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关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论文

关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11

关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病原微生物。作为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其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微生物学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应用到了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并且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要想保证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如何有效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很多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人员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上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作为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一员,我们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就如何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升整体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与探索。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有效提高其实验教学效果,首先要弄清楚目前大学本科阶段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目标。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主要要达到以下目标:①让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核心是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健康的人格。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对人文教育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许多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于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传授,而忽略或弱化了其中的人文教育。这样必然降低了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基于这一考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人文教育在教学中的自然融入,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把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育人体系上来。

  1 实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与构建

  由于现阶段我国大学本科阶段的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所以要想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必须有效提高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实验课安排一般是依照理论课的进度进行的,所以有时会把关联不是很大的实验放在同一课时,如此学生感受不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加上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是已知的,实验课很容易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大大减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根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程序与原则,以及个人实践过程中思维的发展特点,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安排。按时间顺序分别为:微生物形态学检查方法、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细菌的生化鉴定、微生物的血清学实验、细菌的分布及环境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常见病原菌的染色标本的观察等,另开展1-2次综合设计性实验。并且由于实验教学一般与理论教学有一段时间差,这时学生对本门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第一次实验中首先让学生讨论这样的实验安排的目的,使其在实验开展前对整个实验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样的实验安排,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同时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人类对微生物发现的基本思维过程,引导和还原学生对于实践探索性的认识。

  2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过程,所以,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1]。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实验大多是一些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结果是已知的,从而会大大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提高验证性实验的实验教学效果,必然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1 在实际教学中强调赋予传统验证性实验以新的内涵,通过在思想上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来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压滴法观察细菌的动力,原来许多学生只是观察到了运动的细菌就结束了整个实验,很少有学生注意到细菌的运动特点,这样整个实验操作技术可以基本掌握,但是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老师可预先通过问题的方式进行引导,并将其与细菌鞭毛染色标本片的观察结果联系起来,这样在两个不同实验间建立起了有机联系,并且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鞭毛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特点与其运动特点之间的关系,并在课后设计实验进行论证。这样将一个普通的验证性实验有效地转化为综合设计性实验,真正达到了老师开启了一扇窗户,学生发现了整个世界的效果,不但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对实验的关注度,同时还弥补了实验教学安排相对固定的不足。

  2.2 通过实验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如学生当堂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指出同学在实验中的不足等,增加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实验学习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心理张力,提高其实验参与度。

  2.3 通过带教老师的行为规范来影响和带动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验操作熟练、规范,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及工作态度。此外由于自身知识的限制,不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学生纠正其固有思维并获得新知识的最佳时机,作为教师要理解并及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2.4 临床实践教学的开展。由于医学的最终服务对象是人本身,因此其实际技术与方法的应用并不仅仅只是考虑到技术方法的正确性上,作为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医学微生物学的一切技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必然遵从这一原则。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入疾控中心及医院检验科参观学习,一是可弥补学校实验教学由于资源的不足和课时安排的限制性而导致的不足,二是可使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相关实验知识及技术的管理规范及社会价值所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

  3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体现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

  过去的实验考核比较侧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考核,主要是采取平时和期末实验操作的形式,改革后的实验考核方式应该体现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应该增加实验理论考试,考试内容方面除了传统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与方法、注意事项等,还应该加入一些临床常用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实践应用现状、前景等新内容。另外,实验理论考试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条件,把教学内容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好使考试的题目具有新颖性和启发性。平时的实验考核除了考勤、实验报告等之外,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团队的形式单独计分考核。同时将期末的实验操作考核自然融入学生的正常实验安排之中。其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可以缓解一部分同学对于考试的紧张心理;第二,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实验中保持一定的心理张力,有利于提高其实验的参与度。

  总之,通过初步探索,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方面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实验内容及教学安排,赋予了许多传统验证性实验以新的内涵,如如油镜的使用及保护、细菌动力及其鞭毛结构观察与探究、紫外线杀菌实验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讨论式、问题式以及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临床实践教学的开展及考核内容与方式的改变等方法与措施的采用,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其创新精神、人文关怀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展,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好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拥有健全的心理、全面的知识以及持续发展的潜能。

关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微生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改革 实验 医学
最新医学论文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护场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寒包火理论探源及其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糖尿病管理模式
运用通降理论诊治慢性胃炎的探讨
保健食品相关的原料范围界定和注册管理探析
疫情下突发传染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
复工复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评估
流感及流感疫苗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针灸临床带教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热门医学论文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Caspase ,BCL-2蛋白家族与细胞凋亡调控机制
高血压与X综合症
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体育锻炼
吸烟与眼部疾病
儿童溃疡病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军团菌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