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2-26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194-01

  引言

  随着软件外包行业不断深入的发展和层次的不断提升,对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凸显。普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之一是为IT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1],本科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在工作中直接应用程序设计类课程所学知识,所以,这类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尤为重要。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IT行业急需大量的从事软件开发相关工作的人才的情况下,普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每年培养的相当数量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很不理想,与这种需求不成比例。高校的这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与其他类别的课程几乎没有区别[2,3],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实践环节、考试检验四个步骤的传统教学过程,“学”与“用”脱节,导致学生为了“学”而学,不积极主动思考如何主动的去解决问题,甚至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进而主动的提出问题,缺乏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到了工作岗位难以胜任工作,从而失去了高校教育的“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的意义。

  二、改革目标和研究内容

  1.改革目标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解决目前学生只学不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拓宽知识视野、面向实际应用、注重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加不同程序设计语言比较及与程序设计语言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解决目前学生对课程学习过于单一、无法融会贯通的问题。

  2.研究内容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本文主要研究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2.1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释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热情与潜能,在课堂上采用基于主题词的问题式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本次课程的内容事先研究出几个主题词,并围绕主题词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过的各门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围绕问题分组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各组讨论的结论和问题总结知识点,并有针对性的讲解本次课程的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联想、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模式,把理论课堂转换到实验室。由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性强的特点,采取企业培训的模式: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不再分离,而是融合到一起。

  2.2学习方法

  突破传统的课下学生分散的独立学习的方式,采用集中式的小组讨论式团队学习法。每进行一周的课程开展一次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和内容自拟,每次2-4小时。学生每五人分为一个小组,设组长一名,每组配备一个助教,助教可由高一年级的优秀学生担任,针对课堂和作业以及其他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关键知识点组织讨论,并作讨论日志。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彼此了解自己的不足,也学习到了其他人提出的问题中蕴含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在助教的过程中也会学习到新的知识并提高组织和管理能力。

  2.3强化训练环节

  每2-3周,教师根据所学知识布置一个大作业,每名学生都独立完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作业中的问题,并以项目报告的形式提交,报告中体现软件工程的思想,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及作业遇到的问题几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项目写作能力。在学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期,安排实践项目训练,与企业联合。以规范化的企业标准训练学生,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

  2.4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中增加程序设计语言比较课程。渤海大学的秦玉平教授,提出过程序设计类课程整合的方法[4],但没有明确提出在培养方案中开设该课程的研究。对于学习了两种以上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生,开设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比较的课程,并拓展与程序设计相关的其他课程的知识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实施方法:采用市场调查、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新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践结合的方法;对于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实践反馈和循序渐进的研究方法;对于基于主题的问题式教学方法采用在课堂中实践的研究方法,分析总结教学效果;对于课堂研讨和课下交流教学过程,采用实践的研究方法。

  具体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对软件外包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定向技能的需求,制定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学生的需求,总结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阶段:撰写适应本教学改革的教案,主要包括问题式开放教学的问题的设定、大作业的内容的设计和占总成绩的比例和项目案例的设计。

  第三阶段:总结前一学年的教学效果。进一步修改教学大纲以适应教学改革,针对发现的问题定制更完备而详细的教学计划,并调整教学大纲。

  第四阶段:重复第二、三、四轮本方案,并实行本方案的小组讨论式团队学习法中高一年级的优秀学生担任小组助教的教学过程。

  四、结语

  实施对象是2009至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由已毕业的学生的就业情况看,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从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看,参与人员和获奖比例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中看,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的人数和参与的深度有明显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思考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总结、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论文搜索
关键字:设计类 教学改革 实践 改革 课程 程序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