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论文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18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快速推进,商业银行开始有意识地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对信贷业务从严控制。在信贷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信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在商业银行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贷人员素质不高、贷款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影响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1.1 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亟待提高。目前商业银行高素质的信贷从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上级行,而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伴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提高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素显得尤其迫切;二是少数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欠缺,风险防范意识差;三是商业银行不能及时对基层信贷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是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就让基层信贷人员从事信贷业务工作,这势必容易造成信贷风险。

  1.2 信贷管理意识存在偏差,信贷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业银行同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同业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于是千方百计争揽大客户就成了商业银行的普遍现象,误以为所有的大客户就是优质客户,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会给日后的信贷管理埋下隐患。与此同时,在信贷管理实际工作中,有的商业银行还存在信贷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一是对商业性贷款中的借款人、保证人的资信状况、担保能力缺乏可行性的调查评估,过分依赖关系和熟人,对贷前调查不够重视或对调查报告内容没有认真核实。二是信贷人员贷后检查不及时、不全面,大部分信贷员重库存核查,轻企业资金应用分析;重本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轻关联企业的经营调查,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1.3 贷款贷后跟踪管理滞后,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商业银行普遍热衷于贷款投放,而忽视贷后管理这一重要环节,贷后管理处于一种盲目和随意状态。与此同时,在信贷档案管理上,信贷档案的有效性、序时性、规范性、全面性未得到具体体现,档案资料不够完整;信贷档案分类和管理责任不够明确,存在档案长时间抽走无人过问的现象。

  2 针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应采取相应对策

  2.1 明确目标客户,提高信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信贷风险的发生,多是由于贷前调查把关不严,对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给信贷资产的安全埋下了隐患。要想搞好信贷管理,必须严格目标客户筛选,严把信贷准入关。一是每年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对辖内客户群体进行细分,排出支持、适度支持、限制、退出名单,并以此为尺度,严格掌握各类融资的进与退。二是严格规范客户经理的贷前调查分析,要求客户经理提供完善的贷前调查分析报告,报告中要涵盖客户的基本情况、财务分析、市场前景与贷款用途、生产经营、投资决策、历史信用记录、融资情况、流动性等情况,同时对主要负责人的信用情况等方面也要有充分而详细的分析,形成具有客观价值的分析判断结论,为贷款审查审批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三是严格执行信贷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以贷款“三查”为基础的信贷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信贷管理操作流程,加大对大额贷款管理的现场检查、评价和问责,并与高管人员履职评价挂钩。坚决杜绝先贷后批、超比例发放、超授权发放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基层信贷员、部门审核人员还是审贷委员会人员,只要是违规发放贷款,就要毫不犹豫地落实处罚措施。

  贷款投放固然有其重要性,但这并不是说贷后管理就变得可有可无。商业银行对待贷款投放正确的态度应是既重贷款投放又要加强贷后管理。为进一步实现信贷营销与风险防范的和谐统一,商业银行要成立由行长任组长、分管行长、风险主管任副组长、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和有关部室人员为成员的信贷审议小组,对每笔贷款调查环节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体审议,积极寻求风险规避措施,对存在信贷风险又不能够达到风险可控的一律否决,不再上报上级行审查审批。

  2.2 强教育培训,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随着形势的发展,必须制定符合商业银行经营实际的制度,并强化制度执行力,切实防范经营风险,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提高科技水平,为商业银行业务营销、经营决策、内部管理、增强服务功能提供技术支持。商业银行要以信贷业务技能及管理等为重点,适时开展基层行领导和信贷人员集中培训,狠抓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以此促进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水平和资产质量的提高。

  2.3 建立构通机制、严密的风险控制机制。强化信贷管理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首先,要引导其正确认识信贷风险,切实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建立高效的内部流程沟通机制。重点做好“现场、电话、工作联系函以及高层会议”四个方面的有效沟通。一是进行现场沟通。在贷前调查阶段,要求客户经理在现场充分了解客户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就准入政策、产品配置等多方面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让客户了解信贷政策和结构调整要求,根据客户经营需要合理配置产品及授信量。二是贷后实行电话沟通。为提高效率,对预警提示事项的核查处置意见进行电话沟通,达成有效一致意见,对到、逾期及欠息贷款坚持移动预警提示的同时,就逾期、欠息及未评级的原因和具体化解催收措施及时进行电话沟通。三是实行工作联系函沟通。对贷前、贷中、贷后平行作业过程中现场和电话沟通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审查申报方案不客观、不全面的情况,要通过向经营部门发送工作联系函进行沟通,最终达到收益覆盖风险的预期目标。四是实行高层会议沟通。对于重大项目、新产品需求及存量客户问题贷款的保全,商业银行要坚持审慎原则,由风险主管、信贷经营主管行长、风险、经营部门负责人、风险经理、经办行相关人员及客户组成会议沟通,对授信额度、产品配置、风险防范措施等通过借款人、贷款人及担保人等多方会议达成一致意见。五是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机制。为全面落实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把风险经理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职能延伸至信贷业务的调查阶段,与客户经理一起开展贷前调查。每一笔信贷业务都由参与调查的风险经理做出风险分析报告,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对难以控制的风险,由风险主管牵头纳入审贷小组会议进行讨论,为排除风险奠定良好基础。

  2.4 落实抵押担保制度,建立科学的业绩考评机制。一是在贷款投放阶段,由风险经理严格落实抵押担保,严格按照《信贷管理手册》等有关规章制度填制有关合同等资料,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整理上交档案资料,有效控制各类操作风险的发生;二是加强贷后监测和管理。由风险经理负责贷后的监督检测,充分利用资金监控与分析系统、法人客户贷款风险预警系统等监测手段对客户现金流、信贷资金支付、财务指标异常变化等进行分析和风险预测,按时提报有关领导和贷款经营部门,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按季进行风险预警。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要不断重视信贷管理工作流程,重视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管理,强化管理、经营、执行各岗位责任,为资产质量的持续优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出台《信贷全过程管理考核办法》,开展信贷全过程管理。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制订《商业银行信贷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考核验收表》;成立以商业银行行长为组长的尽职履责综合考核领导小组,整个考核工作要在行长的主持下进行。四是确定考核内容。根据商业银行员工的职责、目标任务、遵章守纪等设定考核内容,每人一张尽职履责记分考核表,每月进行自我测评、主管行长测评和考核组测评,然后进行季度和年度的综合测评,综合测评结果进行通报和公示。对于业绩突出的员工要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于业绩一般的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教育。从而在全行上下形成“后进学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工作氛围。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商业银行 信贷 对策 主要 银行 商业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