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浅析广播情感类节目对受众心理的把握论文

浅析广播情感类节目对受众心理的把握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21

浅析广播情感类节目对受众心理的把握

  随着有车一族群体的快速增长以及广播互联网、手机广播、广播与电视同步直播等多渠道的全面开花,可以说,广播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当然,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广播情感类节目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接收信息时,接收的渠道(听、看、触)之间存在相互干扰。而相对电视信息需要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广播只用耳朵,在没有画面的干扰下,单纯的声音更容易使人专注,也更容易贴近听众。因而,广播情感类节目借助其载体的天然优势,凭着灵活的受众互动模式、独特的情感视角、贴近受众内心的效果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这类型的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丰富而形成了以主持人为主导,主持人与受众交流为方式,听众通过短信、贴吧等多种途径参与互动的模式。

  众多广播情感类节目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千里共良宵》极具代表性。该节目风格倾向唯美、精良、现代、亲切,主要受众群为40岁以下的都市白领、大中学生及夜间工作者。运用美文、歌曲、电影音乐,让文艺表达思想,让“夜晚的声音会发光”。节目还通过短信、邮件、论坛等形式,让听众讲述感悟。模式为主持人串联的直播互动,追求温馨、浪漫的风格。①

  一、满足听众情感需求

  大众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中,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位居人类需求层次的第三位。②由此广播情感类节目无论是在节目设置、播出时段、主题内容都是出于一个基本的目的――满足受众的需要。在研究中,也有学者提出一个“情感支持”的理论,“情感支持就是让人感到有人关心,爱护他们。它可以是提高他人自尊心的信息,可以是一种无条件的关切。情感支持有时也是在一个人悲伤,无助时的倾诉和慰藉。” ③满足听众的情感需求,在情感类节目中起到了情感支持的核心作用。

  (一)午夜时分的“心灵鸡汤”

  《千里共良宵》节目时段在每晚的凌晨时分。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个阶层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倾听,被理解。人们经过了白天的沉重的压力,在寂静的深夜思绪万千,被倾听的欲望也愈加强烈,这时需要一个让人感到舒适的平台抒发内心的情感;而每个人都有好奇欲望,喜欢倾听别人的苦难或幸福,从中也能收获到安慰和幸福。就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中,各种心理、情绪、情感积累的存在给广播情感类节目提供了发展空间,即大众有对于内心情感的强烈释放的群体欲望。④深夜时段的情感类节目使得听众的情感需求有了满足的平台。

  (二)选题来源生活,成为生活的“减压阀”

  《千里共良宵》的选题贴近生活,贴近当下,往往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如2013年2月4日期节目主题为《被催族们的酸甜苦辣》,倾听听众的生活故事,交流心情点滴。节目的开场白说到,“春节假期,和亲戚朋友一起聚会娱乐,本是件快乐的事情,但不少人却心有隐忧,没工作的会被催着工作,没结婚的会被催着相亲,结了婚的又被催着生娃。面对亲戚朋友的询问,他们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你被父母亲朋这样催过么?你又是如何应对的?”这样的主题贴近受众的生活,在互动中,听众可以畅所欲言,从而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而广播凭借其得天独厚的隐匿性,使得公众的参与和表达(涉及到个人隐私部分)得到较为充分的展开。广播情感节目从而成为了听众“减压”的工具,满足了听众的心理需求。

  (三)风格各异的主持安排,满足不同听众心理需求

  《千里共良宵》主持人员的安排与其他情感类节目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的广播情感类节目是一位固定的主持人主持,其节目肯定会带上该主持人强烈的个人色彩,包括配乐的风格、节目的节奏、情感的表达等等,而《千里共良宵》则是星期一至星期日分别安排不同的主持人,而且每个主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该节目2012年最新主持人固定排班为:

  周一0点―2点主持人:小马

  周二0点―2点主持人:青音

  周三0点―2点主持人:姚科

  周四0点―2点主持人:黄欢

  周五0点―2点主持人:成亚

  周六0点―2点主持人:姚科

  周日0点―2点主持人:杨昶

  节目里的每个主持人都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如每周三午夜,姚科所主持的子栏目“聆听经典”就具有独特的风格。主要是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音乐作品为配乐,加上发人深省的短语,两者相得益彰,风格温馨亲切,在深夜给听众奉上“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又如周末的子栏目“情感音乐吧”,作为《千里共良宵》的主打栏目,它采取直播形式,以感性的语言配上舒缓的纯音乐,营造出恬静悠然的风格,向听众讲述精彩的人生故事,在温馨的气氛中,把春风化雨的力量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不经意间传达到了受众心中。正是《千里共良宵》所设置不同的子栏目,使得节目风格多样,也可以满足不同听众的不同需求。

  二、传递正能量,把握主流价值

  在广播情感类节目的发展历程中,该类节目曾一度走入误区,即一味追求过于强烈的情感诉求、“放大”隐私等。些带有负面情绪的情感故事被反复渲染,除了满足听众的好奇欲望以及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外很难给人以启示。如果这些现象越演越烈,广播情感类节目将得不到长久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中,主题的选择与主持人的角色扮演则担负了十分重要的责任。首先,每期节目的前期创意策划中,节目必须把握主流价值,以传播正能量为基本。而主持人必须对于选题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这一阶段里,主持人个人对节目基调的确定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与听众交流的过程中,主持人更要做好引导。例如《千里共良宵》2013年2月24日期节目的主题是《亲人,如何去爱》。在该节目的贴吧里,除了公布当天这一主题外,还写到这样一段话“亲人,一个复杂而充满温暖的词汇,提到它我们内心都会泛起层层涟漪。当我们开心、快乐的时候,往往会忘记家人的叮咛嘱咐,而当我们受到挫折时,最先想到的就是亲人。多年来我们都只是依靠或索取,却很难将感恩、爱告诉为我们付出却无怨无悔的亲人们”。这些内容直击听众内心最温暖的部分,在整个节目过程中,轻缓的配乐加上主持人的娓娓道来,让亲情在听众心中得到了更深刻的定义,同时也传达出浓浓的社会正能量。又如2012年12月29日的节目的主题为《失意的日子如何度过》,节目开场说到,“人的一生不会时时精彩,总会遇到生命的低谷。如果你正处在或某天也许处在这样一段灰色岁月,你是不断告诫自己不必在意短暂的失意还是甘愿伤心沉沦?”在这期节目的听众互动环节中,主持人充当的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让听众可以利用广播的平台抒发内心的情感。同时,在倾听受众的心声后,主持人也会对此表达自己的感想,还会给予一些引导。

  一个节目能够坚持社会的主流价值,传递出社会的正能量,传递出人间的正能量,可以说这个节目是成功。

  三、音乐的巧妙使用与多形式互动相得益彰

  情感类节目离不开人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主持人富有磁性的声线表达,同时也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来强化人的情感。《千里共良宵》节目很善于用一首歌曲来引出当天的主题,并在节目的里,恰到时机的穿插音乐,让听众完全沉浸在节目所营造的氛围中,听众的情感得以升华,达到共鸣。总体来说,节目中所使用的音乐多是轻缓、悠扬的风格,这样的设置是与节目的主旨、定位、风格完全一致的。

  《千里共良宵》节目与听众的互动方式多样,包括微博互动、短信互动、贴吧互动等。借助手机短信和IVR系统,听众可以留言,讲述自己的故事,感悟人生。节目成为了一个由主持人与听众共同完成的节目,在丰富节目形式的同时,也增加了听众的参与感。同时,手机短信、微博,论坛等互联网应用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到饱经历练、倾诉欲望强烈的都市白领一族,也能吸引到情感丰富,追求新鲜的年轻听众,从而扩宽了听众的年龄层。在满足了不同层次听众的诉求欲。

  总之,一个广播情感类节目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把握好“受众心理”这一核心。只有通过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倾听受众的情感;把握主流价值,向受众传播正能量;运用多元化的互动方式,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中,把节目打造成经典、品牌。

浅析广播情感类节目对受众心理的把握

论文搜索
关键字:受众 节目 广播 心理 情感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