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13

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9年以来,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的“90后”陆续进入高校。我们知道,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多样性变化以及信息时代众所周知的特征,使得“90后”大学生与老一辈的中国人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的一些民主思想和个人主义思潮不可避免地深刻影响着他们。他们思想独立、言行个性,因此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高校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再完全适应他们的需求。基于这些原因,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及作用,便迫切地提上议事日程,成为当务之急。

  1.“90后”大学生的新时期特点

  1.1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已现明显成效,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因此“90后”大学生自幼家庭环境优越,生活水平相对他们之前的大学生较高,他们既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也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同时中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他们与计算机网络的接触相对较早且频繁,受新时代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影响较重,自然成为了这个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此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广泛,世界各地的物质、文化纷纷涌入中国。而相对年轻的“9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这使得他们在追求新潮的过程中,难免会跟“70后”、“80后”产生代沟。当然时代也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举办,“90后”大学生高度关注国家发展,不辞辛苦、热情忘我的争当志愿者,作为东道主向全世界展现了一道道青春、激昂的风景线,所以说他们也是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主力军。

  1.2 “90 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非传统性

  受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简单,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一部分人较前几代人来说,亲情观相对淡薄,更显得孤僻。而“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之所以突破了很多传统,则源自其父母这一代人生活态度的很大改变。作为家长,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金钱,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致使孩子过早地产生叛逆心理。同时,很多“90后”大学生的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经历,这无疑更给他们情感和心理上造成创痕,家庭应有的温暖与亲切感的缺失,势必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而部分家长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也感到了迷茫,觉得自己只是孩子的“钱包”,指责孩子自私,只有自我,没有他人。而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学生自控能力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令人担忧。其实巨大的竞争压力已经使他们丧失了很多本应该拥有的快乐,而反过来却还被冠以“问题少年”的名号,学生能不觉得委屈吗?父母与学生的沟通出现了问题,以至于矛盾双方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就是代沟。代沟产生后,双方势必缺少交流,一些必要的家庭教育因此而错过最佳时机。“90后”大学生的非传统性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缺失的积累直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许多问题,使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压力。

  1.3 “90后”大学生对网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90后”大学生所处经济发展的高速时代,又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碰撞与融合的多元化时代。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达的网络信息和新模式的家庭教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思想较以往大学生不同,他们与虚拟的网络世界接触颇多,而人际交往能力偏弱,对网络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他们在走进大学之前,对大学生活不熟悉,作为独生子女的新一代“小皇帝”、“小公主”,不习惯过集体生活,对身边的辅导员和同学不了解。一方面是他们在学校中年级较低、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力比较差,不愿主动与辅导员、同学相处交流。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向往自由、渴望交流。而此时,发达的网络信息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娱乐、交友等互动的平台,使他们在年级活动、班级生活中成为“隐形人”,他们日常通过“QQ”、“微博”、“空间”、“人人”、“飞信”、“微信”等多重媒介,随意表达和分享内心的狂热、喜悦和激情,恣意宣泄内心的狐独、烦恼和失落,网络成为他们展现自我价值不可或缺的捷径。

  2.“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及对策

  根据“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特性、与时俱进的学生特点,努力改革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加强日常与学生的沟通,变换与学生交流的形式,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波动及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并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应该说是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途径与对策。

  2.1 与学生平等交流,变师为友,建立互信平台

  “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偏爱挑战权威,期待辅导员能够尊重他们的想法及做法。如果教育者只是一味居高临下地简单说教,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者应该放下架子,跨越“代沟”,与学生平等交流,变师为友,建立互信平台,使双方保持平等的地位,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交流氛围,实现心理认同。心理认同是指学生与辅导员对某些事件所表达意义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认同程度,它明显地影响双方对事件的评价、态度和行为。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能够做到从心理上,在个性特征、思想观念和言谈举止等方面相互认同、接受或肯定,能够相互尊重,才会做到双方积极配合和相互支持,才能更好的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建立良好的互信平台。

  2.2 家校互补,齐抓共管,建立合力管理机制

  增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与大学生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沟通合力。学校是教育学生的直接参与者,但不是唯一的,作为家长,也同样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责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学生家庭联系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要求高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另一方面是要求家长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针对“90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非传统性这一特点,辅导员应该努力弥补因时代特点造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应时刻以学生亲人的姿态服务于“90后”大学生,给他们初次离家求学后亟需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离乡不离家”的温暖与和谐,以便于以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素质的提高。为此,辅导员既应一改粗放管理、粗暴教育的习惯,也不要一味的袒护纵容学生、做学生犯错误时的保护伞,更不能只做一个命令的传达者,要做学校与家庭的纽带、成为引导学生的导师和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适时地与问题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探索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沟通活动,形成强大的沟通合力和联系网络,有了这样的交流模式,网络以外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顺利很多。

  2.3 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以网为媒,建立网络交流平台

  针对“90后”大学生普遍依赖网络的新特点,我们教育管理的途径,传播教育信息的方式当然也要与时俱进,这样BBS、QQ、飞信、微信这几种新兴网络交流方式便同样可以成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可以抓住新兴交流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群”(“群”是为网络用户中拥有共性的小群体建立的一个即时通讯平台。)的功能。例如可创建“某系2010级三班大家庭”等群,因为群内的成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同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一样相互沟通,故而利用好建立在学生中的QQ群、飞信群、微信群等各种即时交流媒介,成为群里的成员,并号召学生们加入群,可以与他们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加深师生情谊。从而通过群向学生们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讨论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与其感兴趣的话题,在网络上帮助成员解决实际困难,使群中成员在交流中产生一种归属感,使他们更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快乐或失败、困惑的经历,这实际上更便于管理者倾听和洞察学生们的言语和思想变化,把握时机、随机应变地进行正面教育和疏导,使得群中成员的归属感上升为对管理者教育内容的认同感,进而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高校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这无疑在告诫我们要使“90后”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这正是我们努力探寻对“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途径与对策的意义所在。

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思想 政治 大学生 如何 工作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