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论“心理委员”的有效管理与培养论文

论“心理委员”的有效管理与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15

论“心理委员”的有效管理与培养

  相对于高校心理的工作队伍来说,心理委员是其视角的延伸。与此同时,其也是心理危机的管理网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坚持着被教育以及自我教育,这将充分的调动了大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心理委员的管理与培养,则需要把握好如何才能将原本一些非专业与松散的新角色的队伍打造成为“阳光团队”,进而认真落实好每一项具有关键性的问题。

  一、心理委员需正式被吸纳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对于心理委员来说,其管理不妥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整个队伍的学生机构不同于学生会等封建传统制。变相说来,即师出无名并且对于民间的组织色彩过于强烈。为此,有些学生兴趣盎然的要当选心理委员,但结果却是“无名无分”。无论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明显毫无底气与自信可言,这将严重影响整个工作的积极性与工作性的效果。

  相比较而言,有些学校将心理委员摆放在与班级中唯一可以与学习委员并驾齐驱的地位。可是即便如此,仍然有些学校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来进行班级整体制度上的调整。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则需要将其摆在某种明确的位置上对其进行明确的认定。如此,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名正言顺的效果。例如: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可以划分为几个部门:宣传部、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与研究中心、团委、教务处、医院以及保卫处。而在大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与研究中心中又相对存在着兼职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协会、特约心理保健员以及院系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四个职位。而院系心理健康工作小组中也包含特约心理保健员。相反,特约心理保健员与院系心理健康工作小组中同时包含了心理委员。如此便形成了一条新型的在校园心理危机的干预中可以克险的体系。

  二、对“心理委员”的有效管理与培养

  对于“心理委员”来说,目前其所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心理中心的“信息员”。在其管理与培养方面,更加应该加强素质的拓展训练而进入“素质拓展训练营”。

  (一)心理委员的产生以及其入门的管理

  作为心理委员的首要任务则是产生与入门。在每年的新生入学以及所在班级的班委会产生后,便会优先选择班长来作为心理工作小组的推选心理委员。然而,入门的首要工作则是通过工作培训以及理论学习手册,对心理委员的全程指导与培训。

  (二)心理委员的管理与归属问题

  在心理中心具有负责心理委员的培训与管理的专门培训部门。相对的,在心理委员统一的进行培训之后,培训部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在理论与专业知识上对心理委员进行更为完善的辅导。

  (三)成为“素质拓展训练营”的队员进一步实现自我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立足点正在向心理教育尝试一个新的过程即“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其训练周期为一个学期。在这当中,会从遴选开始,逐步走向结业升级等都会有一个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方案。这样的结果在大学生中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为了对心理委员进行疏导并提升其心理素质,则要在管理与培训中提出训练营的训练法案。如此,将极大地提升了其心理认识与成长。

  (四)团队的训练队员

  在对人际与自我认识等方面比较有需求的同学则在对心理委员管理和工作中被编队并进入团队之中进行训练。如此,便为了其可以在不断的训练当中提升并超越自我。尽管如此,在心理委员的选拔中其凭借着优异的基本素质以及工作能力进入到团队,并不意味着其没有自身的压力与困扰。如此来说,若是将其进行分批分类的归入到训练的团队,则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问题,更加可以借此机会来模仿团队的某些简单化操作。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一发展为主的团队训练中的普及率以及涵盖的各方面东西。

  三、心理委员管理与培养的深层体会

  (一)心理委员的工作管理以及其职位的介绍

  心理委员作为一个可以随时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互动的职位,可以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素质拓展中心管理的共同组织领导下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此职位要求其要具有乐于助人并且为人主动热情的基本特征。尤其是要从内心中去自愿想要帮助别人,这是作为心理委员的第一要求同时也是最基本要求。

  (二)心理委员的发挥作用取决于对心理委员的定位

  若单纯的将心理委员定位为信息员和宣传员的话,则很容易会拉开心理委员与同学之间的距离,甚至会被冠上某些影响不好的“外号”。如此一来,便会进一步影响心理委员的积极性与工作性的开展,更加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其自身本职工作的开展,进而无法顺利进行。例如:同学们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动态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联系。而二者皆属于心理委员的纽带作用,即:上下传达、同辈关怀、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推广、以自我成长带动他人成长。

  (三)加强并促进心理委员的成长与培训

  心理委员是具有特殊性的一项工作,同时也需要一些专业性以及初步的保密与评估。若培训无法跟上,则会造成信息混乱的局面,同时也会影响其正面形象。因此应加强培训与管理而获得其自我成长。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校园中的心理委员的培训评价工作等机制还尚未完成较为完善的统一模式。因此,心理委员制度以及工作机制则是相对重要的。现如今,加强其管理与培养并且能更好的完善其所承担的职责,则能更好的让每一个心理工作的部门都开拓思路并且用尽自己的心去经营及完善。如此心理委员制度将不会形同虚设。

论“心理委员”的有效管理与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有效 委员 心理 管理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