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趋势论文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21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民族声乐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融合创新,不断趋于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演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使得当下国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在众多的艺术追求形式当中,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国人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追求和审美认知在不断地提升。

  一、当代民族声乐的基本特点

  民族声乐艺术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内含以及特定关联地域、语言、历史形态的声音的音乐艺术。相较于器乐而言,声乐是一门独特的“歌唱艺术。”它包括传统的或现代的民歌、戏曲、曲艺等演唱,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之中,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

  1.地域性。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地域性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化艺术特点,而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化,民族文化艺术具备了显著的地域特征。传统民族声乐中的民歌是在继承传统戏曲、曲艺、民间民歌小调精髓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符合广大人民审美要求、欣赏习惯的歌唱形式歌唱的一种音乐艺术。民歌即是在不同民族地域孕育产生和发展的,是民族声乐地域性特征的体现。

  2.科学性。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对声音的概括为八个字:“通、实、圆、亮、纯、松、活、柔。”民族声乐汲取戏曲艺术的精华,取美声唱法之所长,为民族唱法之所用,在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训练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借鉴和融合。

  3.民族性。民族性是指中国特色的演唱风格,包括声音类型、情感表达、语言、表演等多个方面。体现我们的声乐特色上,要继承、借鉴戏曲表演程式,丰富民族声乐的舞台表演,展现民族声乐特有的舞台魅力。在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关系上,金铁霖认为“美声唱法要民族化,即美声唱法的演唱应该面向老百姓,在语言风格上向老百姓靠拢,让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①

  二、传统民族声乐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的百余年,是中国声乐史上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几代声乐家在努力建构中国声乐学派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1.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如果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基础雄厚、力量强大、影响越来越广泛的声乐学派”的话,那么滋养着旺盛生命力的歌唱艺术的,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正是中国历来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歌唱艺术。中国传统唱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民歌、戏曲及说唱艺术都是民族声乐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和艺术素材宝库。我们要不断地从中汲取养分,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声乐的发展道路,创造出更多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民族声乐艺术。

  2.打破缺乏特色,千人一面的局限性。2000年龚琳娜参加第九届青歌赛,获得民族唱法和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然而就在这一届比赛中,评委田青对民族唱法“千人一声”的现象提出质疑,田青的点评反响很激烈。一夜爆红的神曲《忐忑》,超乎了龚琳娜的想象,“《忐忑》这把火烧得很旺,突然‘火’起来,确实遭遇了很多问题。然而无论是赞美还是非议,到了龚琳娜这里,都仅仅是种声音而已,龚琳娜说:“《忐忑》其实是打破传统民歌形式的尝试,当然也包括面部表情,“民族唱法更多偏重美、甜、亮,我也希望能做一些突破,民歌应该有更广阔的面。”对于这样的尝试,她乐在其中。

  三、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新趋势

  从实践经验来看,人们以前对中国声乐唱法过于狭隘的概念理解,已逐渐向更加宽泛的方向拓展,龚琳娜现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体现。

  1.龚琳娜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夏可君教授一直在研究龚琳娜现象,他认为龚琳娜现象即是龚琳娜不仅是一个流行歌手,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音乐人。他认为龚琳娜的《静夜思》是古典诗歌世界的重生,《静夜思》用德国民间乐器巴伐利亚琴伴奏,具有一种简单的陌生性。龚琳娜的音乐代表着生命,是一种文化的生命。

  2.龚琳娜现象的价值及意义。龚琳娜与其丈夫德国籍作曲家老锣(robertZollitsch)经过深入思考与艰苦探索,将中西方音乐融合,由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和词曲创作三大部分相互支撑融合而构成,开创了中国音乐之新风,发展中国歌曲之演唱,艺术化地呈现并传递源自歌者灵魂的真实声音,让世界感受、接受并享受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3.龚琳娜现象对当代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龚琳娜作为当今著名的声乐艺术家,她对当代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她本人以及其爱人老锣冒着周围不理解的压力坚持探索中国的新音乐之路,在追求自然、率真、朴实的同时,不拘泥于千人一声的学院派唱腔的羁绊和束缚,为当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首先,龚琳娜现象促进了当代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龚琳娜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体现在其大量吸收了民间音乐进行曲调的创作。《忐忑》歌曲伴奏以笙、笛、大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整首歌曲无一句歌词,多是由龚琳娜根据戏曲唱白发挥的“咿咿呀呀”的词。演唱中融合了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因其节奏变化多端、表演夸张、歌词神秘等因素,被网络赋予很强的娱乐色彩并迅速走红。其次,实现了民族声乐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龚琳娜在声乐演唱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国音乐里的“绕”一直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忐忑》它一开始一直在“绕”,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气”,所以到高潮一下子特别爽。这点在她的作品里表现得很强,所以每位歌唱家在唱他的作品时都很舒适。一首歌我能把自己的灵魂都装进音乐里,龚琳娜作为一个著名的作曲家就有这个本领。

  结 语

  纵观龚琳娜的演唱艺术生涯,民歌始终是其歌唱的主线,不管是学院派风格的规范歌曲,还是接近平民化、强调平民主义的自然歌声,龚琳娜一直是用心在歌唱,她想强调的是没有纯粹的技术,情感在歌唱中永远是第一位的。有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只有西方美声的发声是最科学的,认为中国传统唱法是不科学的,而龚琳娜对这种“唯西方论”的认识和实践却恰恰相反,龚琳娜打破了声乐艺术中的“唯西方论”的论调,创造性的实践了传统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艺术的结合,促进了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注释:

  ① 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新阶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4).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论文搜索
关键字:声乐 中国 当代 趋势 民族 艺术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