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历史眼光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文

历史眼光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13

历史眼光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习近平强调,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11月24日在主持中央领导集体学习时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正确对待历史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在如何对待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却不时出现刺耳的噪音,这就是以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走到“纠正”社会主义,认为我国不该过早地搞社会主义,而应该让资本主义充分地发展;从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走到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走到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这股错误思潮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迷惑性和渗透性。因此,培育历史眼光,用历史的观点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何谓历史眼光呢?历史眼光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把认识对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在一起,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历史运动过程来看待。“历史眼光”就是一种正视历史,累积经验的眼光;就是一种把握历史规律,启迪未来的眼光;就是一种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眼光。一句话:历史眼光,既是一种“向后看”的眼光,也是一种“向前看”的眼光。

  一、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从历史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至今已是55周年。如果顺着历史延伸,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共66年。66年的风雨历程,以两个重要的历史标志为界,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基本小康”的实现、迈进新世纪,大体可以划分三个22年。第一个2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22年;第二个2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实践的22年;第三个2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22年。[1]

  第一个22年从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22年。这22年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革”前十年,即1956-1966年;第二阶段是十年“文革”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两年徘徊时期,即1976-1978年。这22年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失败的教训。

  第二个22年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基本小康”的实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实践的2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结束了两年徘徊局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全面发展的轨道,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

  第三个22年从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实现“基本小康”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22年,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2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即“基本小康”。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体用20年的时间,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科学审视历史的成功与失败,累积经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眼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历史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向后看”,可以总结出影响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人们开展工作、进行实践、推进事业能不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能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直接途径,即自己进行探索和实践;二是间接途径,即学习和借鉴前人和他人的认识成果。无论通过哪条途径,历史眼光都不可或缺。今天的人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进行思考和实践的,前人的成功经验是宝贵财富,前人的失败教训也是宝贵财富。重视历史,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成为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重要前提。

  在第一个22年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随着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其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勇于创新,提出了冲破对苏联模式的迷信,走自己的路,为解决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了理论前导。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识到苏联模式有许多弊端,提出了“以苏为戒,不能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强调学习苏联经验时:“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能学。”[2]《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至今仍然是指导我们进行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其三,在实践上开始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些伟大成就。如“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两弹一星”成功试验,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等。当然探索过程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训。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缺乏深入的认识,出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上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急于过渡的倾向,导致了经济工作中的一系列失误,导致了“大跃进”、“人们公社”甚至“文化大革命”这样重大的全局性的失误。   在第二个22年中改革开放的成就有目共睹。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都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文化教育体制、从沿海到内地,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大。开放也从最初的试点发展到全方位、多领域、宽口径的格局,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20多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按当时汇率计算,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800美元。这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道德水准普遍下降、农村相对发展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效率与公平矛盾依然突出。这些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改革开放本身带来的,出现的问题和失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任何否定改革开放,任何“反改革”、“全盘西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邓小平说“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我们既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改革开放进程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要谋求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科学发展。

  历史是一种存在,不是一种虚无,它不应该被忘记,更不应该被抹杀!一方面我们就要看到历史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但是也要不能因为过去某些历史太荒诞、太遥远而置之不理;也不能因为过去某些历史太耻辱太悲剧而讳莫如深;更不能因为那个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而不予回首。一位伟人曾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其实,忘记了便有可能重来,铭记过去的年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阵痛与灾难,反思曾经发生的野蛮、愚昧和荒谬,回顾每个历史人物所经历的历史悲喜剧,对于我们真正地认识今天这个时代,吸取历史教训,在未来的发展上选择更加理智和有益于国家、人民的道路,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正是对于某些历史的模糊认识和不应有的讳莫如深的回避态度,不仅造成了一些人对于历史的无知和疏离,甚至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时代选择。

  三、科学认识与把握历史规律,启迪未来

  所谓历史、现实和未来,昨天、今天和明天,既是紧密相连的,也是相对而言的。由此来看,所谓历史眼光,就不仅意味着“向后看”,而且还意味着“向前看”,即把今天的实践看作正在形成的历史,高度重视并努力把握其对未来的影响和作用。今天的人们在继承历史,同时也在创造历史。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应当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对历史负责,努力使自己所做的一切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为后人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条件。那种只想“乘凉”、不想“栽树”,甚至“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人,是缺乏历史责任感的,也是谈不上具有历史眼光的。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十六大到十七大的五年间,经济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GDP到2007年达到24、66亿元,人均GDP超过2010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是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2003年-2007年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以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07年的13 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 140元,在校大学生从1978年的4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 144万人。一句话,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5年以来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途中又结硕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新探索和新概括,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承担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发展国家的重任。党是一个组织,是由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组成的组织,所有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就是在为将来撰写历史,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此,作为共产党人必须有历史责任感,应当对历史负责。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责任重于泰山”,这里的“责任”就是指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在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对历史负责和对人民负责二者是高度统一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对历史负责也就是对人民负责。如果我们没有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所作所为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那么我们的党就会失信于民,而我们也可能成为“人民的罪人、历史的罪人”。

  四、培育历史眼光,是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三者的统一

  培育历史眼光,一方面要学习了解历史知识。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培育历史眼光,关键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善于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积极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的经验教训,真正站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高度,观察、认识、研究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另一方面,从哲学层面上说,历史眼光就是唯物辩证的眼光,即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来认识和把握事物。历史由无数事件和人物组成,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不能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来看待,而必须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中去分析,这样才能看得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入。因此,培育历史眼光,除了学习了解历史知识,还应学习掌握哲学知识,培养树立辩证思维。   “历史眼光”不是孤立的眼光而是联系的眼光。历史是一个点,无数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形成了人类历史的长河。面对孤立的、单个的历史事件,只有用历史的眼光,把历史事件放到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之中去考察,作纵向、横向比较,作前因后果的分析,作发展情况、影响程度的评价,才能真正认识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历史价值和目的。要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成立以来两个22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进步。尽管我们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无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而且这需要从大处着眼,把这三个22年放到“两个100年”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5]“两个100年”,就是1840―1949年这100多年和1949―2050年这100年。这两个100年历史有两大两个历史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个历史性任务。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毛泽东的未竟之业和思想财富,同时以新的实践为基础进行新的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探索和开辟这条新道路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这个民族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从1949年算起,没有100年时间不行。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要持续奋斗到2050年,才能最终解决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提出的历史任务,而且中间不能再折腾。放到这“两个100年”的背景下来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三个22年,我们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改变我们民族悲惨命运,让我们民族不仅能够抬起头来,而且能够大踏步走进世界、与各大民族齐头并进的一个壮举。

  “历史眼光”不是静止的眼光。从纵向看,历史眼光应该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观念,一种发展的眼光。任何现实都是历史发展的现实。不懂得过去的历史就不懂得今天的现实,也就不懂得未来世界向何处去。总结历史是为了指导现实、开辟未来,是为了“向前看”。历史必须与时代、现实和未来紧密结合起来。对历史问题的考察与研究,应始终充满着时代精神。面对大量存在的静态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才能挖掘出厚重的历史积淀,从而于平凡中见神奇,在深遂的历史纵深感和厚重感中理解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没有这种历史发展的眼光,就无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22年的历史发展,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22年的历史,就无法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第二个22年与第一个22年不是一般的承继关系,而是在中国大地发生的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既是对过去建立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变革,又是对过去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句话,没有前22年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就不可能有后22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胡锦涛说:“没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同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同样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和谐与矛盾、成功与失误,没有第二个22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也不会有最新的一个22年的再造辉煌。

  “历史眼光”不是片面的眼光而是全面的眼光。从横向看,应该把小范围的历史放在大范围中考察,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来考察。如果过分强调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没有把中国历史放在整个历史时代、整个世界体系中来考察,就会缺乏全球性的视野,缺乏融会贯通的气势。如果过分强调强调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忽视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这样就无法真正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任何片面的眼光都无法使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更何况利用规律以开辟美好未来!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是多样化的,人类文明也是具有多样性的,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改革探索就是在丰富世界文明。我们了解与参照东西方各国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文明进程和发展道路,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视角,思考我国现代化的选择。中国现代化的路要怎么走,是需要有全面眼光和全方位视角的。立足实际,以全面眼光来看待中国和世界,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更好。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以自身的发展赢得世界的目光,同时也要在世界的发展全局中找准定位,我们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要大力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全面的眼光还包括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决不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的现代化,而必然是一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全面现代化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是畸形发展的事业,而是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不但经济建设要上去,民主和法制建设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也要上去,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也要搞好。

历史眼光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阈 发展道路 中国 社会主义 眼光 道路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