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思想政治方面帮助大学生成长,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的党情、国情,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了解当前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复杂性,并且,在复杂的情形下学会甄别国家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牢固树立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思想塑造,从实际效果出发,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灌输方式,在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综合性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对于自身的职业角色有更高的定位和更扎实的教学和科研功力。

  一、大学生对待政治理论课的抵触情绪及其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毫无疑问,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当前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令人担忧,在国内社会经济转型、利益结构迅速变动、贫富差距比较大的社会情境下,国内社会加速转型引发多种矛盾积聚,加上90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有一种特别的困惑。他们在工具理性、个人主义、竞争哲学和世俗追求等方面都很张扬,同时,政治冷漠和政治迷茫问题也比较突出。他们从学龄儿童时期开始,在一切为了升学,为了“学而优则仕”、“幸福物质化”的心理驱动下,升入大学以后,这一群体出现了许多精神生活方面的内在混乱,甚至一些人自嘲是“追求物质丰富的一堆肉”。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使传播越来越快捷和廉价,大学生也在便利中获得更多信息。但是,这个便利并没有减缓他们在价值标准、道德原则规范等方面的内心冲突,也不会自动坚定他们的理想道德信念。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焦虑和迷茫,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试图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塑造和政治教育,使得这些90后大学生,将来能够担当起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

  (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灌输方法的消极反应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延用灌输方法已经60多年了,许多一线教师认为“过去就是这么讲课,现在仍然这么讲课,以后还会这么讲下去”――单一的灌输模式使用了很长时间。从灌输的内容来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讲的比较多,对于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考虑不够。在讲解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方面,又存在宏观问题和远期问题讲的多,而对转型社会出现的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社会阶层固化、网络乱象、社会诚信缺失等现实问题、热点和焦点问题讲的太少。没有针对性地对于大学生如何解决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和问题设置教学内容。从灌输的方式来看。由于一些教师满足于照本宣科,机械灌输,没有钻研专业技能,没有能力把远期目标与现在的形势衔接,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讲清楚。这样,许多学生感觉上课就是“被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抵触情绪很明显。一些人在十分无奈的心情下来“混学分”,“在座”但是根本没听。虽然这是一部分人的表现,但是从设置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是不理想的。

  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生动性要求不高,甚至没有要求。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动态的、情景式的教学氛围里面,使学生很容易就“进入”30年前、60年前、甚至100年前的背景时期,跟着教师的设计思路进行思考和学习。新世纪以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快发展并被引进大学课堂,课堂的吸引力成倍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社会运行规律、社会生活原则,属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非常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但是,在现实的许多课堂,还有一部分教师只使用粉笔、黑板,只是靠独自“诉说”的方式整节课“填鸭”。显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活化在灌输方式下难以产生实际的教学效果。目前,全国教育界都在讨论怎样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单一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也十分不利。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的两种方法

  (一)案例教学方法

  从大学生的生存、生活、发展的需要来看,案例教学方法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案例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者,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对所学的知识的主动建构。案例教学法具有主观性、情景性、社会性、交往性等特点。

  案例教学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自己应该做好必要的教学准备,要对于使用的案例进行熟悉,找出几个关键点,设计在哪些点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并根据经验预想课堂效果的几种可能性。教师需要把案例的背景资料给学生,或者指导学生到什么渠道自己去找哪些资料;第二步,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在教师和学生分别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的前提下,在组织案例讨论方面,教师要起到主导课堂进程、方向的作用,如果学生为一些不重要的枝节问题争论,还要将“偏”了的话题拉回来,并将主题讨论进行下去。对于不参与讨论的学生,要通过适当的方式,鼓励他们参与进来。教师要平和、亲切、自然,具备教学导师的主导力、吸引力或者类似“导演”的控场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要常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边,在讨论中“自然”地记住一些学生的名字,这样,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要使尽可能多的人参加进来,而要避免的是两个极端:一是冷场,没人发言,则课堂搁浅,教师和学生都尴尬,时间就不知不觉浪费了,这意味着虽然设计和预想的挺好,但是实际教学则完全失败。要避免的另一个极端是,有的学生太积极了,另外有的学生太不积极了,导致只是那么积极的少数几个人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和发言机会,而另外的多数人没有参与,还在局外“呆着”。只有比例很少的学生发挥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案例教学的第三个步骤是点评。对于教师来讲,要在极其短的时间说最“点睛”的话,把讨论中的亮点表扬充分,把讨论中还需要补充的要点,以自然的衔接方式补充进来,使学生听了这个评价或者评估,对于自己的学习有肯定性的自我评价,同时,在老师点评之后,感觉课堂的讨论、交流是一次很有价值的共同学习,很有收获。恰当的点评,应该使多数学生爱听,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听了之后,对于他们分析问题的思考角度、方法、能力等方面有所帮助,使他们听了之后感觉很愉悦,听到了老师的鼓励和期待,很想继续努力把更加具备深刻思考、更加合作、更加会沟通的“优秀的自己”展示给老师和同伴,使他们很喜欢这个课堂。   (二)实践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和现实性很强,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可以起到使学生看问题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效果。在社会实践的方式方面,以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有多种类型。比如,按照空间和活动范围划分,社会实践教学可以氛围课堂上的实践教学、课堂之外校园之内的实践教学、校园以外的实践教学;如果按照传统与和新颖的特点划分,又可以分为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教学和利用网络的虚拟实践教学;如果按照实践教学的功能划分,又可以区分为引导性实践教学、认知性实践教学、评价性实践教学、养成性实践教学等。

  以校外实践方式为例,实践教学又可以再细分为几个小的类型:第一,到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考察;第二,到改革开放的企业单位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调研;第三,到发展比较快的新农村调研;第四,到公益机构志愿服务以及其他社会服务。实践教学方法的参与性是十分重要的,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十分必要,那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如何实施教学计划就应该在课程开始之前确定,以避免仓促之中造成顾此失彼。在课程开始之后,还需要跟进调整。比如,我们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校外的社会实践,就是在开学第一次课,面向全体学生讲解社会实践的意义、目标、实施方法、考核评价办法等概况;然后,给学生几天时间考虑,自愿结合组成学习小组,选举小组长,选择实践单位,草拟实践提纲(即活动策划书)。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本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经过几年的摸索,学生自主结合进行社会实践的方式,对于调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积极思考、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思考人生起到了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责任担当

  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学生弄清楚,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中国为什么在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我们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有许多具体矛盾、困难需要克服,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发挥主动性和提高教学能力。

  (一)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是首要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所有课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公共性都是其他各种课程不具备的。四门政治课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这种面向所有学生的相当大的学分量,究竟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实际效果,一线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主要影响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走入社会之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后的“系统培养”的场域,也是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学习过程,是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理论学习过程。在大学生思想成长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导、引领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坚定性是首要的素质。

  (二)较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必备业务素质

  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很不成熟,处于从朦胧幼稚向比较成熟转化的阶段。他们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一些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比较明显的抵触心理,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感到厌烦和漠然,为了得到学分,不得不坐在课堂里面,消极的学习态度毫不掩饰。这种情况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钻研教学方法,吸引和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控制教学过程,督导教学的实践环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长期单一填鸭模式,改变成为生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学习的模式,在教学改革方面,应该多向同行学习,多反思,多与学生交流并获得反馈,以不断改进的创新的方法从而更加有实际效果地完成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课 思想政治 理论 思想 政治 高校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