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分析论文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7-30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分析

  一、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发展理念推动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使四化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但工业化后期整体实力不强、城镇化建设转向小城镇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不到位等问题突出,而且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所以以四化协调发展来解决发展不平衡、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化协调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研究对象视角,国内外学者一方面对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协调度等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就两化、三化之间的作用机理、协调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此外,对四化协调的互动关系、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仍有探索空间;基于研究样本视角,部分学者以省市级层面数据为依据研究全国或某个经济开发区,但忽视了县级行政单位划分造成的空间格局影响;基于研究方法视角,多以综合评价体系、耦合协调度模型等静态测度方法为主,缺少利用空间分析工具对四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化特征的研究。

  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但关于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研究的文献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以2008年~2016年浙江省69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四化综合发展、四化协调度模型,基于非核心密度估计、灰色GM(1,1)等方法探讨各县域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揭示其演化规律并进行预测,以期为新时代浙江省四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二、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鉴于2012年~2016年间宁波、温州、绍兴等市发生县级行政区划变革,为更科学、准确地测度各指标,以2012年为基准对之后年份进行口径统一,由此得69个县域研究对象,获得2008年~2016年有效数据14 904个。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各市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少数地区缺失数据通过插值法得到,考虑到价格因素影响,数据均以2008年为基年进行平减。

  2. 研究方法。考虑浙江省县域发展状况,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四项基本原则,参考高翯、李裕瑞的做法,本文构建了四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

  (1)综合发展指数测度模型。为消除数值原始差异,四化子系统各原始数据均通过极差标准化进行无量纲处理,用熵权法测得各指标权重结果,并测算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指标得分U1、U2、U3、U4。基于子系统对四化发展贡献的均等化,本文将子系统发展指数等权相加得四化综合发展指数U:

  (2)四化协调度模型。四化协调发展是一个耦合的概念,为增强理解本文引入物理学中研究多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构建耦合度模型如下:

  式中C为耦合度,其数值介于[0,1],C值越小表明系统耦合度越弱,当C值为1时系统耦合度最强。但耦合度数值大小仅反映各子系统相互促进程度,无法真实评价四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为此构建四化协调度模型如下:

  三、 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

  1. 四化子系统发展水平。根据上述方法测得2008年~2016年浙江省69个县域四化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值:(1)浙江省四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增长较快,信息化发展水平均值从2008年0.087上升到2016年0.198,年均增速10.8%,远超其他三化,但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整体起步较晚,长期处于四化短板位置,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农业现代化年均增速9.2%,仅次于信息化,2010年之前农业现代化平均水平低于城镇化,随着党中央惠农政策开展,极大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研究期的末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渐赶上甚至赶超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均值从2008年0.291上升至2016年0.539,發展水平高于其他三化。(2)浙江省四化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2016年信息化水平靠前的10个县域中有9个位于浙东北地区,杭州市区、宁波市区名列前茅,浙江西南部的丽水、温州、衢州等多丘陵地区受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的限制,信息化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城镇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8个县域中仅有义乌市、金华市区、丽水市区、衢州市区位于浙中、浙西南县域,其余均分布于浙江东北部,占比高达85%;2016年农业现代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域中,浙江东北部占比为87%;研究期间内各县域工业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差距趋于下降,在2012年后浙中及浙西南地区其余三化发展逐渐滞后,工业化带动效果减弱;四化发展水平大体上呈现浙东北往浙西南逐级递减态势。

  2. 四化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格局。为更好展示四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以4年为一阶段,分别取2008年、2012年、2016年指标得分,利用公式(1)测算得浙江省县域四化综合发展指数。2008年、2012年和2016年浙江省四化综合发展指数均值为0.2、0.292、0.370,呈递增态势。2008年四化综合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仅少数浙东北县域和温州市区位于高值区,低值区则分布在浙西南大部分县域,可以发现信息化发展滞后是制约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进步的关键要素;2012年~2016年高值区县域数量快速增加,占比超1/3,说明浙江省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从空间分布来看,浙江省四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西低东高、南低北高态势。    3. 四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利用Arc GIS软件绘制四化协调度指数空间差异图。2008年全省整体水平较低,仅宁波市区位于协调度高值区,2012年高值区县域数量小幅增加,2016年增至全省1/4且多分布在浙江东北部,杭州湾城市群的四化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引领态势,形成区域增长极;协调度低值区在2008年集中在浙西南和浙中地区,2012年数量小幅下降,到2016年全省已形成高低值区平分秋色的局面;测算结果显示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全省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258、0.343、0.419,浙江省四化不断趋于协调但仍有改善空间。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类型占绝大多数的为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整体水平较低且地区间差异显著,非同步发展现状亟待解决。仅有的两个极度失调的县域分别为泰顺县和开化县,均出现在2008年,同一年严重失调的县域多达22个且集中分布在浙西南及浙东部分县域,2016年严重失调的县域只剩下文成县和青田县;2008年多数严重失调的县域通过发展转变为2016年的中度失调;轻度失调的县域比重无较大变化但地理方位从2008年浙中、浙北地区转移至2016年的浙东南等地区;协调状态的县域比重从2008年的11%提升至2016年的32%,2012年首次出现了初级协调,分别是杭州市区、嘉兴市区和宁波市区;2016年开始出现中级协调且大部分县域处于轻度失调以上的发展状态。这一空间格局表明:浙江省四化协调类型总体结构稳步提升;杭州湾城市群借助背靠上海辐射圈的地理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发达的经济基础,四化发展协调性较高;浙西南和浙中地区四化协调发展逐步改善但受到地理位置、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等的影响,四化发展仍面临失调的窘境。

  四、 四化协调发展的动态演进及预测

  为进一步探索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整体的演进方向和动态变迁趋势,本文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以及灰色GM(1,1)模型对其动态演变趋势进行预测。

  1. 四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演进趋势。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多用于研究不均衡分布,通过分析图像中波峰的形状及数值大小来判断考察变量的区域分布形态、演变趋势及两极分化的存在性问题。利用R语言软件绘制3个时间节点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图,结果显示三条曲线逐次右移,说明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从波峰和波宽的演变来看,曲线峰值大幅下降,波宽逐渐增大并出现显著的右拖尾现象,说明浙江省各县域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内部区域间两极分化加剧。浙东北城市群集聚特征显著,地区呈现较好较快发展态势,但杭州市区和宁波市区区域增长极的带动作用未全面凸显,辐射效果微弱,区域间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

  2. 四化协调度预测。基于灰色GM(1,1)模型,选取浙江省69个县域2008年~2016年四化协调度指数为分析数据,预测年份为4年,通过R语言得到四化协调度预测结果,其中灰色绝对关联度均值为0.994,即关联度为一级,预测精度为优。结果显示浙江省69个县域的协调度发展延续了前9年的发展态势,大部分县域呈现上升趋势。四化协调发展最好的县域依旧是杭州市区、宁波市区,在2020年首次达到了优势协调;进步较快的县域为洞头县、文成县、泰顺县和台州市区,逐步从严重失调到濒临协调;苍南县、磐安县、龙游县、三门县、天台县、青天县、松阳县仅从严重失调演化为中度失调,上升势头较弱;开化县是唯一一个有所下降的县域,其发展应引起重视。总之,伴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契机,全省在今后实际发展过程中仍需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好杭州市、宁波市的区域增长极作用。

  五、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1)浙江省四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呈逐步上升趋势。工业化一直维持高水平发展状态,是四化综合发展的核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呈交替稳步上升趋势;信息化起点较低但增速最快。信息化水平高值集中在杭州市区和宁波市区并呈水波型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一条明显的分割线,浙东北、浙中、浙南依次递减的态势明显;工业化水平整体较高,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四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由西到东、由南到北”逐渐上升的空间格局,形成块状集聚态势。(2)浙江省四化协调度总体不高但逐步改善,区域间差异显著。高水平区域主要集中于浙江东北部,以杭州市区为中心逐渐向外扩散;浙江省县域四化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发展类型数目最多的是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区域四化协调发展形势严峻;四化协调发展水平亦呈“倒三角”分布,由浙东北向浙西南逐步递减,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有较大改善空间。(3)从动态演化趋势来看,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地区差异明显,内部两极分化加剧,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效果微弱;就预测结果来看,验证了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改善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依旧存在,高值区域集聚现象明显。

  2. 建议。(1)推动全省工业化引领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四化融合。基于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的现状,抓住信息革命的契机,利用背靠上海辐射圈及长三角城市群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四化发展进程中,与工业化俩俩配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四化协调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基础研究,实现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化建设,走可持续道路。(2)深化杭州湾区域增长极的引领作用。针对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地区差异显著现状,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地区内部整体规划能力,依据实际发展状况提出创新性改进政策。加大杭州湾城市群既有的区位和集聚优势,提升集聚内部的扩散效应,形成对周边地區经济、人才、技术的溢出。同时打破地理和行政距离的束缚,完善公共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相互间沟通交流,构造优质区域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杭州湾区域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带动全省四化协调发展。(3)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明确认识不同区域四化发展现状,发挥好政府的行政职能,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政策,突出发展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针对四化协调发展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应就落后县域及其所面对的问题出台相应创新区域政策,加速问题县域发展,实现区域差距的缩小和全省的均衡发展。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四化 浙江省 浙江 时空 分析 发展
最新行政管理论文
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创新途径探讨
新时代优化行政管理的成效思考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加强高校行政人员服务意识的对策探讨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优化思路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方法
浅谈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困境
浅谈档案行政管理平台建设
电子政务平台发展现状的探析
热门行政管理论文
论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思考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
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
效能政府视域下的行政伦理问题研究
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之我见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政府管理创新