。高校不同专业对于学生写作技能要求不同,信息技术、电子工程、数控等理科专业,经管、财务、旅游等文科专业,都需要有针对性的教材设计,从而保证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性。因此对于这一情况,高校必须结合专业不同,对每个专业对应的岗位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在每个专业的应用文教材中补充对应的真实案例,从而让学生能掌握到更为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应用文写作知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们的专业学习,而且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有效服务。

  (三)整合媒体资源,提升教学素材的时代性和丰富性

  随着新媒体在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和其资源类型与内容发生的巨大改变,在应用文写作中对新媒体资源的使用正不断消解应用文和其它文体间的界限,让应用文内容开始具备新的时代特征。应用文是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有着紧密关联的,一种具有固定形式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文学体裁。而当前,许多网络文学作品和文章都偏于应用化,再加上某些网络流行语体的出现,都使得网络新媒体在逐步影响应用文写作范式,引领其写作潮流。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对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范式进行革新,要注重运用新媒体资源,尤其要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来为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的素材内容。例如可以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多借鉴新媒体资源里的微小说、电子简历、网络教学资料等资源内容形式,从而来为应用文写作提供优质的教学素材。

  (四)注重情境导入,挖掘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

  多数情况下,应用文写作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由于要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发生关联,因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多补充具有实用性、现实性的教学内容材料。例如在进行应用文公文格式的讲授中,一些例文资料仅仅有正文内容,再加上多数教材内容陈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对教材做出针对性地调整,可以在海量的新媒体信息资源内容中筛选出一些公文式的热点新闻资源,来补充教材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作为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学习资源,只要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就能将完整化、规范化的公文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创设出一个非常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其要特别注重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模式,来创设优质的教学情境。具体过程是,教师将当前备受关注的新闻内容进行公文化加工,然后录制进20分钟以内的视频里,要注意的是,视频内容应该要分解成几个知识模块,然后利用信息设备在课堂进行放映,于是一种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就被创设了出来,这样不但方便学生在课堂进行高效的观看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通过下载在课后重复学习。

  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打破了传统应用文写作教学单一、封闭的弊端。将新媒体手段运用到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去,实现优秀新媒体资源的介入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更新,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从以上提到的几点来进行深入实践,从而保证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素材与专业对应、媒体资源整合、教学情境导入,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效果,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应用文 背景 实践 高校 应用 媒体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