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学生学习状态及成因分析论文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学生学习状态及成因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26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学生学习状态及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c)-0232-03

  近年来,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多媒体教学平台在不断地更新,课程建设的网络化在不断深入,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涵盖的知识量相比传统的教学过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且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视化教学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根据目前笔者的教学实践和调查来看,学生的学习现状并不尽人意,存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调查和分析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调查范围、方法与目的

  该次调查的学生样本来自于机械类和材料类多个专业,共计4届学生。调查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和《机械工程材料》、专业课《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设备》以及毕业设计环节。调查方法主要通过对比分析,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思考学生的学习现状[1],该次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工科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地方高校工科人才的培养方案改革和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

  2 工科学生的学习现状

  2.1 大学一年级的学习情况

  《机械制图》课程共计需要1个学年(即2个学期)完成,上学期学习画法几何,下学期学习机械制图。图1是3届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关于画法几何学习结束后的考试成绩分布。成绩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卷面不及格率在20%左右,90分以上的高分段比例在20%左右。图2是3届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关于机械制图学习结束后的考试成绩分布,成绩分布的特点是,不及格率与上学期基本相同,在20%左右,60~89分段群体的比例增大,但90分以上的高分比例相对上学期大大下降。

  2.2 大学二年级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调查的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部分大二学生。该次调查与上一年度的机械制图课程考试情况进行了对比,其显著特点是《机械工程材料》考试卷面不及格率大大上升,达到了40%,90分以上的高分比例为零(见图3)。

  2.3 大学三年级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调查对象为2011届到2013届三届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相关课程为《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设备》。从三届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来看,其特点如图4所示,考试卷面不及格率极低,60~89分群体的比例占90%以上,90分以上的高分比例不超过2%。

  2.4 大学四年级毕业设计情况

  毕业设计环节的调查,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答辩过程中结合毕业课题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情况。问题的设置分为4类,即,基础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问题:侧重于考查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综合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开放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是否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3届学生基本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50%以上,一般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80%左右,综合性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32%左右,只有16%~21%左右的学生能为开放式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思路。

  3 学习现状成因分析

  3.1 学习目标与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上学期画法几何,其知识结构中的概念和原理大部分基于高中的空间几何知识,但考试不及格率分别为2011级 14.13%,2012级22.84%,2013级24.91%,这说明新生学习不理想的原因是非智力因素。根据大一上学期课堂的随机调查,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卷面不及格率比例相当。由此看来,没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大一新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2,3]。大一上学期的特殊性在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从外在约束向自主约束转变,学习目标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也没有做好面对转变的思想准备。学习的兴趣被对大学新生活的新鲜感所取代,学生心态的变化导致了智力相当的大学新生在学习上优良中差重新划分。这一状况在大一下学期有所变化,但课堂随机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将自己的长远目标分割为可以有效实现的短期目标,并且相当一部分上学期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出现思想上的松懈,成绩下滑,大一下学期90分以上的高分比例相对上学期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同时,大一下学期的不及格率相对于上学期有大幅下降,这表明学生受到不及格的成绩压力开始被动学习,外在压力是这部分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

  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经过前两年的适应和磨练,思想上逐步趋于理性成熟,学习目标有了重新规划,学习主动性增强,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开始上升。图4是大三年级《材料成型加工工艺》课程的成绩分布,不及格率极低甚至没有,正是这种转变的结果。

  3.2 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高效的学习能力需要建立在对学习对象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大学的培养目标与中学不同,所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课程间的逻辑关联与中学也大相径庭,如果大学生对此认识不足,不能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4],必然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升[2,5]。

  (1)对大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认识不够[6]。

  大学随着社会需求新形势的变化,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转向为社会输送宽口径高素质的应用人才,与之相适应的大学课程的广度不断扩展。本科学生在大学里面要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素质拓展课程,不仅课程的广度相对中学有了巨大拓展,而且课程的深度也有极大的延伸,这一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高效的学习节奏,并且能根据所学专业和 自身发展目标确定各门课程学习精力的投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大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认识不够,习惯了高中时代学习节奏而没有积极调整,导致学习困难。   (2)对知识体系的结构和逻辑关联认识不够。

  大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性,知识体系的逻辑关联性会导致学习效果上的继承性。也就是说,在这个知识体系中,前面的部分没有学好,后面与之相关联的部分因缺乏稳固的基础也学不好。部分学生在大学的开始阶段学习情况不理想,后面就持续不理想,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所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而且,连续失败的学习经历会让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认识,自信心逐步丧失,学习兴趣消退,学习动力全无。

  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包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只有在充分熟悉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原理,掌握方法。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结构认识不足,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认真[7],课后不复习,学习过程中缺乏综合分析和归纳,知识零散进入头脑而得不到逻辑串联。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基础知识很难掌握,知识应用能力就更难培养了。图3中对同一批学生的《机械制图》和《机械工程材料》2个课程成绩做了对比,后者的不及格率48.33%,极大的超过前者,90分以上的优秀成绩后者为0,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程知识的结构,就无法针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与归纳。

  3.3 学习能力

  大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理解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图5是针对3届毕业生毕业答辩过程中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80%以上的一般问题能被学生正确回答,但有40%以上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并不理想;综合性问题的分析与回答正确率不足40%,说明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欠缺;只有20%左右的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对复杂的问题有独立的判断和见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知识的高效积累,同时,不断丰富的知识又为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更加厚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基础之上的延伸,因此,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知识积累不够厚实,知识面不够广泛,能力的延伸就会受到基础的限制和束缚;如果学习能力不足,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困难,知识难以高效积累和灵活应用。

  思考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需要有宏观的思维,盲人摸象,站在局部看问题,缺乏整体的宏观思维,必然看不到全面正确的结果。从个体而言,学习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犹如盲人摸象,不适当提高自身的思维层面,就难以看去整体知识的逻辑架构,学习的过程就异常艰难和低效。

  4 结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的转折时期,生活学习上的外在约束需要内化为自主约束,但成长中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自我导向能力欠缺,当学习目标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时,学生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足,无法迅速的形成与自身相适应的长远规划和短期学习目标,使大学的学习失去了明确的方向导引,学习没有目标,学习兴趣不足。学生对大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认识不足,对课程的知识结构认识不明确,缺乏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归纳能力,习惯性沿用高中的学习方法,难以胜任大学广泛而深入的知识体系的学习。知识积累的基础薄弱易导致理解能力不足,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欠缺;缺少宏观思维,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架构没有宏观认识,学习能力难以提升。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学生学习状态及成因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工科 成因 本科 状态 高校 地方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