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论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0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5-0085-04

  作者简介:范高社(1960-),男,陕西兴平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

  引言

  新媒体是基于无线电通讯以及网络技术革命而形成的新的媒体形态,在传播方面,具有动态性、即时性、互动性和多点对应性等优势。《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1]在年龄方面,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更趋于年轻化;在学历方面,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已经处于高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在学生群体中占209%。在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中,大专学历以上的网民比例达257%,在使用微博的用户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用户,均高于其它学历段的微博用户,趋于高学历化。这就是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以其强大的功能全面影响着大学生。

  掌握新媒体才能引领当代大学生。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当中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其思想和行为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故此,中发2004第16号文件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既然“网络已经掌握了青年”,那么,“我们如何掌握网络呢”?正如有些学者指出,“要利用新信息技术手段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2]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工作体系和工作模式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特征

  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直接影响着其行为方式。根据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2月至3月期间,对全国10所985高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计1266名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①,在目前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信息获取表现出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大学生最常用的信息获取途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选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论坛(343%)、影视作品(204%)、报刊书籍(204%)、教学讲座(136%)、人际交流(113%)。这表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渐多样化、集中化和媒体化。多样化表现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既包括传统的人际交流、教学讲座和报刊书籍,也包括跟新媒体相关的网络论坛、影视作品。集中化表现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基本集中在网络论坛(343%)、影视作品(204%)、报刊书籍(204%)三种方式。而媒体化表现在:主流的信息获取方式已经由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教学讲座方式让位于跟新媒体相关的网络论坛方式,影视作品方式了。

  另据《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远远比通过报纸、电视、杂志获取的多得多,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来源的首要渠道。[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进一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在使用微博的用户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用户高于其它学历层次的用户。[1]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道。可见,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样化、集中化、新媒体化。这些途径迎合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习惯、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对大学生的行为选择日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第二,大学生最常看的网络信息内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上网浏览热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交互新闻(24.9%)、体育新闻(24.1%)、娱乐新闻(23.7%)、政经新闻(19.5%)、军事新闻(7.7%)。传统所谓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已经不再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内容。另据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调研组2011年的报告显示,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站类型是:搜索引擎、网络社区、视频网站、门户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80.7%、64.5%、60.9%、55.6%。有28.1%的大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所占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学习、网上聊天交友,所占比例分别为26.2%、22.1%。可见,大学生更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休闲娱乐工具,而将其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4]大学生最常看的网络信息内容表现出新闻化、娱乐化的特点。

  第三,大学生最信任的信息获取来源。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信任的信息获取来源从高到低依次为报刊书籍(32.5%)、课堂讲授(25.8%)、广播电视(17.3%)、网站论坛(13.0%)、家庭朋友(11.4%)。虽然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网络等新媒体,但是,由于网络媒体信息存在着随意性、主观性、虚拟性,其准确性和权威性不足,故此,大学生更依赖课堂教学和广播电视等传统的资讯传播方式来获取必要的信息。所以,传统方式仍然发挥着新媒体还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改进传统方式的信息传递效率和信息更新的频率,以期更符合大学生行为习惯与信息获取需求,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   第四,大学生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根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对于最喜欢的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依次是实地参观(27.2%)、技能训练(26.5%)、多媒体&网络教学(23.8%)、讲座报告(20.1%)。这就是说,与以前的大学生不同,今天的大学生更喜欢通过自身体验和网络多媒体来获取信息,而传统的知识讲座及报告已经日渐退隐,不再成为大学生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

  总而言之,根据调查,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是网络,最常看的网络信息内容是新闻,但是最信任的信息获取方式是报刊书籍和课堂讲授,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实地参观。因此,虽然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讲座等受到挑战,但是其仍然获得大学生的高度信赖。而实地参观成为大学生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这告诉我们,一定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吸引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教育好大学生。

  二、新媒体时代构建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坚定信仰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平台。在新媒体时代,根据大学生信息获取的特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1.情景虚拟和媒体体验相结合。由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论坛”、“博客”等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设计实践教学的时候,可以推出“虚拟实践教学”,[5]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情景虚拟和媒体体验相结合,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自由展现、角色体验、责任体验的平台。所谓情景虚拟,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能力的认知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见效快等特点。采取这种方法实施教学,使模拟手段的使用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强调给受教育者尽量多的模拟机会,让他们在模拟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才干。[6]所谓媒体体验,是将新媒体技术研究、创新教育课堂、学生实习基地等功能合而为一,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获得实地体验的经验。

  2.课内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由于大学生最信任的信息获取方式是课堂讲授,因此,要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对接。在课内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谈谈观点、说说感受、想想问题、写写报告、演演话剧、问问时事、查查资料、做做调查等,不断巩固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维,提高能力。“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灵活得当,做到教学过程有动有静、有张有弛,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调整身心、活跃思维、展现自我”。[7]通过课内实践,使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外实践环节,应当注意利用学生课余的时间、利用相关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对课内实践做进一步的补充。课外实践是课内实践的进一步延续,课外实践最好以课内实践为基础。而课内实践则可以展现学生课外实践的相关成果,使得课外实践能够更加完善。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在课外收集的相关文字、图片、多媒体材料,展示自己所制作的影片或小品表演等,就不失为一种课外实践和课内实践的有机结合。

  3.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由于大学生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实地参观,因此实践教学还应该抓好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结合。校内教学实践也可以说是校园教学的实践,“校园教学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实践的直接延伸”,[8]高等学校一般都有相当丰富的理论教育和理论学习资源,既有博学多识、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师,也有随时能给学生提供学习参考的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料,还有众多思维活跃、随时随地可以切磋、交流、探讨、辩论的学习伙伴。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搞好校内实践教学;当然,校内教学实践重点应该放在课堂理论教学的拓展和深化方面。校外教学实践活动既可以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也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和民情,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素质。

  相较而言,校外社会实践资源更丰富,社会性更强、针对性更好,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无外乎调查、参观、服务三大类。调查和参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既要充分利当地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崭新的建设成就,对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更要充分利用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让我们的大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辉煌成果,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9]校外实践中的服务活动,重点在于组织学生依托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对社会大众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服务。大学生无论是学习教育、语言、法律、管理、社会工作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还是专攻电气、电子、信息、计算机、医疗、农业科技等理工科专业,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实施不同服务项目。这种服务,既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增长才干,又能够提高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还可以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从而达到业务学习和思想品德双丰收的目标。

  三、新媒体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新媒体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注重做到“课堂教学实践媒体化,校园教学实践主题化,校外教学实践长效化”。

  1.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开展媒体体验式实践教学。教师应该利用好“网络论坛”、“影视作品”等新媒体资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补充教学活动。如,使用音频、视频、Flash、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幻灯投影等方式,让理论课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翔实,让学生真切体验到理论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让理论不再抽象,不再空洞,让思想政治教育更精更管用。

  开展情景虚拟式实践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也可以利用相关材料,创设某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下,让学生进行体验。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端,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放置在特定的氛围中去把握相关理论,又能使学生自愿兴奋的融入课堂,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10]   2.客观评价媒体信息,开展校园实践教学。针对学生关注的各种媒体新闻,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在校园内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自我实践和教育活动。具体形式可以主要采用如下两种: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选取某一个大家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问题讨论、论文写作、演讲报告、辩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看待各种事件的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表现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成功经验以及个人成长的经历。也可以从社会各行各业聘请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某个领域的杰出人士,针对某项专题,以报告、讨论或座谈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还可以将相关法院的审判活动“搬”到大学校园来,让大学生亲身体验。这些专题活动应该紧扣学生关注的焦点,紧扣理论学习这根主线,把思想性、艺术性、大众性融于一体,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活动延伸到学生社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更有利于活跃学校的学习空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可以建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法律爱好者学会”、“廉政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勤工俭学协会”等等。以学生社团为平台,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骨干,锻炼学生干部,推动学校学习理论的深化和拓展。

  3.调动各种资源,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教学。针对大学生最喜欢的获取信息方式是“实地考察”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社会为课堂,安排学生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具体形式有:

  (1)参观考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形成最直接的印象和最强烈的感受。参观考察不失为一种校外社会实践的首选方式。在内容和时间方面,参观考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不定期地开展;在形式方面,学生可以自己分头组织,也可以集中开展;在参观对象方面,博物馆、纪念馆、大型工矿企业、新型村镇等,都可作为参观对象;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丰富生动的现实案例,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接受劳动观念教育、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2)假期社会调查。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自由意识强,了解社会的意愿强烈。在寒、暑假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要鼓励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增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假期社会调查,应注意点面结合,增强实效。在面上可以让学生分散进行调查,以就近就便、讲求实效为原则,鼓励学生回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社会服务。由于参与的人比较多、面比较广,因此这种实践形式事先要由教师专门布置好实践内容和要求。在点上可让学生集中进行调查,可以采取小分队或者调查小组的形式,既可以由学生工作部门、学校团委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队,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深入基层,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这种形式,调查人员应事先做好准备充分、周密组织、明确人员分工,有条件的可以组织教师直接指导,进一步增强实践效果。

  (3)建立教学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即刻解决当前的某些问题,而是要能够形成长效机制。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在地点选择上,实践基地一般应设在高校所在地或者离学校较近的地区,这样便于开展相关活动。在组织上,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学生亲自投身于社会活动中,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总之,通过教学基地,要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在社会中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切实认识到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领导地位,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①该调查数据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张爱萍、刘玉青等人的调查报告《资讯社会下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调查分析》。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课 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 实践 理论 思想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