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大学生公德失范治理的探讨论文

高职大学生公德失范治理的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30

高职大学生公德失范治理的探讨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窗口”。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社会公德乃道德之核、道德之基,渗透于人类社会的诸层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容易出现种种困惑,面对众多的困惑,使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工作面对严峻挑战。

  一、高职大学生公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我国社会公德呈不断进步的状态。绝大部分大学生以其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修养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滑坡、失序、缺失的问题也严重地存在着。

  1、社会责任感淡化

  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价值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对自身道德要求较低。调查显示“当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插队”,仅9%的人会马上制止,72%的同学会心里抱怨,19%的同学会不予理睬,也就是说91%的是对这种行为放纵。反映大学生群体中所表现出的本位主义相当严重,认为只要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就不关自己的事,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表明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公德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不强。

  2、道德认识肤浅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及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在个人道德生活中,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遵守需要正确的道德认识,而道德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公德认识。调查显示在公益活动“义务献血”“捐款捐物”两项赞成的学生不超过32% ,这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对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把它上升到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基本道德素养的高度来看,对公德的认识和理解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阶段。可见,社会公德认识肤浅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活动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3、道德情感比较淡薄

  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在处理相互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在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一项调查显示:能够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维护社会公德是多数,大约占53%;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大约占36%;敢于同破坏社会公德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的大约仅仅只占11%,这是处于高层次公德素质。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够对现实的社会公德关系和行为的社会公德价值进行理性的判断和评价,对高尚的道德行为缺少情感的共鸣,对恶劣的道德行为无动于衷,道德情感比较淡薄。

  二、高职大学生公德失范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社会公德不良现状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其中有历史的、社会的,还有来自思想的。

  1、域外文化因素的渗入,冲击传统道德价值取向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因素的渗入,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在人们的思想上产生碰撞,造成价值观念、思想方式,道德标准等一系列的裂隙和崩塌。使大学生对以前所信奉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困惑、怀疑;传统道德价值受到冲击,以致黑白颠倒,荣辱错置。

  2、学校缺乏系统的“社会公德”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各项教改活动正在深入推进,但作为育人方案的公德教育课程体系仍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浮于表面,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思路,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足够的正面引导,在形成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这为我们今天的道德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3、缺乏正义的社会氛围

  随着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利润至上、嫌贫爱富等市场经济法则在人们精神领域的泛化,一方面,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行为意识沉渣泛起,许多社会正义伦理和道德底线被突破或扭曲。另一方面,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为社会公德缺失埋下了无尽的隐患。一个社会的风气如何,一个国家的公德面貌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该国家能否有效地进行社会调控,以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整体。由于缺乏社会公德的监督者和维护者,使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得不到激励,破坏社会公德的人得不到惩处,于是大家对社会公德就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三、治理公德失范的措施

  我国社会的公德现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社会公德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治理公德失范的关键所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一起携手,共同承担教育重担。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背景下,更加需要社会主流道德的引领,更加需要社会公德发挥建设性作用。

  1、努力完善社会公德教育机制,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创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首先,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在内容上应该贴近受教育者,使其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道德体验和认同。第三,根据道德社会学等理论与社会实践发展的规律与需要,采取适当删除、合并、精简等方法,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适量削减学校德育课程中不科学的门类与内容,将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内外与校内外的班组、团队会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德育课程的“原型”研究、探索并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建设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德育课程体系。   此外,要做好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育, 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设置方案上,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作用,完善以市民学校为载体的全民教育网络体系,构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合力网络

  2、加强大学生公德价值观教育

  教育家杜威说:“无论哪一国讲教育的人,都公认教育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是道德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每个学生均处在社会关系错综交织的网络之中,他们必然要受到来自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公德价值观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教育活动。比如针对学生“好事要不要做”?的疑惑,学校可以结合三月份的“学雷锋”日开展“争当雷锋式”的大学生主题活动等。通过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让他们能够明是非、辨善恶、识大体、顾大局,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3、建立高效的社会公德传播机制

  社会公德能否真正起到引领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关键在于其传播是否顺畅和高效,为此,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学校要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营造德育氛围;使学生在学校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及文艺作品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整合网络、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传播社会公德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传播效果,发挥好正面典型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4、加强制度管理建设

  公德失范的矫正,社会公德的有序运转,任何社会公德作用的发挥,都不是自发地发挥作用的,它必须依赖于制度的刚性保障,才能真正发挥道德示范和稳定社会的作用。道德以法律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导向的作用。法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无论走到哪里,成为何种社会角色,都做到行动有规则可以遵循,社会可以监督,这就要求制定各种文明公约。因此,加强制度管理建设,增大公德推广的力度,建立科学的社会公德保障机制,是治理公德失范和发挥公德示范引领功能的有效抓手。用法律净化社会环境,弘扬正气。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系统和法规制度,优化社会教育环境

  在推进社会公德建设的进程中,不但要在宏观上改善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面貌,更要在微观上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素质水平,公德的失范,人人皆有一份责任;公德水平的提高,人人都有一份功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培养学生自律的行为素质,主动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生动的教育,形成社会舆论上的“道德法庭”,使其道德品质在不断自我体悟中发展,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高职大学生公德失范治理的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德 高职 大学生 大学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