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与中国比较论文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与中国比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4-03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与中国比较

  我国在2005年就提出了“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日益关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很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探索。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高校创新教育的探索研究上走在了前列。本文将通过分析研究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出发,分析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美国高校成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的三种典型模式

  美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在大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已经相当成熟,高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成立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资质评估机构等,建立了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1]美国高校在探索各自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结合校情和学生需求,逐渐形成了不尽相同却行之有效的模式,主要有三大类型:

  (一)“经验至上”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经过严格筛选的学生在高度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学课程学习,并在活动中接受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哈佛大学是采用“聚集模式”的典型代表,它十分强调申请者的创新创业特质,并通过实施创新创业管理案例课程和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创业技能为目的,培养学生能够在苛刻的资源限制与不确定环境下追求创业机会。目前该校有约40%的MBA毕业生开始了创新创业型职业生涯。

  (二)“资源整合”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往往由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通过整合所有资源和技术为来自全校范围内、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主修或辅修创新创业课程。这样的模式整合了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也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源的参与。斯坦福大学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它非常注重应用导向和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创新创业教育从创业者而非投资者的角度来规划创业个案,结合个人能力、专业特长以及面对的外部环境,来采取具体的创业行动。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二是创积极开展课程教育及非课程教育,课程教育处于基础地位,非课程教育是课程教育的有益补充,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和受益面;三是开展开放互动式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多个学科专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产学研机制等的多方互动,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网络式的层次结构。[2]

  (三)“意识强化”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创新创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从“创业精神的视角”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进学校教学的各个层面,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及多样化的外延拓展活动为切入点,构造立体的、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百森商学院。首先,百森商学院根据学生的特征设计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和项目。其次,开展科学研究,以研究推动教育项目的进行。再次,开展有效的师资培养项目,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教师拥有企业见习或参与创业的亲身体验,能培养学生对创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创业思维。最后,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搭建学生与创业者沟通的平台,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启了是中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之路。1999年1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从1999年开始,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引导试点高校积极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五种典型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模式;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与实践教育模式;三是上海交大以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强调基本素质培养模式。四是以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代表的科技园培养模式。五是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代表的“创业学院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模式还没有形成,机制不够完善;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上升到理论学科层面,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三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度不够,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很多项目流于形式,未能建立有效协调学生、学校和社会多赢的工作格局。

  三、美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一)更新理念,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将各方的资源、积极性充分调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和环境。一是政府要在政策、资金以及制度建设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扶植,特别要做好顶层设计。二是高校自身应当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作为办学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进学校教学的各个层面,构造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创业技能,为了创业而创业或者为了找到工作而创业,而是教授他们一种生活理念,一种创新创业精神,让学生受用终生。

  (二)构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的师资队伍。   在课程建设上,我们既要注重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又要关注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并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开设多层次的各具特色的专门课程。同时,还要将讨论、练习、模拟训练和现场见习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创业激情。百森商学院著名的“创业学从书”课程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它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研究的方法,把一个成功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意识、个性特质、核心能力和社会知识结构系统地进行了整合,体现了创业教育所具有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智力开发与非智力教育的融合。[3] 高校还需要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他们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仅靠高校现有的师资是不够的,要从企业、政府中聘请一些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和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教师。同时,还应当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发和管理等工作,增加其实践经验。

  (三)建立了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同外界一些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社区等单位进行充分互动,共建教育实践基地,为创业构筑一个实践平台,才能够使创新创业教育收到实效。

  首先,高校内原有的产业如校办企业或与高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等可以作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其中观摩、实践,体验创业活动。其次,建立有政府或企业参与的科技创业园区或孵化器,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创造环境、提供平台,这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的创新创业问题,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应对未来社会的能力,毕业后尽快步入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要加强对孵化器的支持与投入,保证企业的参与热情。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与中国比较

论文搜索
关键字:美国 中国 高校 模式 创业 教育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