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探索与反思论文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探索与反思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16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探索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191-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后,至今已近10年。关于“05方案”中课程调整、定位、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改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1]-[4]。本文拟从教学一线实践出发,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为例,探索思政课教改实效实现的方式和途径。

  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必须严格遵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具体到《纲要》课程就是:“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通过对主要历史事件的分析,发现和掌握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认识近代历史演变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理解“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看待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任课教师,大家都明白《纲要》课教学中史论结合的重要意义,对于实现史论结合也有各自的切身体会。但是,衡量《纲要》课教学是否成功不能仅仅停留在抓眼球、讲故事、凑热闹的形式流弊,而是要看学生是否能够自觉地认同课程内容,是否能够自觉地用课堂教学中的视角、思路和理论认识和看待历史与现实问题。为达成这一目标,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备课质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结合现实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现实中,《纲要》课教师的教龄、经验、学术积累、专业方向、个性特点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是目前各类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构成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说教师队伍存在“不平衡状况”。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必须在鼓励教师个体摸索个性化教学的同时维护教学工作的严肃性、导向的正确性。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以集体学习、共同讨论、集思广益的形式回顾总结前一阶段教学成果的得失,做出准确的评价,有的放矢为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寻找着眼点和突破口。也就是说要遵循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接总结的程序推进教学工作。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中,仍然学要不断重温《意见》的精神,探索更好的贯彻意见精神的方式方法。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疑点、难点要进行深入的讨论。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师要多贡献自己的心得,其他教师则从中进行比较、自查,找到问题,分析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在遇到教学环节出现的争议时,先不基于得出结论,而是以学术探索的精神反复讨论,在教师团队内部取得共识。如果仍然难以达成一致,必须勇于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甚至教材编写成员请教。这样既有利于一线教学顺利进行,也有助于教材在以后的修订中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教材的实效性。

  要特别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热点问题的历史联系,使教学贴近现实。近代中国面临的首要矛盾就是中华民族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近代中国屡次遭遇外侮而不断遭遇失败正是国家、民族、社会发展水平严重迟滞,最终极大落后的必然结果。反复强调这一基本认识,才能逐步领悟到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中华民族追求伟大民族复兴正义性和必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摆脱不了落后挨打的历史铁律;打铁要靠自身硬,没有国家与民族的统一、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仍然摆脱不了受制于人,处处羁绊的枷锁。再如抗日战争专题,尤其需要联系实际。近十年来,日本政坛日益右倾化,不断在领土、历史问题上挑衅。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都与抗战史直接相关。我们在教学中要揭露日本右翼势力对战争的美化、对领土问题的曲解。在具体解读中,要移到学生分清日本政坛右倾的原因极为复杂,但这绝不意味着日本人民已经完全顺从了右翼的操控。此类现实问题完全可以采取课堂发言、学生辩论,教师点评等互动方式加以深化。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基本观点,还能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政治理论教育也将会产生实效性和实效性兼顾的效果。

  注重多媒体教学效果。思政课以大课为主,学生数量多,必须有高质量的多媒体方案进行课件设计,才有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教学效果。注重教学节奏。在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前40分钟,应该着力阐述理论,理清思路。之后,则要发挥多媒体的课件的直观性、趣味性特点,通过图像、视频展示,穿插细节讲述和理论补充,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让本节课程内容能够真正入眼、入心。

  二、兼顾学生实际,实行分类教学

  目前学生的实际是在中学阶段由于分科原因,文科生已经较为系统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理科生则对于历史知识较为陌生。这只能说明面上的一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反应看,对《纲要》的认可程度除了受到文理分科的影响之外,更与学生个人兴趣和任课教师的教学吸引力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理科生因为历史知识欠缺,反而表现出比文科生更浓厚的兴趣和更多的教学配合积极性;文科生对于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作者所在的学校先后实行过分专业教学和选课教学两种形式,使得我们得以比较这两种分班模式的优缺点。

  前一种情况下,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针对学生学科专业的差异准备两套教学方案,甚至课件。在对理工科学生教学时,实际上是将中学历史教学的缺环和《纲要》课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根据我们的体会,理工科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对具体历史现象的兴趣很大,对于《纲要》课教材本身的认可度也更高,但是掌握理论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反观文科学生,则普遍反映课程基本知识是对中学阶段历史课的重复,对于建筑在基本知识基础上的理论阐述认可度较低,讲通理论,在思想上获得学生的基本认同尤为重要。实现的途径是要在表达上拉开与中学授课的距离,让学生确确实实的感到课程并不是对以往学习的重复,而是内容深化和提升。具体讲就是要尽可能使用与中学不同的话语表达、大力突出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适用性。举一反三,凸显理论的价值。   在选课班上课时,要做到同统筹兼顾则应另选思路。单纯的史论结合或者理论深化式的讲述往往顾此失彼,理科生感到困惑、文科生又觉得浅显。我们的体会是针对选课班学生构成专业的多样性,可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优化教学效果。进而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类似小组设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再组织,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思维上的相互启发、知识上的相互补充来实现课堂讨论。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作用,小组设计可以建立起架构,明确成员的具体角色。在根据讨论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赋予学生小组长、质疑人、总结人等不同角色,承担各自的任务。从而避免了学生参与度不同而出现的表达不均衡情况。学生总体反映效果较好。

  三、培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05”方案所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机器非常紧密,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其中《纲要》课教学与《概论》课的内在联系尤为重要。《纲要》课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概论》课的理论提供了背景框架,所以对理论背景认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概论》课的授课效果。由于《纲要》课的内容呈现了历史课的面貌,在对于重大史实的讲解上就容不得出现严重偏差。

  目前,思政课教学中的实效性提升缓慢的原因之一往往与任课教师的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高低有关。例如,新闻中“‘国军血战诺曼底’竟成考试题”①就出现了会考试题中国民党52军参加诺曼底登陆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历史笑话。实际上,这种荒诞现象的产生尽管并非出自高校思政课教学,但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为新入校大学生历史知识的准确性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敲响了警钟。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加强教师专业学习、培育专业素养,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在基础性、原则性的历史知识掌握上不能似是而非,甚至人云亦云,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实际上还是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能对书本之外的,尤其是网络上铺天盖地钓鱼文、穿越剧等等信息的批判性阅读能力,而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必须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

  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5]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满怀教育引导学生的情怀,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接地气”,要以学生为本,抓住大学生青春向上、思维敏捷、勇于探究等特点组织教学,下大力气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客观评价的能力,充分满足学生的受教育心理,集中实现《纲要》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等三大功能,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找到了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探索与反思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政 实效性 实效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