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论文

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25

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摘 要:旅游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广西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面临着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以新的战略举措,推动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建设广西旅游强区的目标。
  关键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强区;广西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6-0125-04
  2011年,广西旅游产业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广西的重要产业之一。当前,世界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以健康体验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浪潮”的新时代,广西面临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掀起新高潮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为旅游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巨大空间。广西旅游产业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就要树立新的战略思维,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实施新的战略举措,加快转型升级,才能促进广西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广西旅游业发展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规模的扩大和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加就业、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期间全区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1037.4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0.52亿美元,分别比“十五”增长74.83%和112.96%;接待国内游客人数51516.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83.0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99.36%和156.37%;全区旅游总收入3001.28亿元,比“十五”增长149.44%[1]。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尽快实现千亿元产业目标和建设旅游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10%,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广西正日益成为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二)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虽然广西旅游业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且发展速度迅猛,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高档次景区和旅行社数量少。据2011年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在全国106家5A级景区中,广西仅有2家(桂林漓江景区、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仅占1.8%。2010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22784家,广西仅有515家,约占2.26%[2]。
  旅游业各项主要指标在全国排名靠后。全国星级饭店6大主要指标排名统计表中,广西仅有一项进入全国前十名(即平均出租率列全国第9名),而有三项居全国后10名(平均房价和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列全国倒数第3名;每间客房平摊营业收入列全国倒数第10名)[3]。
  行业整体实力弱。广西旅游业总体上呈现“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档次、质量低)、散(景点景区分布散)、弱(旅游企业竞争力弱)、小(旅游企业规模小)、乱(市场管理乱)”等特点,景区建设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大部分景点的美誉度不够高。旅游产品供给存在“四缺少、四不足”现象:缺少内涵、规划不足,景点缺少设施、能力不足,缺少联合、规模不足,缺少亮点、突破不足。同时,地市间、线路间、种类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景区规划建设普遍缺少文化内涵,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分割问题日益凸显。
  以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为参照系,可以看出影响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全社会对发展和提升旅游产业缺少深度认同,对旅游产业的产业属性、产业特点、产业作用、产业规律、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等知之甚少;二是发展旅游的力量比较分散,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旅游产业也未能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三是长期依赖于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导向型、开发建设与运营为粗放型,尤为缺乏发展的大思路大规划大项目、缺少策划与管理等高级人才、缺乏足够的重点投入和配套投资等;四是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和业务结构不尽合理,局部严重失衡,缺少中心和重心,也未能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中心、地域中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等相耦合;五是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品位不高等。
  (三)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可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带动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而且还能有效推动农业、工业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协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旅游业能使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资源流随着人流涌动到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给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生产要素和旺盛的需求活力,有效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
  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旅游业是天然的绿色产业和“无烟工业”,不仅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环境修复功能。因此,发展旅游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完全可以实现对相关资源的永续利用,减少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有效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旅游业是朝阳产业,一旦兴起,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同时,旅游业是服务业的引领产业,覆盖了服务业的众多行业和门类,不仅为传统服务业注入了活力,让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焕发生机,而且为现代服务业开辟了新领域,促进旅游电子商务、旅游金融等快速兴起,成为推动经济由“工业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力量。
  二、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路径选择
  (一)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从整体上来看,广西旅游要素齐全、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有龙头城市和景点(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尤其当前,广西旅游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多重叠加的发展优势,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政策优势、环境优势等,正处于转型、发展、提升的重要发展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全面构筑“一个龙头,两条旅游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五大旅游品牌,六条旅游精品线路,七大旅游区,九大特色旅游产品”的旅游发展总体框架,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旅游强省(区)支撑体系基本形成,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旅游发展方式得到优化转变,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生态环境优质化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做强增长点,打造增长极,培育增长源,全区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质量效益、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促进广西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据此,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一是实现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转变,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广西新的支柱产业,力争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广西GDP的15%以上;二是实现从本土化向国际化的转型,近期目标是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中远期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三是广西旅游业自身实现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二)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第一,整体发展。实施区域结构优化和整体联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建设特色旅游产品体系,配套发展旅游产业要素,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推进旅游市场深度开发,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立节约型旅游开发建设模式、管理服务模式和旅游消费模式,深化旅游业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发挥旅游服务功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当前要继续稳步推进“五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旅游合作区的建设等。
  第二,多业协调。发挥旅游产业的联动和带动作用,把旅游同文化、体育、信息、物流、地产等产业进行融合式发展,增强和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信息含量,延伸和拓宽旅游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大旅游产业”,创造旅游产品和行业新价值,不断提高附加值。这是加快发展广西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性要求,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旅游和文化等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第三,总体筹划。广西现有旅游资源丰富,但在资源管理和运营上则分属不同的所有者和地区,规划建设档次、运营保障能力和水平等都参次不齐。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一些地方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存在着资源整合不够,旅游产品缺乏策划,整体形象不够鲜明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大众、旅游界、媒体、政府部门等各界普遍认可的、固定的、完整概念化的主题形象。其主题的不确定性和宣传推广的不连续性,导致资源垄断性与特色性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4]要开展旅游业的“大合作”,不仅包括广西区内各地市政府间、旅游企业间的合作,还包括了区内外合作、国际旅游合作、多产业合作等内容。通过大合作,在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强整合、联合或联盟,实现“抱团”发展、整体大发展,努力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龙头带动、南北对接、东西呼应的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四,市场主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使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旅游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加快,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就成为了发展障碍和瓶颈,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和角色,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管理、各方参与”的新型发展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和运行的引导。在转型过程中,要将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一)建立大旅游管理体制
  要借鉴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整合旅游、文化、商业等政府部门,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和理顺广西旅游产业组织领导机制和推动力量。要立足广西区情,统筹好旅游环境和产品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主要抓好规划和配套建设,通过引进和扶持区内外的大型旅游(地产或景区)投资企业集团,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好一批有内涵、有影响的5A级景区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广西“大旅游”格局的形成。
  (二)创新景区开发建设模式
  新模式的要点有三:一是一定要有大规划和区域发展整体规划,必须突出区域特色,各区域、各业态优势互补、功能配套,形成规模优势;二是要凸显规划的引领、强制、统筹等作用,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一律不批准建设;三是具体实施的建设项目必须是大项目,避免重蹈投资小、项目小、开发乱、管理差等覆辙。同时突出特点鲜明的个性,注重整体形象的提升。
  当前用文化为旅游塑魂造象是提升广西旅游品质、丰富广西旅游内涵、创新广西旅游新形象最重要、最亟待加强的工作,要通过抓旅游文化项目和活动来丰富广西旅游的文化内涵。要从旅游与文化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相互激发的双向影响角度出发,树立旅游文化新理念,积极打造旅游文化产品和培育旅游文化品牌。在操作层面上,应突出以下三点:一是深挖相关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挖掘广西的健康养生文化来形成广西旅游的健康养生专线,重点有梧州的六堡茶(养颜、排毒、降脂,普洱茶的始祖)和骑楼、巴马――世界长寿之乡、永福――永远的养老福地等;又例如通过桂林的李宗仁故居和官邸、梧州的李济深故居、贺州的黄姚古镇、南宁的邓颖超故居、钦州的冯子才、刘永福故居等等,来挖掘广西的故居文化,形成融历史建筑等内容的文化主题;再如通过打造金秀“世界瑶都”、百色布罗陀、南丹白裤瑶等文化和节庆,挖掘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二是在建设景区和打造广西旅游新形象的过程中,注意增加文化新内涵(特别是增加人文内涵)、新创意。三是在具体文化活动中,当前最迫切需要以“唱响广西”带动“广西畅想”和“畅游广西”。认真组织实施“三个一工程”,即谱写一首代表歌曲、打造一个舞台剧、拍摄一部文化宣传片,通过传唱和传颂,树立广西旅游的新形象。
  (三)着力建设旅游航空大通道
  用交通网络来覆盖和辐射旅游圈和经济圈,助力旅游和经济发展。根据2010年、2011年两年的中国出境旅游客流结构统计数据来看,在中国公民首站出境的前10个目的地中,东盟国家5个(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北亚两个(日本,韩国),中国港澳台地区位居前列,东南亚依然是基础市场;就全球来看,亚太正在成为世界热点旅游目的地。广西目前开通了通往8个东盟国家、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26条航线,每周飞行80班,正在筹划恢复日本航班,以南宁和桂林为中心区域的辐射东盟、东北亚的两个扇形航线网络初具形态,基本具备了建设东盟和东北亚旅游航空大通道的条件。地面交通方面,要完善道路标志标识(特别是要有英文)和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在建设大通道中,进一步把南宁和桂林打造成为具有广西特色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加快推进广西“大旅游”的国际化进程。   (四)搭建旅游产业发展新载体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项目众多,需要从整体上有重点的推动、建设和发展。作为自治区首府,南宁“要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大品牌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国际组织机构、外商代表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商会组织进驻南宁,建设旅游总部基地,使南宁成为北部湾旅游人才交流和教育中心、旅游知名品牌和旅游企业集团聚集地。”[5]通过大企业进入、大项目突破、大景观建设,发挥好他们的聚合、辐射、带动等作用,推动广西“大旅游”格局的形成。积极推动旅游服务一体化、交通体系化和信息联动化建设。在规划先行和整体统筹下,软硬件建设并举,同步展开“五升级工程”,即产品升级(包括产品的档次、种类和体系等)、硬件(包括景区升级改造、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等)升级、产业升级、服务升级、管理人才队伍升级。
  目前,涠洲岛是广西“大旅游”兴起的重点和亮点。涠洲岛的规划建设与开发,至少要注意三点:一是要从“海”的角度解放思想,重新认识海洋时代、海洋空间、海洋文化、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海洋旅游、海岛旅游对推动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是要高起点规划,应由自治区层面来统筹,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开发建设,力求做到创新型策划和高标准打造,避免以往规划建设中经常出现的低水平、低效率等老问题;三是要同步和配套,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要做好“四海”(海滨、海滩、海湾、海岛)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形成北部湾旅游的整体魅力、整体形象和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12-09]http://www.gxta.gov.cn/Public/Article/ShowArt.asp?Art_ID=57891.
  [2]国家旅游局政法司.2010年度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2011-11-01]http://www.cnta.gov.cn/html/2011-11/2011-11-1-9-50-68041.html.
  [3]国家旅游局政法司.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EB/OL].[2012-06-28]http://www.cnta.gov.cn/html/2012-6/2012-6-28-8-42-36760_1.html.
  [4]郭宗海.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的职能[J].社会科学家,2010(12):93.
  [5]石培华.服务国家战略,打造支柱产业,推进国际化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0-01-22.
  责任编辑 张忠友
  Strategic Thinking of Tourism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Guangxi
  Li Hongb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Tourism industry is regarded as the sunrise industry, and the tourism of Guangxi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stay industry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that is facing the good opportunity for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and great development in the twelveth five-year pla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tourism is benefitical fo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he multiplication effect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a development concept of macro tourism and construct a perfect modern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and it is needed to take strategic measures to push forward the tourism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the advanced tourism region of Guangxi.
  Key Words:tourism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advanced region of tourism Guangxi

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旅游产业 广西 战略 升级 产业 旅游
最新旅游管理论文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策略研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河市为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研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度与评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品开发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热门旅游管理论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旅行社业削价竞争的思考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旅游资源的市场策略探析
试论江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