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24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方面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以致教师普遍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进来曾对国内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52.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这突出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忧郁、敌对、恐怖六个因子的均分明显高于常规。

  近年来,媒体频频披露教师体罚、虐待学生的事件,引起了舆论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极端的现象往往都是因为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所造成的恶果。因此,努力并积极缓解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刻不容缓。

  二、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1.工作方式转变带来的压力。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习惯向学生机械地灌溉知识和题海式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原先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需要,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深入透彻地理解新教育理念,钻研教材。这在无形中就会迫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高素质要求带来的压力。教师通常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被视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工作”,因此,对从事该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很高。现代教育更是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然而,所有这些要求仅仅靠教师个体的努力是无法达到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提供的各种支持性条件和时空性条件。这种条件正是目前还不完全具备的,如职业发展机会匮乏、经济条件匮乏、权利参与有限等。因此,“不胜任”的心理压力构成了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二)外部因素

  1.社会对教师角色定位过高。教师被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此,教师常常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忽略自己地七情六欲,而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间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教师产生内心的角色冲突。社会和家庭将学生品德教育、能力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完全交付给教师,这种过度依赖教师的心理,使得学校不得不将社会、家庭应该承担而没有承担的责任承担下来,就是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它不该也无法承担的重任,而教育好学生本应该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完成的任务。

  2.评价标准的变化。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这些评价标准的提出是有利于教师更加积极地投入和执行新课改的,但在对教学效果评价时常常落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仍是着眼于分数、升学率。因此虽然不少教师也开展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但只把它当作“调味品”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不知道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尽快转变角色,还是保持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来应付沉重的升学压力。兼顾两种标准,使教师身心俱疲,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仅就上述几方面看,教师的压力源出多头,压力确实强烈而持久。

  三、缓解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措施

  (一)教师自身方面

  1.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与学习过程。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明显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们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自己看成是学生成长的领导者,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先进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推动新课改的必备条件,是缓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2.提高专业化水平。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容,专业化水平不仅决定着教师的角色行为,而且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独特性所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职前培养或职后培训来实现,但要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3.增强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教育信念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教学效能感越强,对学生的自主性及教学效果越有利。由此可知,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强,其自信心越强,获得成功体验的次数也越多。因此,在新课改过程中增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途径。

  (二)学校方面

  1.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设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减少教师的压力。学校管理者应推崇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改变过去无视教师心理需要的做法,重视教师的心理发展动态,根据教师的职业心理、个体差异,深入细致地做好疏导工作和协调工作,尽量减少或避免管理过程中的人为挫伤。同时,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校人际环境,这是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2.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面临的压力是大大增加了,学校应树立“教师也需要心理保健”的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对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为教师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提供疏导、排解渠道。

  (三)社会方面

  1.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必须彻底改变基础教育“吃不饱,饿不死,养得活,长不好”的现状,通过增加政府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条件,从而最终实现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增加教育投入可以使小学教师获得与其工作量和地位相匹配的劳动报酬,实现教师地位待遇名副其实。

  2.社会、家长应正确认识新课改,给教师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对教师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传统的以一张试卷评定教师标准的思想在社会和家长的思想里根深蒂固,教师着这样的背景下参与新课改,无疑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和认识新课程改革,社会媒体也要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大力宣传,使广大小学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下参与新课改,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获得意料之中的效果。

  结 语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也关系到广大学生,更关乎到民族的未来。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要积极努力,微笑面对工作和生活,还自己一个健康的好心境,成为新课程改革下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小学教师 背景 压力 课程 调查 教师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