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及策略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28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及策略研究

  引 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内容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见,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活动中的重要性。问题既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活动的主线,同时学习过程又可以看成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从古至今,国内外的教育家、学者都非常关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问题意识的内涵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同时又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的遏制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评价体系中一贯奉行“一卷定乾坤”,而应试教育更多关注的是纯记忆的知识,所谓的能力,说到底就是解答试题的方法和技巧。在“书山题海”中,学生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敏感性。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期望学生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学生勤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考试出人头地。功利化的教育关注的是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问题的提出,遏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2、教师教学的压制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真理的代表,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给学生产生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视为容器,缺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想法和策略。有些教师甚至视学生的提问为干扰,讥讽、训斥,导致学生不服、不会提问题。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策略

  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发展、发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因此,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那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创设良好环境,让学生“敢问”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表现和发展。学生不敢或不愿意提问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怕提出的问题影响教师教学;二是自信心不足,怕提出的问题没多大价值遭嘲笑。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敢问、愿问,关键是要创设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学习者、合作者,以此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

  其次,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课堂中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敢于提出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发问、允许补充、允许争论、允许出错、允许改正。

  再次,要形成积极地评价机制。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教师对学生一句简短的激励,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鼓足其提问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激活其创造潜能。

  2、提高思维能力,让学生“善问”

  首先,教师必须要有问题意识。不少教师本身就缺乏较强的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于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师没有良好的质疑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先行一步,提高自己独到思想。

  其次,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会问”、“善问”。有部分学生尽管思维比较活跃,但因存在知识、经验、语言等方面的不足,或限于思维水平的障碍,提问不得要领,缺乏深度。教学中,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已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要特别注意给学生造就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如在教学《年、月、日》后,留给学生发问的机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年、月、日这些时间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如:多少年为一个世纪?为什么有些年份的第一季度的天数不一样,有几种情况?等等。教学中要及时“捕捉”这些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问题意识。

  3、拓展问题空间,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它绝不是仅是一种课堂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实践能力的提升。数学学习中我们要留心生活中的事情,平时要养成爱发现、爱提问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将课内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探索更多的未知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朝夕之功,应当成为我们平时课堂教学持之以恒的追求,在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的同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开展学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让思考带给学生收获。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及策略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意识 策略 原因 数学 小学 研究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