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浅谈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浅谈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01

浅谈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93-0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课堂式直接灌输影响学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立说法,相对于课堂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强制性的灌输方式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非强制性的教育方式,通过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点滴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以隐藏的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随意性、间接性以及成效性等特性。

  一、高校大学生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课堂浇灌式为主的显性思想在教育,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方式为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各方面环境以及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下高校教育的要求,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的,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

  1.社会形式发展变化的要求。伴随着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更加的广泛,一些西方文化也流入我国高校教育领域中,一些恶意的西方思想价值观念不能积极地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反而容易使青年学生扭曲观念。因此,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还应该要防止青年学生思想上的“西化”。另外,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迅猛,青年大学生开始从校园走向开放发展的社会中,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发生转变,有些学生偏重于个人利益,没有责任观念,政治思想更是薄弱。以往传统的显性教育模式,主要是在环境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实施,而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蜂拥而至,在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尚未定型时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对当今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形式发展变化的需求。

  2.青年大学生心理成长状态的需求。高校大学生普遍的年龄都是在18~22岁之间,在这个年龄区间的青年学生,已经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对事、对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见解。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与背景下,青年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崇尚务实精神,不会轻易去相信自己没有亲身去经历的事情,因此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接受课堂式的理论灌输,而更喜欢以探讨的方式对社会以及人生进行交流,只有通过他们亲身的体会,才能心悦诚服地认可某个观点或者理论。另外,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其心理成熟普遍偏晚,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内心的矛盾与压力增多,这就要求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让青年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平等的、自主的个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一种轻松、舒适、自由的环境,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藏于学生的生活或者是娱乐中,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鉴于青年大学生心理成长状态及其思想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恰恰迎合了青年大学生这种思维接受方式,是一种非常合适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

  3.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局限性进行弥补的必然需求。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通过课堂教育直接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是一种有意识的、直接的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目标性。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道德规范的理论教学,忽视具体的实践,偏重个人道德理想教育,忽视学生文明素质教养的培养,然而,一些纯粹的爱国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理论化教育,已经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教育状态。其次,在教育方式上,传统的显性教育,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理论浇灌,而忽视学生的地位与接受能力。因此,面对显性教育的局限性,采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对其进行弥补,是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构造

  对高校大学生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尽可能全面地从青年大学生们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树立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意识。思想引导行为,在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引导下,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现阶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数人都还是之前的思想意识,但是,仅靠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是不能够满足现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现状的。教育的环境与被教育的主体,都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教师需要树立起时刻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才能够在学生的成长环境中,时刻注重行为引导,将思想政治教育溶于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2.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环境是青年大学生们主要的生存环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基本上都是在校园中,因此,对于校园文化环境要充分利用,将其开发成为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一般来说,校园环境包括校园内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这三种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来说,时时刻刻都具有导向、约束、教育的作用,因此将校园文化开发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中一部分,是对之前传统教育理念上的一个很大的转变,对于形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校园环境中,首先是外在的显性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建筑形式、校园布局、各种生活、运动、科研、教学等基础设施。校园物质文化也是精神理念的承载者,是教育思想理念的物化表现,其中蕴含着精神因素,使青年学生在和谐、适宜的环境中愉悦的学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促进其更全面的发展。其次,校园环境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学校制度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体制,这些制度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保证,使其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与行为规范。另外,学校的校风、校训、学风、教风等,是校园环境的精神文化,更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灵魂,保持良好的校风、学风,对于大学生培养实事求是与开拓进取的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3.注重校园生活的开发利用。校园内的文体活动,是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资源,充分利用高效党团组织以及学生的社团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尽可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这些活动中,让大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环境下,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够让大学生们在各自喜欢的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与特长,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在活动中找到一种归属感,培养起责任感,塑造其开朗、自信的品质,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大学生们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和发展。

  高校一般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力度,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校期间,青年大学生们在学习、交往以及恋爱等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上的障碍,如果学生在产生心理矛盾的时候,没有及时得到开解,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校园内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一般都是专业的,而且具有保密性,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有心理障碍的咨询者,校园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增强其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还要经常性的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帮助缓解学生们遇到的心理压力与障碍,塑造起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另外,校园管理与服务工作也是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内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可以与德育相结合。校园管理与服务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与思想状况,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积极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4.课程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外,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将德育因素孕育其中,例如,文学理论课程蕴含着求知、爱国精神,自然科学中蕴含着坚忍不拔寻求真理的精神,类似这样的学科教育,也可称为隐性德育课程,其中蕴含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在人生方向上的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隐性德育课程教育中,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授课过程中要用知识的力量征服学生;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状况,适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课程的特点,精心策划。

  5.加强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学记》中提到:“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教师的言语谈吐、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对于学生而言影响很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与教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成为学生们道德行为的模范。将教师个人品德、素养作为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日常的行为活动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行为,给予学生好的影响。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才能够更好地走进学生的世界中,了解学生。再次,教师要保持良好的仪表与优雅的言行举止,让自己的人格魅力时刻影响到学生,良好的形象,能够更好地亲近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6.通过社会活动来进行德育引导。除了在校园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熏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遗迹、遗址的参观,游览革命烈士纪念地,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思想境界,促使其在情感与道德方面的提升。

浅谈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隐性 思想政治 思想 政治 大学生 大学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