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钛合金企业精益化管理论文

钛合金企业精益化管理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18

钛合金企业精益化管理

  0 引言

  钛的密度较低、较高的强度,还具有优秀的抵抗腐蚀的能力,在工程运用上有广泛前景。钛的强度比钢的强度高出30%,同等体积的钛却比钢的重量轻了近40%,钛的强度比铝高出了近60%。通过在钛中加入铝、锰、铁、钼还有其他一些金属,就可以得到钛合金,钛合金强度更高,而且更加耐高温。钛合金特别耐腐蚀,当钛合金接触到空气时,就会在表面形成一种抗腐蚀的氧化膜。

  近年来,钛合金在造船业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螺旋桨、索具都需要钛合金耐腐蚀的性质。除此之外,由于人体不会对钛产生排斥,钛也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医学领域。

  在汽车工业中,钛合金被用来制造汽车的发动机气门、螺钉、悬挂弹簧和排气系统等等部件。钛合金组件能加强车性能同时也更加节油,振动和噪声也能起到缓解的作用。钛合金零部件降低了材料50%的重量,并且提高其使用寿命,允许更大的乘车空间和装载更多货物。

  钛合金材料非常难加工,因为钛合金的加工时间长,加工的成本也高,这阻碍了钛合金的推广。因此,要使钛合金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其广泛应用,除了提高生产技术和增加工业市场的消费量,钛合金公司内部实行精益化管理也非常必要。

  1 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通过去粗取精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的方案便是精益化管理中的“精”的内涵, “益”,就是效益,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增加企业收益。“精”是一种手段,“益”为目的。精益化管理就是用最低的投入来获得最高的产出,并且追求最快的速度,形成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灵活、全面、优质的服务及产品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把成果落实在经济效益上。

  2 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案例分析

  在企业精益化管理方面,有人曾经做过一些调查研究,通过对一家实施精益化管理的企业进行细致分析,以下称这家企业为XT企业。XT企业位于陕西省的一家民营企业,是国内生产摩托车及汽车部件还有采暖散热器的最著名企业供应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摩托散热器和零部件制造商和出口商之一。该公司以科学生产和管理观念为理论指导,改变了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并率先在本地区的工业企业中实行了精益生产管理的方式,极力与国际接轨。

  2.1 XT企业精益化实施过程。XT企业成立后实施的是粗放型生产管理模式,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市场,虽然取得较快速的发展,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产能的放缓,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成为了企业摆脱困境的关键问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考察实践,XT企业得出精益化管理是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结论,从而提出“推进精益生产,向‘管理’要效益”的发展理念。

  ①起步阶段――精益生产管理的样板线建立。XT企业在2007年7月份引进了精益生产模式,并在同年的12月建成第一条的U型线。通过建立这条样板线,大大缩短了产品加工周期,由之前的480分钟缩短到3分钟,企业的生产效率飞速提升;建线前作业人员单工序作业,建线后作业人员改为多工序作业。

  ②工序流畅化――以样板线作为基础。生产模式采取U型线替代传统生产,这种“单个流”单元生产的模式,不仅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浪费;U型线的生产模式下产品仓库到原料场缩短了400米的距离。经过合理编排计划、重新规划物资、缩减存量等各种途径,不仅减少企业员工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建立了一些管理控制的标准,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让员工对“自检”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单个流”生产,通过检验员抽检、操作工自检和上下工序互检代替了传统的品质控制手段,这样的“三检制度”可以实现工序内控制品质;“看板管理”是一系列反映生产线品质情况及其效率的图表,做到生产的可视化管理;运用检验台、抽检台等道具,通过对产品定期检测,第一时间发现品质问题,杜绝批量质量问题;呼叫警灯:通过启动不同的按钮反映不同的问题,工作人员在听到信号声后必须立刻到达生产线的现场,快速的解决生产线问题;机加车间的U型生产线建设成后,通过实践和调整,将全部生产活动融入U型生产线中。

  2.2 XT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成果。对生产方式、品质、物流等的改善是XT企业在实施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最注重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看板管理不仅极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人均产能,同时场地的利用率降低了,大幅减少了物流费,减少库存。企业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提升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降低了批量生产质量的事故机率。经过以上的精益化管理,企业顺利应对了这场金融危机,并且在行业中崛起。从2009年1月至4月,很多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企业出口减少的情况下,XT企业的业绩依然很骄人,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3%达到10520万元。XT企业在今后的管理和实践中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新产品开发流程进行规范,使得产品开发过程更加严谨,提高新产品的质量;这精确了由接收订单到生产计划的安排、入库和出库的整个过程,减少出错机率。

  3 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必要性

  从上面XT企业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加强管理的科学和精益化,是所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主题。在钛合金企业内推行精益化管理具有必要性,对于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和生产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有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精益化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以顾客满意作为首要目标。精益化管理就是把顾客的需求作为中心,要站在顾客的角度,而不站在企业的角度。要对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分析,找出哪里造成了资源浪费。创造出由顾客驱动的价值流。

  3.2 精益化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有利。精益化管理为的是企业绩效的最优。而管理的关键是消灭浪费,降低成本。众所周知的,企业的生产目标是赚取最高的利润,但最高的利润并不是竞争优势。一个企业实力是否强大,并不是取决于短期利润,而取决于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的能力。精益化管理刚好是有效的管理方法,从上面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采用精益化管理,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有两条途径:其一是提高产出量;其二是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使用第一个方法,那么唯有降低成本来实现增加企业利润。

  3.3 精益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现如今,发达国家的企业已发现,人力和原材料这两个创造利润的来源已经极尽所用,而采取精益化管理模式能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使得企业利润得到增加。所以在企业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精益化管理要求有效地降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这刚好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优势。

  3.4 精益化管理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展示。曾经有人说过:小型企业靠的是领导,中型企业靠的是制度,大型企业靠的是文化。带领丰田这些跨国企业前进的,就是其自身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也应该多加借鉴。采用精益化管理的企业拥有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益化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对工作流程进行细化、消除浪费,追求低投入和高产出,同时提供市场所需要的最好质量的服务和产品。其次,采用精益化管理的企业,其企业文化是以精益为本。它注重的使生产过程中每个员工的参与和影响,实行精益化管理的企业,每个员工不光是执行命令,更注重积辅助决策和参与决策。

  4 实施企业精益化管理

  虽然每个行业间的差距比较大,很难将精益化管理的方法统一,但我们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总结概括了一些精益化管理的结论,以供各个行业参考和细化。

  4.1 绝不浪费。杜绝浪费是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思想之一。通过生产流程的改变,消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浪费时间和空间,将半成品的数量减少,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工序根据顺序进行整合,相邻工序之间的距离缩短和取消可以降低搬运;减少废品和次品的浪费,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库存以降低成本。

  4.2 实施准时化拉动式生产。准时化生产是一套将产品按照数量在规定时间生产的原则、工具和方法。它能以缩短前置期通过针对顾客的需求来少量生产与送递产品。拉动式生产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的一种可视化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方式。通过看板传递各个工序之间的需求进行组织生产,为确保生产中实现物流平衡可以人工干预来控制生产中的节拍。

  4.3 使用质量全面管理。质量的检测以及控制要出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中,因为生产出来的质量而不是检测出来。如果发现了质量问题,必须立即停产来解决问题。

  4.4 重视员工培养。明确每个层次的组织责任,通过小组分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创造力,及时改进不足和杜绝生产中的浪费。要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主管能动性,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并配合生产培训,依据员工的长期的表现对员工进行工作评价。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的一致性来发展企业文化。

钛合金企业精益化管理

论文搜索
关键字:合金 精益 管理 企业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